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0149查看
  • 24回复

[制动] 关于增压汽油机制动系统真空度设计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2011 20: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uku_mike 于 1-6-2011 20:24 编辑

谢谢东北人图文并茂的精彩解答,实在是获益匪多!

另外,有一个新问题:
1、在车辆发动机大扭矩低转速(例如爬坡)时,如果需要制动,会不会因为进气歧管内真空度不足而影响制动力,或者影响连续制动次数呢?我们一般怎么解决这类问题呢?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计加装真空罐?
3、在冷启动车辆时给真空罐建立足够的真空度的时间,以及使用时含真空罐车辆的真空度的恢复时间方面,我们有什么样的设计依据呢?
以上三问题,烦请高手不吝赐教,十分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5-2011 21: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本帖最后由 kuku_mike 于 20-5-2011 21:32 编辑

涡轮增压汽油机的进气歧管内负压很低,有时候还是正压,制动真空助力器的真空源怎么取呢?
考虑到布置及成本因素,可否通过不加装真空泵而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呢?据说有些厂家的发动机已经可以通过阀体直接从增压汽油机的进气歧管内取得负压,我想不通怎么回事。
我倒是看过荣威350,他的增压发动机甚至直接将助力器的真空管插到了发动机进气歧管处,中间没有经过其他处理,不知他如何保证真空度。

另外,对于上述问题我还有几点疑惑:
1、此类系统如何保证真空度够大?例如,在上坡阶段发动机低转速、大扭矩输出时突然刹车,真空度是否够用?
2、在连续刹车时,是否能保证足够的制动次数?

以上问题盼高手不吝赐教,十分感谢!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5-2011 22: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心,同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5-2011 21: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遇到同样问题,请知道的解释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5-2011 15: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null

我的理解是,有个空气再循环阀,急收油门时节气门后可以有负压,因为这时的增压压力被再循环阀卸到增压器管路前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5-2011 15: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无一种可能性,刹车助力的管子其实是接在空滤之后,涡轮增压器之前的?
如果是这样子倒是有可能实现负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3-8-2016 22:1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3-5-2011 22: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清楚楼主的表述是不是准确的饿,如果荣威350带增压发动机直接接的进气歧管,不做任何处理制动的真空度应该是不够的,一般大众的车子都会在发动机上增加个机械真空泵
    ,或者另外在发动机外增加一套电子辅助真空泵系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5-5-2011 19: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真空泵的话就比较好解决了。实际上我是对有些车能够通过不加真空泵而达到效果而感到兴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5-2011 10: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汽油发动机提高制动真空助力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真空泵
    包括电动真空泵及机械式真空泵两种。
    1.1 电动真空泵
    优点:一定程度降低油耗、对发动机标定影响小、通过真空传感器及ECU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检测。
    缺点:成本高、需要噪声控制、泵的可靠性及寿命要求高、增加一点的重量。
    通用和大众公司一些车型及各公司混合动力车型经常采用,例如海拉的UP28真空泵。

    1.2 机械真空泵
    特点: 与发动机分装并由发动机带动,噪声控制较好,真空大小同发动机转速相关。
    不足:消耗发动机的功率
    宝马等公司经常采用。
    2、射流泵
    对于汽油增压机还可以通过真空射流泵(jet stream pump)来提高真空度。其利用流体力学中文丘里管的原理,一头连接进气歧管、一头连接助力器、另一头连接中冷器或者空滤。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助力器内部的真空提高200mbar(同进气歧管相比)。
    优点是成本低、重量轻、噪声小。
    不足之处在于影响发动机的标定、极端条件下的效果一般。
    欧洲车采用的较多,国内北方的某自主品牌增压发动机车型一直在使用。 射流泵的安装.gif (27.94 KB, 下载次数: 2) JSP-002.gif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6 热心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5-2011 2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真空泵的话一般控制真空泵开始工作和停止工作的真空度是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7-2011 12: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hassis2002 的帖子

    据了解大众TSI发动机上使用的电子真空泵一般的启动压力为真空度低于0.25时
    在真空度达到0,5时关闭,
    个人感觉真空泵控制策略中启动的真空度偏低,但是有一点好处是防止真空泵频繁启动降低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7-2011 12: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uku_mike 的帖子

    1。现在大众有些TSI增压的发动机上也不带真空泵了
    主要是通过控制策略来满足真空度的要求
    比如检测到助力器里面的真空度不足 发动机ECU会限制增压系统的工作
    但是这种控制策略也是有缺陷的 所以现在拿掉了真空泵的TSI车型的车也会出现制动硬

    2.针对第二个问题真空罐的问题
    欧洲有些车型上是有的,大众早期进入国内的捷达桑塔纳上面也是有的
    但是有些真空罐是给空调系统提供真空源的
    也有给制动系统提供真空的,增加也研究过但是相关的资料比较难找
    查阅的一些资料中说真空罐可以给车子多七八脚制动,
    但是本人试测也不过多了一两脚而已(当然也可能实测方式不同还有待各位搞制动的同事人验证,最好能拿上来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 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 6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2-2012 21: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借贵的问下,国内主机厂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的电动真空泵全是海拉的吗?还有其他厂家没?麻烦推荐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2-2012 22: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有这么一个:在BM汉兰达的时候,有一个东西很吸引我。为了保证在真空度低的时候制动力过硬,在真空助力软管分一路通加装一个文氏管。通过文氏管来提高真空度。是否能解决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3-2012 13: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不足道的昵称 发表于 9-2-2012 21:45
    借贵的问下,国内主机厂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的电动真空泵全是海拉的吗?还有其他厂家没?麻烦推荐一下!

    国内也有人家再开发,除了海拉,大陆也有类似的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6-7-2025 17:39 , Processed in 0.612083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