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93查看
  • 1回复

未来汽车发屐赳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3-2010 14: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汽车诞生至今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的 发展速度却异常惊人。如今,汽车已从单纯的机械 产品发展为集高新技术、文化艺术于一身的高级机 电化产品;汽车制造业则从简单的手工作坊演变为 关联产业最广、工业技术波及效果最大的综合性工 业。汽车的发展不仅依赖汽车行业本身的技术进 步,且取决于科技、经济、社会等因素。未来的汽车 将如何发展?本文着重从节能、环保、安全、个性化 等方面,探讨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1 节能环保是汽车发展的必然选择 汽车在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越 来越多地暴露出不足的一面。汽车的普及,不仅大 量消耗有限的石油资源,也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 污染。在世界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原油价 格不断走高。2006年4月,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 油期价一度达到每桶75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以 我国为例,机动车现已成为我国大城市的主要大气 污染源之一。据有关部门的监测 示,在非采暖期, 北京汽车排放的CO、HC和NO 分别占排放总量 的60 、86.8 和56%;在上海,汽车排放的CO、 HC和NO 分别占排放总量的86 、90 9/6和 54.7 [1_ ‘ 在世界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环境状况日渐恶化 的社会背景下,各国政府都针对汽车业制定出相应 的政策法规,以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从上世纪中 后期起,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投入巨资致力于节 能环保型汽车的开发。节能环保是汽车发展的必然 选择。 1.1 低油耗是汽车始终不变的追求 1973年世界首次出现石油危机时,美国汽车业 受到重大冲击,这与其长期以来追求轿车的豪华、气 派,而对燃油经济性注重不够有很大关系。与此同 时,日本凭借小型节油汽车的大量研制、生产而直接 推动了其汽车工业的异军突起。此后,世界各大汽 车厂商都更加注重降低汽车的油耗。在发动机方 面,人们开发、应用各种新技术,如电子燃油喷射 (EF1)、可变配气相位(VTEC)、汽油机稀薄燃烧技 术等,以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降低排气污 染;在车身设计方面,以追求最小风阻系数为目标, 从最初的马车型,在经历了箱型、甲壳虫型、鱼型车 身后演变到今天的楔型车身。楔型造型能较好地满 足空气动力学的各项特性和使用功能的要求,是目 前最理想的车身造型。 可以预见,未来汽车将采用更多的先进技术,以 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车身的造型将更为平滑、流畅第6期2006年 客车技术与研究 以最大限度减少空气阻力;将采用更多的新材料使汽 车高强度、轻架构,从而不断降低单车的燃油消耗。 1.2柴油轿车将与汽油轿车争高低[ ] 和汽油机比,柴油机有良好的经济性,柴油轿车 比同级别的汽油轿车节省燃油费用约33%~4o ; 柴油机比汽油机有更高的使用耐久性,从可靠度、维 修度、可用度这三个方面看,柴油轿车都不容置疑地 占有明显优势。在当今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新 型柴油轿车的综合排放量已经明显低于汽油轿车。 目前,欧美国家100 的重型车、9O 的轻型车都是 采用柴油机,欧洲柴油轿车已占轿车年产量的35 以上,法国、西班牙等国甚至高达5O 以上。 虽然柴油轿车与汽油轿车相比,还存在比功率、 加速性、最高时速等性能方面的缺憾,但随着柴油机 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性能将不断得到改善。可以 预见柴油轿车将成为未来轿车的主流车型之一。 1.3新能源将是未来汽车的希望 从能源的角度来说,油耗的降低是有限度的,柴 油机虽然有良好的经济性,而其燃料仍为石油产品。 在全球众多已探明的能源中,石油贮存量可供使用 的年限最短,预估仅有3O年_3]。因此可以预见,内 燃机终将被新能源动力装置所取代。早在2O世纪 末,发达国家就不惜投入巨资,推动新型能源汽车的 研发。寻找新的环保型替代能源,是世界各国汽车 厂商研究开发的目标之一。 1.3.1 汽车代用燃料方兴未艾[4,53 出于能源和环保的考虑,人类一直在努力研究 和开发汽车代用燃料。代用燃料种类繁多,目前采 用的代用燃料有氢气、乙醇、甲醇、压缩天然气 (CNG)、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I PG)、新 配方汽油、复合燃料等。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采用代用燃料的清洁汽 车的共同特征是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但大多受到 成本或贮存困难等因素的制约 目前各国政府都积 极地推动代用燃料的使用,美国、日本、欧洲是当今 世界代用燃料开发、研究和使用的主体,这些国家都 制订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确保代用燃料的推广使 用。美国现约有200万辆可燃用多种燃料的汽车, 既可使用汽油,也可使用E85乙醇汽油(85 乙醇 +15 汽油);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区 有12个燃气汽车试点城市,共有228个汽车加气 站,有11万辆燃气汽车正在运行。山西是我国产煤 大省,甲醇汽车项目进行了多年,目前已达到商业运 行阶段。 · 6 · ·综 述· 目前尽管还未能找到一种能完全取代汽油和柴 油的理想代用燃料,但是可以相信,随着技术的进 步,制约代用燃料广泛应用的因素将得以改善和克 服,代用燃料的前景一片光明。 l-3.2 电动汽车将有广阔空间[6-8] 与传统燃料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能量利用率 高、排气污染少、噪声小、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 获得等优点。同时,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 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 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 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 电动汽车在广义上可分为三类,即纯电动汽车 (B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燃料电池电动 汽车(FCEV)。目前,这三种电动汽车都处于研制、 完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挑战。 纯电动汽车能真正实现“零排放”和不消耗油料、 天然气等资源。目前常用的电池有铅酸电池、镍氢 (Ni—MH)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长期以来制约其发展 的瓶颈是蓄电池技术。而今,人们正致力于研制高比 能量、高比功率、高安全性、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的 理想蓄电池。但须注意废旧电池的正确处理。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同时采用了电动机和发动机 作为其动力装置,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使两种动力 装置有机协调配合,实现最佳能量分配,达到低能 耗、低污染和高度自动化。采用混合动力系统的汽 车可以不用传统的变速器实现无级变速,使汽车具 有良好的加速性,其耗油量和C0。排放量都只有内 燃机汽车的一半,尾气排放污染物降低到同类轿车 排放污染物的1O 左右,而且没有电动汽车续驶里 程有限的弊病。由于HEV同时采用两套动力装 置,驱动系统复杂,价格比传统汽车高出2O 9/6左右。 就目前而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最为理想的交通 工具,是电动汽车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以燃料电池为其动力源。燃 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 通过电极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电 池具有高效、无噪声和少污染的特点。燃料电池电 动汽车的缺点是开发、制造成本高,还存在一定的安 全问题和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燃料电池电动车是 唯一能与燃油汽车相比的电动车,且节能、环保,最有 希望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技术。可以预计,在未来的 5~1O年内,燃料电池技术必将得到飞速的发展。 尽管电动汽车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但在能 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危机下,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并 上升为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信经过锲 而不舍的努力,高效、节能、低噪声、零排放的电动汽 车将会是21世纪的主流交通工具。 2高安全性、智能化是永恒的追求 汽车工业是体现机械、电子、材料、能源综合水平 的产业,是世界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现代汽车集当 今世界众多科学技术于一身,是新技术的载体。未来 汽车的安全I生、电子化、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2.1 高安全性是未来汽车的首选标准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世 界性的社会问题。仅在2002年,中国公安交通管理 部门受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就达773 137起,事故共造 成109 381人死亡,562 074人受伤[9]。努力提高汽车 安全陛~直是汽车行业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主动安全装置和 被动安全装置相继问世。在主动安全方面,先后出 现了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 装置(EBD)、制动辅助系统(BAS)、加速防滑控制系 统(ASR)、电控行驶平稳系统(ESP)、危险警告系 统、碰撞规避系统、预警监测系统、障碍物检测系统 等;在被动安全方面,出现了安全带、安全气囊,并在 乘座舱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对碰撞能量的吸收,例如 防撞门柱、吸能方向盘等。21世纪汽车的安全性, 更加着重于预防事故的主动安全性的研究,行人保 护的研究,基于主动安全的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 2.2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20世纪5o年代人们开始在汽车上安装电子 管收音机开始,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电 子产品在汽车总成本中占到1O ~30 ,特别是电 子计算机在汽车上的应用,给汽车和汽车工业带来 了划时代的变革。目前以微电脑作为控制单元的电 子控制系统已渗透到汽车的各大系统,如动力牵引 系统控制、车辆行驶状态控制、车身(车辆内部)控制 和信息传送。 未来汽车必是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 融合技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以及自动控制等技术 的应用于一身的高新技术综合体,是一个集环境感 知认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 智能化汽车。智能汽车将是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 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 3个性需求将引领世界汽车潮流 在21世纪,消费者的需求向着多样化、个性化 方向发展。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向着多功 能化、边缘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例如,突破了传统 货车和轿车界限的皮卡车,具有运动性、越野性、舒 适性和多功能性等特征的运动型多功能车(SUV), 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用 途车(MPV),都是汽车向着多功能化、边缘化发展 的产物,它们以其便利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占 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当今,消费者对汽车的外观、内饰和配置等要求 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在这种背景下,轿车款式流 行的时间越来越短,新车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推陈 出新成为厂家重要的经营策略;提供差别化的个性 产品、个性服务,成为各大汽车公司扩大市场份额的 一个重要手段。 为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个性需求,未来的汽车正 向着车型多样化、外观造型多样化、内部装饰多样 化、功能配置多样化方向发展。 4结束语 在能源短缺、环境恶化、交通事故频繁的社会背 景下,在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环境中, 未来汽车将采用多种能源,且以电动汽车为主流;从 造型、内饰到配置,未来汽车将更趋多样化、个性化; 未来汽车的智能程度将越来越高。划时代的新一代 汽车将成为现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2011 22: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概括很全面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5-8-2025 23:43 , Processed in 0.49165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