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468查看
  • 7回复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人才培养本科生培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5-2010 2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专业介绍

汽车工程系现设1个本科生专业——车辆工程,包含了3个专业方向:汽车底盘、汽车发动机、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2008年车辆工程专业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列入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在校生472人,每年招收90人,从2004年开始,还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培养定向生。
我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工程与科学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的办学理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扎实而全面的工程科学和技术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胜任与汽车工程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7-5-2010 20: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及大类培养方案,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航天航空学院所属各系制订教学计划的宏观指南。它规定了机械大类本科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平台课程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根据“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理工科人才”的目标,构建了按机械大类培养的课程平台,为逐步实现机械大类统一招生、统一培养,尊重学生志向的专业选择机制创造条件。本方案是大部分机械大类专业领域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毕业资格、学位资格认定以及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的主要依据。

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课程结构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通过人文、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完成机械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车辆工程、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等专业以及航天航空学院的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专业中的一个专业课组的学习。另外,一部分学生还可以按照工业工程、汽车车身等学科交叉的专门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完成本科学习。

一、培养目标

汽车工程系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汽车工程高级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应具有扎实而全面的工程科学和技术基础知识,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从事与汽车工程有关的设计、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

机械大类本科生培养总学分170-175,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0左右,实践、实验和综合论文训练等实践环节30学分左右。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 35学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 4门 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学分

(2)体育 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 - (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7学期为限选,第8学期为任选。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外语 4学分

大学英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英语水平I考试。学生可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09)。

(4)文化素质课 13学分

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13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必须包含2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及1-2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划分为八大课组:①哲学与人生、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基础社会科学、⑧数学与自然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目录详见附录1。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2.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 35学分

(1) 数学 7门 ≥20学分

必修课,5门,16学分

10420743 微积分(1) 3学分

10420753 微积分(2) 3学分

10420764 微积分(3) 4学分

10420684 几何与代数(1) 4学分

10420692 几何与代数(2) 2学分

在下列课程中选修>4学分

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学分{二选一}

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学分

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学分{二选一}

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学分

(2)物理 12学分

10430484 大学物理B(1) 4学分

10430494 大学物理B(2) 4学分

10430782 物理实验A(1) 2学分

10430792 物理实验A(2) 2学分

(3)生物与化学类 3学分

10440103 大学化学A 3学分

10440111 大学化学实验B 1学分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学分

10450021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 1学分

3.信息技术基础课程≥10学分

(1)电工电子类课程

20220314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1) 4学分

20220324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2) 4学分

(2)计算机应用基础类

20740042 计算机文化基础 2学分

20740073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3学分

20310013 实用软件技术基础 3学分

20220233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3学分

4.机械大类核心课程(40学分)

(1) 设计与制造类 4门 12学分

20130423 机械设计基础A(1) 3学分

20130463 机械设计基础A(2) 3学分

20130473 机械设计基础A(3) 3学分

30130043 制造工程基础 3学分{二选一}

21510183 制造工程基础 3学分

(2)力学与材料类 4门,12学分

20310343 材料力学 3学分

20310334 理论力学 4学分

20120103 工程材料 3学分

20310372 基础力学系列实验 2学分

(3)热学与流体类课程 3门, 10学分

20140064 工程热力学 4学分

20140083 传热学 3学分

20150013 流体力学 3学分

(4)测量检测与控制工程基础 2门,6学分

20150133 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 3学分

30130123 控制工程基础 3学分

5.专业方向课 (24学分)

车辆工程专业课组(汽车工程系)

(1)专业必选课 6门,12学分

40150432 汽车构造(1) 2学分

40150442 汽车构造(2) 2学分

40150451 汽车试验学(1) 1学分

40150461 汽车试验学(2) 1学分

30150153 汽车发动机原理 3学分

30150213 汽车理论 3学分

(2)专业限选课 3门 7学分

40150253 发动机设计 3学分{三选一}

40150263 底盘设计 3学分

40150273 车身设计 3学分

30150262 有限元分析基础 2学分{二选一}

40150353 汽车电子与控制 3学分

30150272 振动分析基础 2学分

(3)专业选修课 5学分

30150282 汽车概论 2学分

40150012 汽车噪声控制 2学分

40150411 汽车电器 1学分

30150062 液压原理 2学分

40150121 汽车安全性与法规 1学分

21510202 电子工艺实习B 2学分

20130083 机械CAD技术基础 3学分

31210062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及管理 2学分

30150222 质量工程 2学分

40150142 内燃机燃料供给 2学分

40150152 内燃机增压与增压技术 2学分

30150232 多媒体设计表达 2学分

40150603 汽车营销学 3学分

40150582 智能交通系统 2学分

40150592 燃料电池发动机 2学分

40150622 车用动力总成的原理与匹配 2学分

30150282 汽车电力电子学 2学分

40150642 车用能源概论 2学分

40150652 电控发动机管理与优化 2学分



6.实践环节

汽车工程系(车辆工程专业) 33学分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学分

21510054 金工实习A 4学分

40150362 汽车结构拆装实习 2学分

20130592 机械制图实践 2学分

40150191 汽车驾驶实习 1学分

40150372 汽车生产实习 2学分

20130584 机械设计综合训练 4学分

40150420 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车辆工程专业(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方向的本科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意能力,能从事汽车造型与车身设计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74,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3,夏季学期实践教学环节和综合论文训练共计31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 35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4门 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学分

(2) 体育 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7学期为限选,第8学期为任选。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 外语 4学分

大学英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英语水平I考试。学生可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09)。

(4)文化素质课 13学分

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13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必须包含2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及1-2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划分为八大课组:①哲学与人生、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基础社会科学、⑧数学与自然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目录详见附录1。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24学分

(1)数学 13学分

10420743 微积分(1) 3学分

10420753 微积分(2) 3学分

10420684 几何与代数(1) 4学分

在下列课程中选修≥3学分:(或在导师指导下选修更专业的数学课程)

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学分{二选一}

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学分

(2)物理 8学分

10430484 大学物理B(1) 4学分

10430494 大学物理B(2) 4学分

(3)生物与化学 3学分

10440103 大学化学A 3学分

10440111 大学化学实验B 1学分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学分

10450021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 1学分

3.信息技术基础课程 7学分

(1)电工电子类课程

20220044 电工与电子技术 4学分

(2)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

20740073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3学分

20740042 计算机文化基础 2学分

4.专业相关课程 54学分

(1)机械大类核心课程 33学分

1)设计与制造类课程 4门

20130423 机械设计基础A(1) 3学分

20130463 机械设计基础A(2) 3学分

20130473 机械设计基础A(3) 3学分

30130043 制造工程基础 3学分{二选一}

21510183 制造工程基础 3学分

2)力学与材料类课程 4门

20310343 材料力学 3学分

20310334 理论力学 4学分

20310372 基础力学系列实验 2学分

20120103 工程材料 3学分

3)热学与流体类课程 1门

20150013 流体力学 3学分

4)测量检测与控制工程基础 2门

30150133 测量与检测技术基础 3学分

30130123 控制工程基础 3学分

(2)美术类课程 8门 21学分

30150093 透视与结构素描 3学分

30150102 色彩基础 2学分

汽车造型二维设计表达 3学分

汽车动感形态设计 3学分

汽车造型立体设计表达 4学分

设计思维与产品设计战略 3学分

40150553 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 3学分

5.专业方向课程 23学分

(1) 必修课 18学分

30150203 汽车工程学基础 3学分

40150442 汽车构造(2) 2学分

40150543 汽车车型设计方法概论 3学分

40150253 发动机设计 3学分{三选一}

40150263 底盘设计 3学分

40150273 车身设计 3学分

40150572 车身结构分析基础 2学分

30150192 人机工程学 2学分

40150513 汽车造型设计 3学分

(2) 选修课 5学分

40150432 汽车构造(1) 2学分

31210062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及管理 2学分

30150282 汽车概论 2学分

30150222 质量工程 2学分

40150121 汽车安全性与法规 1学分

30150232 多媒体设计表达 2学分

40150411 汽车电器 1学分

40150012 汽车噪声控制 2学分

40150262 有限元分析基础 2学分

40150603 汽车营销学 3学分

40150582 智能交通系统 2学分

40150592 燃料电池发动机 2学分

40150353 汽车电子与控制 3学分

30150213 汽车理论 3学分

30150153 汽车发动机原理 3学分

40150532 汽车空气动力学与热管理 2学分

40150622 车用动力总成的原理与匹配 2学分

30150292 汽车电力电子学 2学分

40150642 车用能源概论 2学分

40150652 电控发动机管理与优化 2学分

6.实践环节 31学分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学分

21510082 金工实习 C(集中) 2学分

40150372 汽车生产实习 2学分

40150362 汽车结构拆装实习 2学分

20130592 机械制图实践 2学分

40150191 汽车驾驶实习 1学分

40150634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4学分

40150420 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7-5-2010 20: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课程信息


秋季学期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
教师名1
教师名2

1
00150021
汽车发展与能源环境
欧阳明高


2
00150031
兵器科学与技术
杜汇良
边明远

3
00150051
智能化汽车
成波


4
30150093
透视与结构素描
蒋红斌


5
30150133
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
卢青春
李一兵

6
30150173
平面设计表达
王波


7
30150192
人机工程学
袁泉
成波

8
30150222
质量工程
田光宇
金达锋

9
30150232
多媒体设计应用
赵淑莉


10
30150262
有限元分析基础
范子杰


11
30150282
汽车概论
帅石金


12
30150292
汽车电力电子学
高大威


13
40150012
汽车噪声控制
杨殿阁


14
40150121
汽车安全性与法规
张金换


15
40150152
内燃机增压与增压技术
杨福源


16
40150253
发动机设计
赵雨东


17
40150263
底盘设计
王霄锋


18
40150273
车身设计
金达锋


19
40150353
汽车电子与控制
李建秋
张云龙

20
40150411
汽车电器
韩晓东
张云龙

21
40150442
汽车构造(2)
季学武


22
40150513
汽车造型设计
王波


23
40150522
产品战略与计划
蒋红斌


24
40150572
车身结构分析基础
桂良进


25
40150592
燃料电池发动机
裴普成


26
40150603
汽车营销学
夏群生
周明

27
40150622
车用动力总成的原理与匹配
张俊智


28
40150642
车用能源概论
王贺武


29
40150652
电控发动机管理与优化
杨福源






春季学期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
教师名1
教师名2

1
00150011
现代道路交通与安全
周青


2
00150041
轮式装甲车辆技术
边明远


3
20150013
流体力学
张扬军
郑新前

4
30150102
色彩基础
宋东葵


5
30150143
综合造型基础
周力辉


6
30150153
汽车发动机原理
王建昕
帅石金

7
30150203
汽车工程学基础
金达锋


8
30150213
汽车理论
夏群生
李克强

9
30150213
汽车理论
宋健


10
30150254
立体设计表达
周力辉


11
40150420
综合论文训练
裴普成
王霄锋

12
40150432
汽车构造(1)
赵雨东


13
40150432
汽车构造(1)
赵淑莉


14
40150432
汽车构造(1)
赵淑莉


15
40150442
汽车构造(2)
仇斌


16
40150442
汽车构造(2)
仇斌


17
40150442
汽车构造(2)
季学武


18
40150442
汽车构造(2)
季学武


19
40150451
汽车试验学(1)
黄海燕


20
40150461
汽车试验学(2)
仇斌


21
40150543
汽车车型设计方法概论
吕振华
李一兵

22
40150553
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
王波


23
40150582
智能交通系统
杨殿阁






夏季学期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
教师名1
教师名2

1
40150191
汽车驾驶实习(分散安排)
赵英


2
40150362
汽车结构拆装实习
李希浩
章森

3
40150372
汽车生产实习
黄海燕


4
40150634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王波
周力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7-5-2010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教学


    车辆工程学科涉及到机械、力学、热力学、电子学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汽车工程系一直以“实践性、研究型和综合性”为办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再到专、由课堂到车间、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体系包括:

1、 基本实践技能训练。《金工实习》是车辆工程专业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将其作为新生春季学期的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基本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结构实践。《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大二春季学期开设《汽车构造Ⅰ》和《汽车构造Ⅱ》两门专业认知课程。为提高教学效果,在夏季小学期还安排了《汽车结构拆装实习》、《汽车驾驶实习》等实践课,通过结构拆解与对比分析、实际驾驶操作等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 综合性实验训练。配合主要专业理论课,设置了综合性较强的《汽车试验学Ⅰ》和《汽车试验学Ⅱ》两门试验课,学生可以实际操作发动机台架、转鼓试验台以及实车道路测试,对发动机和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等特性进行测试分析。

4、 生产工艺实践。大三夏季学期安排学生到汽车企业进行为期两周的《汽车生产实习》。在生产车间熟悉和掌握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的重点工艺,理解生产工序及工艺的原则与方法。

5、 综合论文训练实践教学。《综合论文训练》是全面检验学生知识积累和应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我系要求综合论文训练的内容均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真刀真枪地开展课题研究,并要求一定的试验内容。

6、 综合素质训练实践。鼓励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训练SRT计划、各种实践科技活动、科技竞赛以及各类社会实践,在实干中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涵。

在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共有 “汽车结构系统分析实验室”、“汽车机械电子实验室”、“汽车造型设计实验室”三个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此外,为培养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汽车造型与车身设计”专业方向还配备了专业设计教室和油泥模型制作间,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强化了该方向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关友情链接 清华大学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版权所有 基于博卡先锋SiteEngine构建 Copyright © 2009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8004127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5-2010 0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课比我们多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9-2010 19: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怎么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9-2010 16: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偏向机械,估计还是不如吉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6-2014 22: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5-8-2025 06:13 , Processed in 0.33398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