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5840查看
  • 23回复

主机厂之困(国内主机厂研发排名如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6-12-2016 22:55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7-8-2011 12: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各位大侠,小弟目前也工作四年半了,在一家国内算大的民企。待遇不是很好,工作很累,但有一点就是工作上意义比较大,
    自己可以真正的参与设计,做数模,画图纸。
      据我了解,国内其他主机厂大多都是委外设计,别管名声有多响,卸下那合资的光环,其实都是一个空盒子,去工作一段,
    就会觉得实在是在熬日子,谈不上设计,都花在勾心斗角上了。
    也许上汽,泛亚会好些,但上海生活成本太大,怕去了也是空一场。

       就想在这里吼一声,问下大家,到底国内整机厂研发能力都如何呢,是否有排名,不是一身空。花衣裳的。

    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3-10-2015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7-8-2011 13: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数模、画图纸就是设计?
    国内很多主机厂委外的主要是逆向,逆向建模比较浪费时间,主机厂一般不回把精力花在这方面~!

    就商用车方面,个人觉得 EQ、FAW、JAC的自主研发还是比较有特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8-2011 21: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安的研发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8-2011 22: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在整车厂,在零部件厂工作,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8-2011 12: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猜楼主可能在 奇瑞或是吉利 呵呵
    说实话上海汽车技术中心还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8-2011 08: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主机厂分两类:
    小厂灵活,有创意,做出来不少好东西。但是限于资金,政策,没办法整合优势资源,也难以在管理和数据库积累上有所突破。
    大厂有钱,在行业有话语权,但是机构庞大,沉疴积重,又受到机构博弈的影响,有时花了钱难以见到应有的成果,效率低下。

    不过现在看起来,研发能力重要的并不是能做出功能,而是要能做出可追溯,可二次开发,质量能够保证的产品。这需要建立可靠成型技术的数据库,同时采用设计流程和设计体系的标准化来管理,用量化的指标来控制质量和效率。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外国研发中心经过研究和交流,总结出来的一些所谓KNOW HOW的设计规范。
    其实,外委花钱并不是为了学技术,也学不来技术,因为对方肯定不会把尖端技术给我们。而且考虑如何花钱的也不是我们,肉食者谋之么。花钱学的其实是外国佬研发的思路和标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有钱,还要找得到愿意跟你合作的优势厂家,因此需要的是资金和批量。
    这么说吧。画图纸也好,设计数模也好,如果只是拿来之前的东西,改改螺栓,改改孔径,那什么都不是;但如果每次都从头做,也一样不行。在对某个零件设计选型的时候,是否要考虑到与其他线上的产品共用?日本某车企的生产线上,3,4种产品一共只有10种以下的螺栓,这样的规划也好技术规格也好随你怎么叫,中国目前是做不到的,因为设计人员很多都只会改螺栓,而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改。这是一个设计规范的问题。
    小企业限于规模,资金流和投入产出压力,没有能力花很多精力去总结和二次开发以往的设计成果。因此我觉得,还是国内几家大的,肯投入的主机厂研发水平稍高一筹。毕竟他们有成长的空间,只是看领头的是不是肯干实事的人了。

    以上一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另外抛砖引玉。如果觉得有不对的地方请一定要指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6-12-2016 22:55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31-8-2011 23: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lusera9216 的帖子

    真是受教了,我也有这样感觉,只是说不出来。
    目前我在和德国奔驰一起做项目,做下来感觉其实他们卸下光环也没有剩下什么了。
    看国家,就知道企业了,觉得我们叫什么市场换技术都是空谈,体制决定了很多。
    我们的体系,思想,职业道德真的很国外差距太大太大了。
    我们企业里一般都是有个领军人物,他能力再强没用的,整个体制,管理上不去。累死他能做好两项目,车型,
    平台多了后,那就乱把,越来越乱,老外在PDM上走流程,我们在EMAIL里走,可想而知差距了。

    只不过我也觉得这些都是我改不了的,就是去了大众,又如何了,觉得就是个虚度钱多混日子。
    所以我觉得相对我们个人来说,到底需要如何发展呢,外国的经验,体制,思想我们是COPY不来的,
    花钱也一样,我们都爱走那个捷径。

    真想做个富二代,就当个土地爷,过好日子,管什么天下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2011 08: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uillan 的帖子

    其实外国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感觉一起合作的那帮外国人也经常出错,也有一大帮效率低下不玩活啊。
    不能因此就泄气是吧。我想,有志于改变现状,提高中国在行业中地位的人一定不会少,只是有时候感觉有心乏力。但是这样的人应该是不会吝于在你改革的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的。所以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有所作为。
    这也是我们聚集在这里讨论问题的初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2011 08: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我们能做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
    尽吾之心,无愧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17-8-2015 18:0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9-2011 09: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实话,兄弟!做数模、画图不是设计!!这一点要切记,国内总有人认为会用CAD画图、做数模就是设计了!这些只是设计的工具而已,掌握了这些只能做到知其然,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还要继续努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9-8-2015 16: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9-2011 10: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公司的制度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好分内的事,其他的能怎么样呢?
      还有就是,设计工作不能只是在纸上谈兵,会画画图就是设计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2011 17: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做事业为什么就做不到优秀  顶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2011 09: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有点跑题了!国内的大环境不好,国企大而无能,民企实力还没有形成,因此还处于痛苦的阶段。其实大家不能只看到主机厂,这是整个汽车工业体系决定的。国内的零部件厂家和国际巨头的差距太悬殊了,比主机厂要大得多,这才是更主要的原因。比一些台湾的小企业都差太多了。因为国内市场太大,加上地方保护,优胜劣汰的进程很慢。所以也制约了国内零部件企业的成长。这几年市场好,大家都忙着挣钱,技术积累还没真正重视起来。不过希望国内的同行们的一起努力可以在未来得到改善。另外,大家不必妄自菲薄,单拿个人来说,国人不比任何他国的差。但是讲究集体,国内没有好的体制和高的国民素质一切就变得困难了。加上现在的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所以希望各位能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就是尽了一份力了,也将为自己赢得一份尊重和承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2011 1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不知国内汽车行业什么时候才能崛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9-2011 16: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缺少的是研发精神,对技术的追求精神。但同时,是环境厄杀了这种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1-7-2025 06:20 , Processed in 0.437928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