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382查看
  • 7回复

[进排气系统] 大家来做个选择题:哪种气门正时方案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8-2010 23: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从去年12月起开始泡这个论坛,学到了蛮多的东西。
对于发动机进排气的正时机构,自己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像本田的i-VTEC,它是利用凸轮轴转动一角度,来实现气门开启提前/泄后 和 气门重叠角的变化。
本身气门的开启持续角没有变。
如方案A所示:

持续角不变

持续角不变


如果能按方案B变化的话是不是更好?

持续角可变

持续角可变

它能实现气门开启提前/泄后 ,气门重叠角 及开启持续时间的变化。

关于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对气门的要求,在该论坛中得到的答案是:
  低速:小气门升程,小重叠角,小开启持续时间。
   高速:大气门升程,大重叠角, 延长开启持续时间。
在不考虑长程的情况下,进气门用方案B是不是会更好?

请大家多多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我之前的贴子有问过个问题,但没得到满意答案:
http://www.cartech8.com/viewthre ... 26amp%3Btypeid%3D87
《进排气系统问题:发动机不同转速下配气角度及升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8-2010 10: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仔细观察过I-VTEC吗?只有凸轮轴转动角度变化吗?其实它的精髓在控制可变气门升程的摇臂上,气门升程改变了,气门开启持续角难道没有改变?本田是最早提出改变气门升程的厂家,甚至在他改变凸轮轴转动角度之前,那时候只称为VETC。现在的本田I-VTEC技术说穿了不过是把丰田VVT技术拿来加上自家的VTEC而已。当然丰田也不傻,同样在自己的VVT里面也加上了可变气门升程技术。但是纵观这些技术其可适应的转速变化还是有限的。真正做到随转速变化最佳气门开启关闭角度(升程)的只有BMW的无节气门发动机技术。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7-8-2010 23: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inspiron9300

呵呵,多谢楼上提醒。
刚才仔细看了一下介绍,果然是这样的。

话又说回来,如在不考虑升程变化的情况下,手头上有A,B两种方案, B种会更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8-2010 10: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高速时延长气门开启时间可以提高进气效率,不过实现起来受成本,缸盖空间限制难度较大。而且气门开启,关闭的最佳时间是通过精确计算和无数次试验获得的,不是简单延长就是完美匹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8-9-2010 21: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inspiron9300


    呵呵,谢谢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9-2010 2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vtec技术不光运用的是凸轮旋转一个角度啊
它主要是靠柱塞控制3个摇臂 高速时摇臂连高速凸轮 低速时连低速凸轮 这个是 气门正时和升程可变
凸轮旋转一个角度只是正时可变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9-2010 21: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气门重叠角不是大就好 而是需要重重的实验来证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12-2015 08:2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3-12-2010 1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不是这样 需要实验来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3-11-2025 06:40 , Processed in 0.352689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