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926查看
  • 0回复

汽车底音炮的制作常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8-2011 20: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带通式底音炮

超低频音箱专门用以重放200Hz以下的超低频信号,它通常有封闭式、倒相式、迷宫式和单元内置双腔体等形式。单元内置双腔体超低频音箱的扬声器单元安装在箱体内部,扬声器锥盆不直接向外辐射声波,扬声器锥盆分割振动等原因所产生的各种高次谐波无法输出,大大减小了超低频放音时的失真。单元内置双腔体超低频音箱的箱体内部被一只或两只扬声器单元分隔成两个内容积不等的腔体。这种超低频音箱根据箱体的开口又可分为单开口和双开口两种形式。

单开口超低频音箱箱体由一只封闭箱和一只开口腔组成,开口腔实际上是一只赫姆霍茨共鸣器,它的谐振频率通常等于或略低于封闭箱的谐振频率,它的声辐射特性是一个以开口腔谐振频率为中心的单峰。在这个开口腔的作用下,整只超低频音箱的输出声压是一个以开口腔谐振频率为中心的单峰,它的低频下限向更低端延伸。双开口超低频音箱具有两个内容积不等的开口腔,这两个开口腔有不同的谐振频率,腔体内容积大的谐振频率较低。通常使较大腔体的谐振频率等于或小于扬声器单元的谐振频率;而较小腔体的谐振频率通常选择在大腔体谐振频率的1~2倍。由于每只开口腔的输出声压都是以其谐振频率为中心的单峰,所以双开口超低频音箱的合成输出声压是这两个频率之间的带通。两只腔体谐振频率相差较小可使整只超低频音箱有较高的输出声压灵敏度,输出声压曲线平坦,但缺点是输出频率范围较窄;适当扩大两只腔体的谐振频率差异可拓宽整只超低频音箱的输出频率范围,但两只腔体的谐振频率相差过大时会使超低频音箱的输出声压曲线中间明显下凹,降低音箱的输出灵敏度。

严格来说,超低频音箱中使用的低频扬声器单元与普通音箱中的低频单元是不同的,超低频音箱由于箱体结构上的原因对低频单元有一些特殊要求。为了尽量减小家用超低频音箱的箱体容积,大多使用160mm以下的小口径低频单元。小口径低频单元锥盆的有效振动面积小,必须有足够的锥盆振幅才能获得必要的声压级,这就需要所使用的低频扬声器有足够的锥盆行程。倘若锥盆行程不够、定位支片的顺性配合不妥,超低频音箱在工作时就会出现“扑扑”的定位支片触及扬声器盆架的打底声。低频扬声器的谐振频率通常即为超低频音箱的低频重放下限,选用谐振频率低的低频扬声器往往能更有效地降低超低频音箱的低频重放下限,使整个超低频音箱的容积可以做得更小。由于受内置式箱体结构的限制,内置式超低频音箱的灵敏度一般都较低,因此,所用低频扬声器的灵敏度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技术指标。

为了能满足上述超低频音箱对扬声器单元的要求,根据超低频扬声器单元工作时音圈中流过的电流大、锥盆振幅大的特点,专门为超低频音箱设计的低频扬声器常采用一些特殊的
制造工艺。
①超低频音箱用的扬声器单元的音圈直径一般都选得较大,音圈采用长音圈结构,保证音圈始终工作在均匀磁场中;
②音圈用6N无氧铜漆包线绕制,并采用刚性好、能承受较高温度的铝镁合金制作音圈骨架;
⑧扬声器使用磁能级高的锶钙磁钢,以获得足够的磁气隙磁通密度;
④改进扬声器的盆架设计,采用冷挤铝盆架,使它具有更好的刚性,消除盆架在大功率情况下的机振。选择合适的锥盆材料,使锥盆很好地与定位支片匹配,既有足够的刚性,又能保证扬声器单元有较低的谐振频率。

单元内置双腔体超低频音箱通常使用两只电性能一致的低频单元,这两只扬声器单元面对面安装在箱体内部。为了保证相互间锥盆振动的一致,这两只扬声器在串联或并联时必须注意正确的极性。当一只扬声器单元的锥盆向外推出时,另一只扬声器单元的锥盆必须向内缩进。两只扬声器单元采用这种面对面安装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承受功率,减小放音失真。


扬声器单元的品质因数Q对超低频音箱的输出声压曲线有明显的影响。在扬声器单元其它电声指标不变的前提下,选用品质因数低的扬声器单元可以获得较高的输出声压灵敏度,即对提高超低频音箱的灵敏度指标有利;选用品质因数高的扬声器单元可以适当拓宽超低频音箱的输出频响,但却以牺牲音箱的输出声压灵敏度作为代价。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2-8-2025 00:45 , Processed in 0.32679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