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761查看
  • 0回复

3•15话汽车消费陷阱 96.2%消费者遭遇欺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3-2010 15: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随着今年3·15的到来,名目众多的汽车消费陷阱又成为购车族和用车族颇为关心的话题。一项最新调查显示,96.2%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汽车消费中遭遇过商家的欺骗行为,比例之高触目惊心。这些陷阱涉及到买车、修车、用车各个环节,车主务必多长个心眼。

  捆绑销售

  消费者购车心切,容易被各种促销炒作迷惑。往往是一辆同样的车,一家比其他几家便宜不少,消费者便急忙交了订金。事后才发现要享受价格优惠,还必须在该店购买全保险和车上装饰品,而且还不能打折,这样算下来,不但不比其他店便宜,甚至还要贵一些。

  团购陷阱

  说到团购,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便宜。可从有了“汽车团购”这个名词开始,随之而来的纠纷也从未间断过,经常会出现事先承诺的优惠幅度最终打水漂的情况。而对于虚报优惠幅度产生的纠纷,商家往往推得一干二净。因此面对铺天盖地的团购信息,消费者还需保持冷静。

  优惠赠送

  为了促销,商家经常会打出优惠赠送的旗号,但不少优惠赠送有“水分”。有的经销商赠送的万元礼包,如果折成价格的话,只能值二三千元,有些甚至更低。一些经销商赠送的所谓进口或优质装饰,也是一些质量没有保障的廉价产品。

  小题大做

  修车最常见的欺骗伎俩就是维修人员捏造夸大病症、小题大做,故意将毛病说得很严重,以此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一辆车本来只是小毛病,修理工一两个工时就可以修复,由于汽修工是按工时费计算收入的,因此修理厂家会想方设法拖延时间,多磨工时,算钱时却成了多出数倍的工时。

  制造故障

  一些“黑心”的维修店为了有更多的“回头客”,会故意制造故障,使出一些“黑招”,这些“黑招”是一般的检测也查不出的毛病,当车主遇到了突发的“疑难杂症”,就有可能是中了“连环套”。如在发动机换机油时,维修人员故意在机油里面加上一些白糖,导致发动机发热迅速,没过几天就发生“烧缸”故障。

  以次充好

  在维修投诉的案件中,以次充好、以假当真的情况是最严重的。一些利欲熏心的修理厂老板甚至以低档配件偷偷调换车上的高档配件,同时欺骗车主说该配件损坏了。由于零配件质量不同,生产厂家不同,价格往往相差数倍。使用这些假冒的零配件,会使汽车早期机器损坏,严重的可能导致部分机器报废。

  只换不修

  目前许多汽修技工其实应该称呼为“换件工”。汽车一有故障,这些“换件工”就直接要求更换新件。因为如果只是维修的话,维修厂赚的利润就不会很大,所以一般维修厂就会以零件损坏的理由要求车主更换配件,或者直接说明只换不修。其实,汽车上的零部件,除了极少数一次成形的水泵、机油泵等配件不能修复以外,其他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可以修复的。

  先斩后奏

  “先斩后奏、趁火打劫”是维修店另一惯用的手法,修理行业内部俗称“打闷包”。在修车时并不说明有哪些问题,在交车时才说检查发现还有些什么问题,已经一并修复,而账单往往把人吓一跳。如最令车主恼火的就是;每次到维修店里做保养的时候,都是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车子加上了各种各样所谓的“昂贵”添加剂,保养费一下子就增加到四五百元钱,这种“贵族式”的享受让消费者难以承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4-2025 19: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消费者们,在汽车消费领域,确实存在一些消费陷阱,这些陷阱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据调查数据显示,高达962%的消费者曾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欺骗。常见的陷阱包括隐瞒车辆真实情况、虚假优惠、额外收费等。作为汽车工程师,我强烈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要谨慎选择正规渠道,了解车辆详细信息,核实价格,同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权。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汽车消费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4-2025 19: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汽车消费陷阱”的帖子回复: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我深知汽车消费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陷阱。据调查,高达96.2%的消费者在汽车消费过程中遭遇过欺骗,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常见的陷阱包括隐瞒车辆真实情况、虚假宣传、附加不合理费用等。为此,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认真了解车辆性能及售后条款。购车时,应选择正规渠道,仔细核对合同内容,避免被不良商家欺骗。如有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消费者协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汽车市场健康发展需要消费者与商家的共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4-7-2025 07:10 , Processed in 0.34255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