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315查看
  • 3回复

四点提醒 传统新车磨合有误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5-2011 19: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我们在购买了新车以后,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新车磨合。新车磨合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以后的使用状况。
                                                       ■新车在800-1000公里时应做底盘复检
   “新车出厂后,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磨合。一般车辆首保是在5000公里,但是在2000-3000公里磨合期结束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进行首保。”“磨合期最需要注意两点,第一,速度不要太快,别超80-90公里/小时。第二,不要超载。家有新车后,车主就会打算带一家老小近郊自驾游一番,新车常被挤得满满当当。其实,一般乘坐5人的车,建议在磨合期内乘坐1-3个人即可,更别说超载了。因为负荷过重,甚至超速、超载的话,会导致发动机、变速箱负荷增大,磨合期输出功率过大,造成早期的过度磨损,从而减少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寿命。” 
  磨合期除了不能超速、超载以外,建议车主,在800-1000公里的时候,把车开到4S店的维修站,进行一下底盘复检,保证车辆的螺丝都没有松动,电瓶没有虚接,以保证车辆安全。 
磨合期是车辆生命周期的开始,千万别误车 
■持续低速开易造成发动机积碳
  很多车主由于怕磨合的时候超速伤车,往往会选择很慢的速度开车。那么,这样到底对不对呢?“磨合的时候,如果老在城里跑,开很慢的速度,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气门系统积碳,还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车辆抖动现象。而且总是低速行驶,车辆很多挡位都没有磨合到,也不科学。”建议在市区行驶一段时间后上郊区或高速跑一跑。让发动机彻底热起来,这样进气系统就能比较干净一些,减少积碳。其次,磨合的时候,应该把5个挡位都跑一跑,磨合一下。千万不要只在一个挡位,然后转速很高。”
   新车磨合,发动机转速要在2000-4000转之间,不要急加速,急刹车,前300公里尽量避免紧急制动。不要使发动机在低速下过载工作,挂很低的挡位,转速很高,应该及时换挡。”除了避免紧急制动外,还特别提醒各位,磨合期最好不要让发动机在怠速下持续运行,因为新车磨合发动机里可能会有碎屑,持续怠速运转对发动机机油润滑都是很不好的。                                                   ■“拉高速”应为“拉转速”
   很多车主都会听说,新车磨合要拉高速,到底拉高速是否科学呢?“新车磨合拉高速,其实专业说来不是‘拉高速’而应该是‘拉转速’,即让发动机在高转速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工作。纯粹的跑高速,完全是一种误解,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谈起新车磨合拉高速这个问题,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售后工作人员地告诉我,拉高速跑快是一个误区,真正应该拉高的是车辆的转速,让车辆在各个挡位的高转速下运转上10-20秒。“但是我们不建议客户自己拉高速,应该跟一些有经验的司机去。”
  除了拉高速的误区以外,在车辆最初行驶2000公里以内,尽量避免拖车和被拖车。因为在2000公里以内,由于还没有磨合好,拖车行驶容易对车辆底盘造成伤害。车主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尽量避免自己的车辆被拖,同时也尽量不要去拖别人的车。 
                                                           ■豪车出厂前一般都已磨合好了(但我们微车嘛:嘿嘿)
  从宝马售后部了解到:宝马新车完全不需要磨合,客户在拿到自己宝马车的第一天,就可以尽情地驾驶车辆。无论是宝马7系还是宝马1系,全系都不需要磨合,因为出厂前都磨好了,完全可以随心驾驶。”
   奥迪4S店售后服务也表示:“一般我们的新车在出厂前,已经充分冷磨过了。客户在购买后完全不需要再担心磨合,紧急加速和制动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建议,在刚开始的2000公里,速度还是不要超过120公里/小时,这也是为了驾驶人的安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5-2011 22: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那冷磨合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5-2011 16: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前面不是已经说过“建议在市区行驶一段时间后上郊区或高速跑一跑。让发动机彻底热起来,这样进气系统就能比较干净一些,减少积碳。” 这不就是拉高速吗?怎么又是拉转速才是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4-8-2025 06:45 , Processed in 0.29881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