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297查看
  • 0回复

[结构原理] 自动变速器 知识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2010 00: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个人整理的
1.        导轮:导轮位于泵轮与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于固定在变速器壳体的导轮轴上。导轮叶片截住离开涡轮的变速器油液,改变其方向,使其冲击泵轮叶片背面,给泵轮一个额外的“助推力”。
2.        离合器的工作特点: 由于液力偶合器内只有泵轮和涡轮两个轮工作,液压油在循环的过程中,除了受泵轮和涡轮之间的作用力之外,没有受到其他任何附加外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原理,液压油作用在涡轮上的转矩应等于泵轮作用在液压油上的转矩,即发动机传给泵轮的转矩与涡轮上输出的转矩相等,而不改变转矩的大小。这就是偶合器的工作特点。
3.        涡流:液压油从泵轮流向涡轮,又从涡轮返回到泵轮而在两者表面形成的循环的液流,成为涡流。   环流,是油液在泵轮传动时被其带动沿围绕发动机曲轴和变速器输入轴先的环形路径的流动。
4.        超速档:是指变速器中传动比小于1的档位(即i<1),也就是说变速器的输出轴的转速大于输入轴的转速。
超速档主要用于在良好的路面上轻载的场合,借此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但如果发动机的功率不高,则超速档使用率很低,节油效果不显著,甚至影响汽车的动力性。
超速档的传动比一般为0.7-0.85 。超速档:英文写法"OVER DRIVE"简称"O/D"   
5.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如果将加速踏板踩到底(节气门开度>85%)  ,变速器会在原来档位的基础上自动降一个档位,这个过程叫做强制降档。
6.        发动机制动:是指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放松加速踏板,由于汽车质量较大,其惯性使得车辆仍要以原来的速度行驶,而发动机以怠速转速运转,因此车轮通过传动系使发动机转速升高,以此来消耗汽车动能达到减速目的。
7.        自动变速器换挡执行元件组成: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其中离合器和制动器利用液压进行操纵,单向离合器利用摩擦力工作)
8.        液力自动变速器主要组成部分: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换挡操纵机构
9.        液力变矩器组成:泵轮,导轮,涡轮 ,单向离合器
10.         
11.        油液液面高度检查方法:(1)油尺检查方法:1、检查自动变速器油液液面高度之前,应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或行车使自动变速器油温达到正常温度;2、将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将变速器杆分别置于各个档位停留片刻以使各控制阀油腔和油道充满自动变速器液压油,最后将变速器杆置于P位或N位。3、打开油尺锁定杆,拉出油尺,用干净的布擦拭后完全插入,拉出油尺检查右面高度,双刻线油尺油面应处在max和min之间。检查完后插回油尺并将其锁定。  (2) 溢流孔检查方法:检查油液液面高度时将车辆水平停放,保证发动机怠速运转,将变速器杆分别置于各个档位停留片刻,然后将变速器杆置于P位或N位,拧开溢流孔螺塞,如果有少量油液溢出即为合适。
12.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太阳轮,行星齿轮,行星架,齿圈
13.        单向离合器主要类型:楔块式和滚柱式。(单项离合器的作用是阻止行星齿轮机构的某一元件相对于另一元件发生某一方向的运动)
14.        自动变速器的制动类型:湿式多片制动,带式制动。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导轮叶片固定连接在一起,内圈用花键与变速器壳体的导轮轴联接,而导轮轴与变速器机油泵盖联接。在行星齿轮中用单向离合器,其作用是保证换挡平顺。 作用:参与D3档和D2档传动原理,当汽车从高速换挡至低速时当齿圈转速高而前行星架转速低时,如果没有F1的作用,不可避免的在换挡瞬间使太阳轮逆时针转动,但前后太阳轮补管是在D3档或是在D2档都是顺时针转的,因而在换挡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有了F1以后,由于F1可配合B2防止太阳轮逆时针转动,这样在对C2和B2的液压进行控制时,减小了换挡冲击。
15.        制动变速器与传统机械式变速器的特点:机械式变速器采用齿轮组,每档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档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 )。比如,一档变速比是3.85,二档是2.55,再到五档的0.75,这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5个值(即有5级),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而自动变速器取消了传统的离合器片与离合器压盘,取而代之的是液力变矩器,它的优点是通过自动变速器的油液按传递发动机传出的动力,这样即使在车辆怠速挂档后也不会熄火,而且发动机的动力平缓地传递给变速器。另外,它可以实现在前进档位下的自动变档,即根据车辆的负荷以及车速的变化增减档,减少了人为换档的劳动量,使人们在城市拥挤的交通状况下享受到轻松的驾车感受。
16.        电子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由输入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变速器ECU或发动机和变速器ECU)和输出装置三部分组成。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是通过开关和传感器监测汽车和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接受驾驶员的指令,将发动机 、车速等参数转变为电信号,并输入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这些信号,按照设定的换挡规律,向换挡阀、锁止电磁阀等执行器发出电子控制信号,换挡电磁阀和锁止电磁阀再将ECU发出的控制信号变为液压控制信号,各换挡阀根据这些液压信号,控制离合器、制动器动作,从而实现自动换挡。       {输入装置包括各种开关和传感器,为电子控制装置提供开关信号和连续可变的电信号;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其程序的指令,来对各种开关和传感器的电信号加以分析,然后向输出装置发出指令,以控制自动变速器换挡和锁止离合器工作达到时机。电控单元还有自诊断功能,当输入装置中的车速传感器、输出装置中的电磁阀等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超速档分离器(O/D OFF)指示灯的闪烁或故障显示屏提供的信息来报告故障码。}
17.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器不可缺少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自动变速器的最前端,它将发动机的转矩增大后传给行星齿轮机构,同时驱动油泵工作。主要作用是:自动无级变矩、变速,自动离合,减振隔振,使发动机转动平稳,过载保护和发动机制动。   {补充:(a)自动无级变矩、变速。液力变矩器的涡轮扭矩,能随着汽车行驶中负荷扭矩的增大而自动增大,同时,涡轮转速自动降低;而当负荷扭矩减小时,涡轮扭矩随之自动减小,同时,涡轮转速自动升高。
   b)自动离合。液力变矩器可借助于传递或不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扭矩至行星齿轮变速器,起自动离合器的作用,从而在使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上,取消了传统的螺旋弹簧式或膜片弹簧式离合器,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
   c)减振隔振。由于液力变矩器是通过液力作用进行偶合传动的装置,主、从动件之间无直接的机械传动关系,所以能通过自动变速器油的阻尼作用,减小发动机的扭振,并隔离这种扭转振动向底盘传动系统的传递,从而提高汽车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d)使发动机转动平稳。由于工作时内部充满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液力变矩器具有较大的转动质量,完全可以起到传统的飞轮使发动机转动平稳的作用,所以在装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上,取消了发动机飞轮。为实现扭矩的传递,仅在发动机曲轴与液力变矩器之间,安装一柔性联接板或驱动端盖。
   e)过载保护。当汽车行驶工况突然变化,出现过负荷时,使用液力变矩器,可以对发动机起保护作用。
   f)发动机制动。在汽车下长坡行驶时,可以通过液力变矩器的偶合传动,利用发动机的泵气损失来进行制动。}
18.        锁止离合器工作原理:1.当车辆低速行驶时,自动变速器油由锁止离合器从动盘的前端流入,所以锁止离合器从动盘前端及后端的压力基本相等,使锁止离合器不起作用,分离。此时,变矩器起变速变扭作用。
    2.当车辆高速行驶时,信号阀中的滑阀向上移动,使继动阀中的滑阀也向上移动,改变油路,油液从锁止离合器的后端流入,锁止离合器与前盖之间的油液被排出,两面的压力不等,使其向前移动,锁止离合器接合。此时,动力传递路线为:前盖---锁止离合器--变速器输入轴。
19.        简述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由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及相应的换档执行元件组成,采用双排行星齿轮,其机构特点是:前后两个行星排的太阳轮连为一个整体,称为太阳轮组件。前排的行星架和后排的齿圈连成一体,称为钱行星架和后齿圈组件,输出轴通常与该组件相连。这样一来,该行星机构只有四个独立元件:前排齿圈、后排太阳轮组件、后排行星架、前行星架和后齿圈组件。
20.        简述拉维纳行星齿轮机构特点; 在一个行星架上安装有互相齿合的两套行星齿轮。长行星轮同时与太阳轮、短行星齿轮、内齿圈相齿合;短行星轮与长行星轮和小太阳轮相齿合,而长、短行星轮装在同一个行星架上。行星机构的大、小太阳轮都为动力输入元件。
21.        液力变矩器为何有增大转矩作用? 导轮在油液从涡轮流回泵轮时改变了方向,当没有导轮时,液体流出涡轮返回泵轮时,其冲击方向与泵轮的旋转方向相反,起阻碍泵轮转动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液力偶合器为什么没有增矩的作用的原因。增设导轮后,液体流出涡轮时。首先冲击在导轮叶片上,由于单向离合器的作用,导轮不能转动,这时液流改变方向,返回泵轮时,液流方向与泵轮旋转方向相同,起到了增加泵轮转矩的作用。
22.        失速实验:变速器杆置于D或R位置时,踩下制动踏板不动。当完全踩下加速踏板时,发动机处于转矩工况,而此时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及输入轴均3不动,即液力变矩器的涡轮不动,只有液力变矩器壳及泵轮随发动机一同转动,此工况下为发动机失速工况,此时的转速称为发动机失速转速,这种实验称为失速实验。⑴失速实验的目的:是在不拆卸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通过测量自动变速器变速杆在D和R位时发动机的最高转速,来分析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液力变矩器和自动变速器中的离合器、制动器等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⑵实验的方法:①将自动变速器的油液温度升至50~80℃.  ②用三角木固定前后车轮,拉紧驻车制动器,将车辆制动。③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分别将变速杆置于D位和R为测试。④测试时,左脚踩紧制动踏板,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迅速读出发动机转速达到最高值并稳定时的转速,该转速称为失速转速。⑤读取发动机转速后立即松开加速踏板。⑥将变速器杆拨至P位或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min。以防止油液温度过高而变质。⑦将变速杆拨入其他档位,做同样的实验。
23.        自动变速器的各个实验及目的:①失速实验,目的是在不拆卸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通过测量自动变速器变速杆在D和R位时发动机的最高转速,来分析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液力变矩器和自动变速器中的离合器、制动器等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②时滞实验:在怠速状态下将变速杆从N位换至D或R位,从开始换挡直到汽车出现振动存在一定的时差,称为时滞。时差大小取决于自动变速器油路油压高低、油路密封情况、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磨损情况。测量自动变速器的时差大小称为时滞实验。其目的是判断主油路油压和离合器、制动器等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③手动换挡实验: 所谓手动换挡实验就是将电控自动变速器所有换挡电磁阀的线束接插器全部脱开。此时自动变速器ECU不能通过换挡电磁阀来控制换挡,自动变速器的档位只取决于变速杆的位置。目的: 通过手动换挡实验可以确定发生故障在控制电路还是变速器内部存在故障。④油压实验:油压过高,会造成自动变速器换挡时冲击过大,液压系统容易损坏;油压过低,会使离合器、制动器等换挡执行元件打滑,影响自动变速器正常工作,且加速离合器和制动器摩擦片的磨损,严重时会导致摩擦片的烧坏。  油压实验的目的:检测液压控制系统的故障,通过测试油压可以判断油泵、主调节阀、节气门阀、速控阀等阀门工作是否正常,油压实验堆诊断换挡粗暴、换挡时刻错误等故障有重要意义。⑤道路实验; 目的是对自动变速器各项性能进行综合测试,以确定自动变速器工作是否正常及其故障部位。
24.        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主要组成及作用:由动力源、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3部分组成。动力源是被液力变矩器泵轮驱动的液压泵,它除了向控制机构、执行机构供给压力油以实现换挡外,还给液力变矩器提供冷却补偿油,向行星齿轮变速器供应润滑油。执行机构包括各离合器、制动器的液压缸。控制机构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换挡信号系统、换挡阀组和缓冲安全系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4-2025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您提供的自动变速器知识点,为您提供以下专业的回复:

导轮在自动变速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位于泵轮与涡轮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固定在导轮轴上。导轮叶片能够截住油液并改变其方向,为泵轮提供额外助力。离合器的工作特点在于液力偶合器内仅有泵轮和涡轮运作,液压油循环过程中不受其他外力影响,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发动机转矩在传输过程中保持不变。涡流现象是液压油在泵轮与涡轮间的流动形成的,对变速器性能有一定影响,需合理设计与控制。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理解自动变速器的运作至关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5-7-2025 17:31 , Processed in 0.30704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