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挂
喷涂在施喷件垂直面上的涂料向下流动,使漆膜产生不均一的条纹和流痕的现象,根据流痕的形状可分为下沉,流挂,流淌等.
下沉是指涂装完毕到干燥期间涂层局部垂流,产生厚度不均匀的半圆状,冰瘤状,波状等的现象;流挂是指在采用浸,淋,喷,刷等涂装方法的场合,涂料在被涂物的垂直面和边缘附近积留后,照原样固化并牢固附着的现象;流淌是指被涂物垂直表面漆膜大面积的流挂现象.
1,产生原因
(1)所用溶剂挥发过慢或与涂料不配套.
(2)一次喷涂过厚,喷涂操作不当,重枪过多,或喷涂距离和角度不正确.
(3)涂料粘度偏低.
(4)喷涂时环境温度过低或周围空气中的溶剂含量过高.
(5)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颜料(如硫酸钡).
(6)在光滑的被涂物或漆膜上喷涂新漆时,也容易发生垂流.
(7)各涂层之间的相隔时间太短.
(8)喷枪的喷嘴直径过大.
从关于涂在垂直面涂料垂流的经验公式(Q=ρgδ3/η)可知,垂流涂料的总量(Q)与涂料的黏度(η)成反比;与涂料的密度(ρ)及喷涂厚度(δ)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喷涂的厚度影响最大.
2,防治方法
(1)正确选择溶剂,注意溶剂的溶解能力和挥发速度.
(2)提高喷涂操作的熟练程度,喷涂均匀,注意喷枪与喷涂表面的距离和角度,一次不宜喷涂太厚(一般控制在20微米左右为宜).
(3)严格控制涂料的施工黏度和温度.
(4)加强换气,喷漆间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以上.
(5)调整涂料配方或添加阻流剂.
(6)在喷涂前要预先打磨.
(7)喷枪的喷嘴直径应适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