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025查看
  • 5回复

跨国公司数字瓜分中国汽车市场 自主品牌难有容身之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10-2010 08: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近年来,不断有跨国公司发出“豪言壮语”,不是宣称在中国要增加多少多少产能,就是扬言要占领中国汽车市场多少多少份额。这不仅表明中国汽车市场前景有多么广阔,也表明中国市场竞争是多么的激烈。

  在一些汽车跨国公司眼里,中国汽车市场和他们家的后花园差不多,想占多少就占多少。比如大众不久前修改的规划,就将2018年在中国的产销量提高到300万辆,要占领中国20%的汽车市场份额。其他,像通用要占13%的份额,丰田、本田、日产、福特、PSA目标都是10%,现代加起亚也在8%以上。仅此八家公司宣布的市场份额,已经瓜分掉中国汽车市场的90%。此外还有高端品牌奔驰、宝马及不少其他品牌公司。单从数字上看,中国汽车市场已被跨国公司瓜分殆尽,中国自主品牌难有容身之地。

  中国市场是全球最为开放的市场之一,汽车市场更是“利益均沾”,所有汽车跨国公司全都长驱直入进入了中国。中国不仅已是大众、日产、奥迪等品牌的全球最大市场,其他品牌中国市场在全球的位次也在迅速上升,不少也已位居第二、第三。

  一直以来,中国人有一种认识,总爱把跨国公司如何重视中国市场引为自己的辉煌与荣耀,某跨国公司品牌中国市场做到了全球第一,我们甚至比那家跨国公司的雇员还要高兴。每当国内有大型车展举办,我们的媒体总是热衷报道:“某跨国公司把中国车展提升为A级车展”,“某跨国公司展出车型最多”云云。这些人觉得跨国公司抬举了我们而受宠若惊,他们实在不清楚,事实上是中国市场成就了跨国公司。

  欧美、日韩市场已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当前,新兴市场最大的增量在中国。这些年,凡是在全球发展好的公司,在中国市场表现都不错,而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的公司,其全球经营状况也都不咋样。即使象通用这样遭遇了破产保护的公司,也是因为其在中国市场的良好表现,才最终保住了“根”。对跨国公司而言,中国汽车市场不仅是他们当前度过危机的救命稻草,更寄托了它们未来做大规模、长远发展的希望,于它们,中国市场实在是命运攸关,所以他们才力图在中国把市场做大,更多的占领中国市场份额。

  在一些跨国公司词典中,“全球化”就是中国汽车市场彻底开放,中国人可劲地消费他们的产品,中国市场任它纵横驰骋。中国汽车“纳入”它们的“全球体系”不是很好吗?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根本没有必要出生,生出来也长不大。

  现在,中国国内汽车市场就是国际市场,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就是国际竞争。跨国公司为扩大中国市场份额而举行的竞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中国消费者也从中得到了现实利益,比如车价越来越向国际靠拢,比如车子性能、配置越来越高,售后服务越来越好。但是长远着眼,跨国公司以大欺小,倚强凌弱,将使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大大增加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成长的难度。

  更要命的是,面对跨国公司品牌的强大压力,中国自主品牌并不会因为“本是同根生”就惺惺惜惺惺,“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恰恰相反,由于自主品牌产品与跨国公司品牌上有较大距离,自己人之间有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所以,本土自主品牌之间更是“相煎何太急”,竞争更加直接,更加激烈。对自主品牌如果没有更实际、更有力的扶持政策,自主品牌的前景未必十分乐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0-2010 21: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问题要分两方面看,楼主只看到了外国车企进入中国后国内车企面临的打压。但从另外一方面看,外国车企大量的进入中国市场,也给中国汽车产业提升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关键是看国内几大车企在合资企业中学到了什么?如果只是看到现在的利润而不是关系技术的提升和积累,当然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无益,但楼主可以看到像长安、上汽、广汽等等已经在自主品牌发展方面开始加大投入,相信不超过5年时间,国内的自主品牌一样可以和合资品牌一争天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10-2010 14: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汽车起步比国外晚的多,技术人才也差的很大。尤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所以,国外品牌的大量涌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机遇,要看自主品牌如何跟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0-2010 20: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问题要分两方面看,楼主只看到了外国车企进入中国后国内车企面临的打压。但从另外一方面看,外国车企大量 ...
guoshixu 发表于 25-10-2010 21:50



   实在无法相信5年就能和合资车企一争高低的言论。实力相差甚远,技术经验严重不足,短期内很难与合资企业一争高低。5年太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1-2010 12: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无法相信5年就能和合资车企一争高低的言论。实力相差甚远,技术经验严重不足,短期内很难与合 ...
zjin_sky 发表于 27-10-2010 20:40



    国内的企业根本就没有技术,一切都是抄袭、改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10 20: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汽车企业缺少一份沉淀下来做技术的心,浮躁,急进等心态,使得真正做技术研发类并未得到重视,缺少核心技术及创新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5-8-2025 07:19 , Processed in 0.42207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