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首先说明,我是外行。试验委托书由我撰写,难免谬误,还望指正!!
这是今年7月由我委托(广州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所做的柴油节油器的测试。
我们的重点在于油耗的对比测试。
由于测试结果呈现,毫无节油效果,出现争议,与我们在台湾所作的,不管在实验室或是实际运用上面大相迳庭。
特出此帖就教各位前辈高手,希望能找出究竟何处出错!!!!
第一:由委托书开始
由于这是个节油器,消费者所关心的必然是油耗,再来是对发动机有无影响,排放问题放在最后。
又因这个节油器的原理,已有全世界各个物理学研究专家得出不影响引擎及减少排放的定论(有兴趣的朋友可加我QQ),所以这个试验的重点也就放在油耗的对比试验了。
(委托书)要求发动机在1800r/min转速,250N-m扭矩以及用质量法的条件下,做连续12h的对比油耗测试。
有几个原因,
经过计算我们认为针对实验室这个发动机在1800r/min,250N-m这样的条件下,能得出最好的测试效果。
会要求用质量法来做试验,是因为我们认为实验室的设备:日本小野FP-2140车载油耗仪(也就是流量计),精准度远不如质量法(实验室方面一直声称他们的设备:日本小野FP-2140,为油耗仪)。
在试验时间上要求原机及修正各运行12h做总油耗的对比。会这样要求,无他,就是希望取样时间比较大点而已。
第二:受委托方出具的技术协议
首先
实验室原本不能做累计油耗,只能做瞬时,因为没有累计油耗仪(我们不做瞬时油耗,要做累计油耗),等了半年等到了这个流量计!!
不知何故,实验室不同意用质量法做测试,连续12h对比油耗测试改为3h。
经过协商,我们同意了这个技术协议。
油耗测试结果
(详见附件)
我们认为实验室并无遵照(技术协议)来做测试,我们认为瞬时油耗不能表现真正的油耗。
简单说,就是实验室把一小时分成6个等分相加,来作为一个小时的总油耗,看似合理。但我们认为那不是真正的总油耗。
但在这么长时间的沟通下,我们一再强调不做瞬时油耗,瞬时油耗不是真正的油耗。
我们认为技术协议的油耗测试是,原机运转3h的总油耗对比修正后运转3h的总油耗,而不是瞬时油耗相加的油耗对比。
事情就此不了了之
现在又几个问题想就教于各位前辈高手
一:
这样的油耗测试报告,与技术协议的精神是否相符??
二:
瞬时油耗是否能显现真实油耗???
这两个问题我都已经请教我们台湾的动力学教授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这不过是一家之言。
我希望在网上听听大家的看法,就此找出错处!!!
后语:
以中国的现状,就算这个实验结果如我的预期,其实对这个节油器的推广也并无实质助益,试验报告拿出来有人信?所有试验在台湾我们都做过了,实务上也已证实了,何必多此一举?之所以会做这个试验,是因为我在广州的合作伙伴,要说服自己,合理!!
在此再次谢谢广州曹小姐长期的信赖与支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