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496查看
  • 5回复

〖2006-10-8〗〖转帖〗疏齿比与密齿比对动力的输出有什么不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10-2006 08: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离合器接合飞轮与变速箱之后,引擎的动力就传达至变速箱,其实变速箱内部简化来看,就是两排不同大小的齿轮,驾驶人在座舱内进行换档动作时,拨动排档杆,排档杆连结的连杆会衔接至齿轮箱内,改变两排齿轮的相对位置,藉着不同齿轮之间的搭配,完成变速的目的。由于这个部份为单纯齿轮搭配的机械组织,我们不再深入分析其间的结构,直接朝「齿轮比”这个方向迈进讨论,文前在讨论为什么要换档的时候,我们曾经谈到∶两个齿轮之间,如果被带动齿轮与带动齿轮的齿轮比越高,那么被带动齿轮的旋转速率越低、但是输出扭力越高;反之,齿轮比越低,那么被带动齿轮的旋转速率越高、但是输出扭力越低。                我们举个实例来说明∶一部手排PEUGEOT2061.4的齿轮比如下∶一档3.4176、二档1.8096、三档1.2759、四档0.9875、五档0.7674,我们可以看出,从低档位到高档位之间的齿轮比变化,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各个档之间的齿轮比落差试着去猜测这部车的换档特性,以这部206来说,一挡到二档之间的齿轮比落差极大,至于二到三、三到四、四到五则是还好,开起来的感觉应该是在一档换二档之际,动力输出会有明显的落差!

             另外,有些车厂标示齿轮比是以被带动轮的齿数为分母,所以比值会刚好颠倒,读者可自行换算比较。这样说来,如果有办法改变齿轮比,那么是不是可以修正一部车的输出特性?比方说∶把低速档的齿轮比改高一点、档位之间的齿轮比落差改小一点……那开起来应该就会变成低速输出扭力充沛(但是车速却会降低)、换档动力衔接良好,没错!  这正是广泛地运用在赛车上的密齿比变速箱改装法,就是利用改变变速箱齿轮齿比的方法,让各个档位之间的齿轮比相当接近,藉以让每一个档位衔接时的动力落差降到最低,甚且到了高档位,都还能因为齿比偏高而保有充沛的扭力输出;可是…这样不是会造成转速拉高、可是却因为齿轮比偏高而让车速无法提升?答对了!这就是改装密齿比变速箱的后遗症,就是就低速而舍高速,处理弯道或是短程冲刺表现一流,但是遇到宽阔的直线加速路段,就只能望路兴叹,眼见引擎转速已经高到快不能再高了、咆哮的声浪惊天动地,可是车速却没有办法再进一步!  

           于是乎,更高明的设计就是再多出个档位,让最高档位的齿轮比可以再低一点,使车辆极速可以提升,也就是六档位的设计,不少纯种跑车均为六档位的设计,而去年进口台湾,号称最便宜六速手排车的PEUGEOT306S16,也是六档位,其加速绵密、动力衔接顺畅、而高速表现也还能有水准以上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在曰本,一些动力改装到六七百匹的超级跑车,甚至还有七档位的设计!可怕吧?手排变速箱由于引擎动力直接透过齿轮组来传动,动力损耗远较自排变速箱来得低,而且档位变换可由驾驶人随心所欲地操控变换,即使今时今曰,自排系统因为方便使用而大行其道,但是真要说到操控直接、动力传输的低耗损,手排车绝对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10-2006 23: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4-2008 17: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齿轮速比的作用就是降速增扭.有一个需要平衡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经验之谈【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4-2008 17: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不是大小一样,模数一样,肯定存在速度和扭矩的转换关系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4-2008 16: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

是这样的,一对齿轮啮合,模数肯定相同,只要是齿数不一样就存在着速度和扭矩的转换关系。
变速器的作用之一就是降速增扭,转速就是除以传动比,扭矩就乘上传动比,功率始终不变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4-2008 13: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所得,谢了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6-8-2025 19:53 , Processed in 0.498873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