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本的达成 目标成本分解后, 即可以采用某种有效的手段来达成目标成本。诸如前述, 成本企画的基本思想是在产品的企画与设计阶段就必须关注到将要制造的产品成本只允许是多少, 成本是事先限定好的, 制造过程实际消耗的成本乃至顾客的使用成本都不允许超越这一范围, 这意味着成本企画己把达成目标成本的立足点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了产品的企画、构想与设计阶段, 从业务长河的下游转移到了业务长河的上游或者说是源头。
从设定目标成本到在设计图纸上实现降低成本的活动, 是成本企画的中心阶段, 成本降低在这一阶段真正得以落实。因为一个完成了的产品设计, 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图纸上就制造过程进行了一次预演, 预演时赋予的各种条件就是实际生产过程中具体各项要求事项的体现。直观地说, 设计就是在图纸上“制造”产品, 既然实际制造过程必然发生成本, 那么图纸上的“制造”考虑成本发生这一因素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因而降低产品成本的重心应该从生产阶段转移到开发设计阶段, 即在开发设计阶段乃至企画阶段就开始降低成本的活动, 以保证有备无患。因为这种降低成本的活动, 具有源流管理的属性。
比如, 造房子砌进砖块时, 同时也将砖块、水泥与人工的成本一并砌进了建筑物, 因而成本企画有利于避免后续制造过程的大量无效作业耗费无谓成本, 即源流式成本管理的实施使得大幅度削减成本成为可能; 同时成本企画还可以在前期确保成本降低的可能性, 即倘若在图纸上预演中排除了各种无效或低效因素, 图纸上有限的筑入成本可能就等同于制造现场的实际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