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5454查看
  • 11回复

[板金] 关于汽车制造厂冲压车间、焊装车间钣金表面的质量控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12-2010 14: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工具、检测手段去控制钣金表面的质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1-5-2023 22:1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9-12-2010 15: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钣金件表面质量要从源头说起:大致有两方面 1.生产过程中产品本身缺陷 2、转移过程中的新增缺陷。 所以一方面外板件模具及板料清洗是必须的,另外模具要注意保养,产品质量检查(audit评审等手段),另一方面易变性、质量要求高的板件要制作专用工位器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12-2010 18: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查看钣金件外观质量一般用油石推表面便可发现肉眼发现不了的坑包和内陷,如果遇到外观件造型比较复杂,曲面较多的,建议用30MM柔性纱网,非常好用,可查看一些暗包等,进而发现模具上的问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1-2011 15: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3-2011 21: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车身装配工艺是越做越好,外观质量是越做越滥啊!深切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3-2011 09: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身一般有多少地方用钣金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6-2011 16: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从制造过程中保证,冲压方面,保证模具表面质量,通过模具制造保证和维护保养保证(我这有这方面资料);焊接方面,从焊接夹具定位保证,夹紧点尽量避开外观要求点,夹紧面尽量大;另外焊接可以采用铜板间接焊接,避免对工件表面损伤。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6-2011 11: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主要是冲压环节:模具表面情节、环境无飞尘、板材清洁,其次是制造 焊接,无硬伤,再就是转运环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6-2011 09: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看企业的体系建设情况了,质量控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6-2011 15: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对冲压件常见质量问题分析。然后,从人、机、料、发、环、测各方面入手。详情见下表。
    类别                主  要  原  因  分  析
    人                培训不充分;未按作业指导书操作;疏忽大意
    机        设备        设计不合理;精度不够;老化、磨损
            模具        设计不合理;精度不够;刃口间隙超差;型面、圧料面有杂质
            工位器具        设计不合理;锈蚀
    料                厂家、批次差异;力学性能不符合要求;料厚超差;表面锈蚀、不清洁
    法                工艺线路不合理;工序分配不合理;操作方法不合理;工艺参数不合理
    环                现场脏乱;照明不够;潮湿、漏雨
    测                检验标准不合理;检验方式不合理;检验器具精度不够
    开裂、隐裂产生原因及整个措施               
    产生原因                改  进  措  施
    压料力偏大或不均匀                研磨圧料面
                    增大平衡块间隙
                    更改平衡块位置
                    增大拉延筋圆角半径
                    增加工艺切口
                    减小气垫压力
    毛坯        质量不合格        更换和合格的原材料并加强来料检查
            尺寸偏大        减小毛坯尺寸
            形状不合理        更改毛坯形状
    拉延油使用不当                按规定的部位和用量使用拉延油
    起皱产生原因及整个措施               
    产生原因                改  进  措  施
    压料力偏小或不均匀                研磨圧料面
                    减小平衡块间隙
                    更改平衡块位置
                    减小拉延筋圆角半径
                    更换拉延筋位置
                    增大气垫压力
    毛坯        质量不合格        更换和合格的原材料并加强来料检查
            尺寸偏小        增大毛坯尺寸
            形状不合理        更改毛坯形状
    拉延油使用不当                按规定的部位和用量使用拉延油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1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1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9-8-2015 10:19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4-7-2011 22: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ozhangwei 于 4-7-2011 22:54 编辑

    呵呵.钣金件质量问题一般都是 :
    1、模具压出来就有缺陷件,冲压钣金处理然后到焊装撒,,,
    2、中转过程造成的缺陷,比如取拿件的方式、位置、盛具、、,还要就是装夹,焊接,包边,累计误差。。。总之说起来太多太大了,只是说个大概
    检测方式就很多了撒:一般大的就是检具嘛,不容易看出来的就手摸多摸几次有有感觉了凹陷那些也很明显的 ,或者就拿油石或者搓刀搞两下就相当明显了。,再拿不准要么就电泳了看表面缺陷也相当明显。
    哦,对了如果你要想检测件的弧度或者孔的相对位置那些,可以按照数摸截个线做个卡板嘛,那样检测很方便准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 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6-7-2015 10: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9-8-2011 14: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见解:
    1 模具间隙不合理会造成钣金表面的问题-------修模具
    2 产品运输过程当中有的划伤碰伤等等
    3表面涂装也会造成表面不良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0-7-2025 09:54 , Processed in 0.379786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