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55查看
  • 5回复

新能源汽车发展背后的乱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5-2010 14: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2010年相继举行的北京国际车展和上海世博会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密集展示的华丽舞台,然而退去华美的灯光,新能源汽车离人们的生活似乎依然遥远。

  早在2009年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联合发文宣布大力扶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由此掀起了中国汽车业的“绿化”浪潮,新能源汽车甚至被寄予了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实现世界汽车强国的厚望。就在业界纷纷表示2010年或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转折点的时候,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近日的一句话激起了巨大波澜:“目前所有的新能源汽车,没有一辆是低碳的。必须寻找到新的技术路线才能生产出低碳汽车来。”

  新能源汽车究竟是汽车业的未来趋势还是车企标榜绿色的噱头,就目前情况来看,局面好似一盘乱棋仍显得错综复杂。

  车企“大跃进”发力新能源

  近年来,面对世界范围内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各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关数据显示,到2050年,中国石油全部用在汽车上,还有2/3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在这种形势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为我国解决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去年伊始,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其中明确了政府通过补贴消费者,做大市场的模式鼓励企业生产、研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按照我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目标,到2012年,新生产汽车中将有10%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值有望达到5000亿元。

  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被广泛激起。仅2009年,国内有20多家整车公司先后宣布成功研制纯电动轿车,数量超过了全球最早从事电动车研发的日本。目前,在工信部网站上陆续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几乎国内所有主要汽车厂商都有新能源汽车上榜,列入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超过了100个。

  国内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俨然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大跃进”局面,有专家直接质疑,难道国内已经有这么多企业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显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是在炒作新能源汽车概念。甚至曾有国内某民营汽车公司高层向媒体透露,该公司研制的所谓纯电动轿车,是其研发团队花费不超过500万元,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通过购买其他公司部件组装而成的。但如此结果却迎合了绿色节能的概念,不仅使公司增加了美誉度,还能得到政府专项资金补贴。

  同时据了解,目前国内进入量产阶段的新能源车型仅有丰田、本田以及力帆、比亚迪和哈飞等几家厂商的几个车型。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丰田普锐斯、比亚迪F3DM等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销量都很惨淡,

  在中国已推出两年多的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销量总计不超过2400辆,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自去年底上市以来,只向政府部门和企业售出了100多辆,并未能实现向个人消费者销售。

  技术仍是掣肘因素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表示,现在只是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夜工业自动化网版权所有,大部分的技术条件还不具备。

  目前,我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布局呈现出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并驾齐驱的局面。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技术是主要瓶颈。如何研制成本低、体积小、持续能力强且使用寿命长的电池是破解新能源汽车难题的关键。此外,配套设施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尽管目前已经有企业在提前发展相关的配套设施,但从全国范围内看,配套设施仍然很不健全。有分析称,比亚迪之所以在深圳推出电动汽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方电网在深圳建设的首批电动汽车充电站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缺少的不只是基础设施的配套,亟待补课的地方还很多。“这么多年,我们在电动车的关键技术上还没有革命性的突破,新材料、新工艺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方向。”东风汽车常务副总方驰表示,从行业标准来看,即便是跨国汽车公司也面临着如何降低单位车辆的碳排放问题。

  的确,新能源汽车不是一个短期内能解决的事情。李俊峰表示,无论是燃料电池的、生物汽油的,还是电动汽车,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都还做不到低碳。

  业内专家指出,当解决好电池技术问题之后,还会有发电问题,而发电本身会造成对整个资源环境的消耗,特别是现在70%-80%的电来自于煤炭,所以从根源上讲,新能源汽车还是在消耗传统能源。因此不能只是局部的考虑解决某一个新能源技术指标。如果新能源汽车的许多技术问题得不到解决,没有一个公司可以在商业上成功地把这种产品推向市场。

  政策频出规范乱局

  上月底,《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4项国家标准通过有关部门审查。

  业内人士指出,单就充电标准来看金属加工网版权所有,国家推行统一的充电标准,但目前每个企业都用自己的充电标准,而且部分自主品牌已有量产电动汽车上市,如此不统一的规格标准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有消息称,从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及业绩来看,先期能够形成较大产业并得到广泛推广的国内车企为数不多,而已经在混合动力、电动车等新能源解决方式上较为先进的日系车可能在新政推广后最先吃到螃蟹。

  本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继续做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5月底前有关部门要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消息一出,再度激起汽车业内人士的关注。

  有消息称,该细则原计划3月出台,后来推迟至5月份塑料工业网,其中最关键也最难破解的就是如何界定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如何向私人购车者提供补贴等问题。除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去年底确定的5个试点城市对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外,本月底将出台的实施细则还将会对汽车企业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也进行补贴,但这主要将针对纯电动汽车,由此将形成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双补贴”机制。根据相关规定,要想获得财政补贴,厂家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需具备纳入《推荐车型目录》、与同类传统车型相比节油率必须达到5%以上及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必须达到10%以上等基本条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5-2010 16: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难实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6-2010 18: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6-2010 12: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是电动车的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6-2010 19: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难道是一篇科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7-2010 22: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动车啥时候才能取代传统内燃机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0-7-2025 09:22 , Processed in 0.37326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