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汽车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作为汽车主要动力的这种化油器式汽油机废气中的有害成分(C O、H C和N O X等)对大气造成了污染,而燃烧产物C O 2又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随着汽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日趋加剧,因此汽车的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化油器逐渐被电控喷油系统所替代,其主要原因就是使用三元催化转化器对废气进行净化的需要。为了同时降低汽油机废气中C O、H C和N O X三种有害气体的排放,空燃比必须精确地控制在化学计量比(14.7:1)上,而电控喷油系统可利用氧传感器对空燃比进行精确的反馈控制,提高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废气净化效率。
此外,缸内直接喷射还可带来很多其它好处,从而有利于降低燃油耗,达到节能和减少温室气体C O 2排放的目标。例如:汽油在缸内直接喷射时油滴主要依靠从缸内空气中吸热而非从壁面吸热,因而能使混合汽的温度降低和体积减小,从而有利于提高充气效率,降低爆震倾向和提高压缩比。计算表明,在汽油油滴蒸发完全依靠从空气中吸热或者完全依靠从壁面吸热这两种极端情况下,缸内混合汽的体积在空燃比为12.5时将相差大约7%,而混合汽的温度在上止点前将相差大约50℃。因此,与进气道喷射汽油机相比,缸内直喷式汽油机的充气效率提高了10%,同时爆震倾向也大为降低,表现在受爆震限制的点火时刻可提前若干曲轴转角,因而压缩比可提高1.5~2,有利于提高汽油机的热效率,降低燃油耗(约2%)。特别是有利于汽油机采用增压,并应用较高的压缩比,克服了由于增压汽油机压缩比较小而对部分负荷燃油耗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了增压汽油机在2500r/min以下低转速范围内的增压压力,1200r/min时的扭矩能够提高25%,大大改善汽油机的低速扭矩特性和车辆的行驶性能。此外,由于汽油直接喷入汽缸内,可实现稀薄混合汽分层燃烧,使得低负荷工况时的空燃比可提高到40以上,从而无需关小节气门来限制进气量,采用像柴油机那样的质调节方式,基本上避免了发动机在换气过程中的泵气损失,有利于降低燃油耗。同时,在高空燃比情况下,由于混合汽物性的改变、绝热指数的增加以及混合汽分层致使热损失减少,使得发动机的热效率进一步提高。由于汽车发动机经常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因此分层混合汽燃烧的直喷式汽油机可使平均燃油耗降低15~20%。在欧洲机动车排放组合循环(MVEG)行驶试验中,其燃油耗明显低于进气道喷射汽油机已达到了相当于非直喷式柴油机的燃油耗水平(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