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57查看
  • 0回复

自创质量管理职业生涯模型之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5-2010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职业生涯的思考:
一)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商品,要卖出去,必须得客户愿意买才行,也就是说我们要有被买的价值,具有独特性才会有卖点;
二)我们往往是在自己过的不顺的时候才跳槽,而没有按照职业规划来跳槽
三)你过的不顺,面试你的人是能够看得出来的,这个时候他可能会想到压价,这事价值规律,所以我们从火坑跳往水坑。
四)我们都不是因为喜欢质量管理才开始从事这个行业,而是因为第一份工作是做质量的,但是既然无法选择,我们就要
      想办法喜欢他,只有钻进去,才能悟出来!

我的职业生涯模型:
第一层(金字塔最低端):我们要掌握一些质量工具,掌握了质量体系,初步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了这个我们就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经验)
Q1:如何了解自己缺什么?
A1:去人才招聘网,看某一个职位的需求,一般人力资源网上的岗位需求都只停留在第一阶段
       很多人只有在要找工作时才去人才招聘网,其实可以平时也去看看,看看自己还缺什么!
Q2:为什么我发了很多简历,没人找我面试啊?
A2:你即使满足了招聘需求,但是这是成为商品的最基本条件,何况我们还有一些不适合,没有看到上面两层的任何东西,人家凭什么买你。
特点:只停留在第一层,人员较多,竞争激烈,互相之间缺少差异性,很容易面临价格竞争,只停留在第一层到了35岁之后容易面临职业危机。

第二层(金字塔中间层):在此阶段,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特性,有了独特性,我们的职业生涯的路就开始变宽了。
一)具有某个行业的经验,比如说电池、食品等等,但光在该行业呆过是不算的。我们要了解这个行业的行业本质。看了郎咸平的本质的四本书了解到所有行业都有独特的行业本质,我的这个模型也是看了他的书总结出来的。
二)每个行业对品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强调顾客满意,顾客是谁都不知道,你如何进行品质管理,特采都不会判。
三)产品的检查能力和验证能力,假如这个行业技术不懂,是无法进行验证的,最后是人云亦云,被技术研发牵着走。
四)掌握了以上3条,突然某天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原来猎头开始光顾你了。。。。。。。。。。。
个人建议:不要为了那几百块薪水跳槽,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选择一个行业,或者一个系列,使自己的品管技术和你的专业技术一起成长。
案例:一个质量界的朋友,在锂电池行业工作了十二年了,换了三个单位,现在月薪在苏州20k。

第三层(金字塔顶尖):独特的你,具备独特的价值,你是独一无二的,假如你需要,有人会愿意三顾茅庐的。
一)出身名门,在某一行业的标杆企业工作,最好有管理者职位
二)质量管理有独特认识,有比较多成功的案例,
三)个人的道德修养,你已经具备能臣的一切条件。
到了第三层,除了出身名门是很实得东西,其他两项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个人修为,让人和你相见恨晚的感觉。
找这样的人,据我猎头公司的朋友介绍,是要全中国找的。
案例:某食品行业要求我的朋友帮找一个人,必须是雀巢的,而且必须是广州、上海和天津的雀巢的,同时还有其他的要求,后来找到一个广州的,只有5年工作经验,月薪27k,是不是眼惨了。

写在最后:这只是模型的一种,其余的还在思考中,做好了再拿给大家分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4-2025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自创质量管理职业生涯模型的探讨,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深知质量管理在汽车行业中的核心地位。以下是我对自创质量管理职业生涯模型的简述:

此模型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理论学习、实践应用提升、专业深化创新。首先,理论学习阶段需要掌握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工具。随后,实践应用阶段要求在项目中实际运用这些理论,不断积累经验。最后,专业深化创新阶段则要求工程师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提出并实施新的质量管理方案,推动企业和行业的质量进步。希望此模型能为有志于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工程师提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9-10-2025 02:28 , Processed in 0.38013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