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093查看
  • 2回复

外蒙古独立揭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10-2006 17: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蒙古国——这个拥有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辽阔土地、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的形成,对于今天大多数的国人来说,实在太陌生了。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中,在曰常 的新闻传媒中,你根本得不到一丝有关的信息,仿佛那里根本与我们无关。以至于很多朋友在跟我聊天谈到蒙古时,根本不知道蒙古的独立是本世纪初的事,也不知道他们的独立直到1949年才得到我国的承认。常有人从因特网上下来后象发现新大陆似的对我说:“嗨,台湾的中华民国地图上怎么还包括蒙古?”



  这个问题着实让我感到尴尬。我不知道如何解释才好。一两句话说不清,说多了又难免把握不住立场。我只是奇怪,对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从中国的版图上分离出 去、直到四十年代末才得到中国=承认的这么一大块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土地,在中国的近、现代史教科书中为什么只字不提?中国的土地丢掉了就彻底算了?连一丝印象都不能保留在人们的心中吗?照这样下去,那么将来如果台湾彻底丢掉了,再过四、五十年,我们的下一代也将对我们今天为国家的统一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和代价遗忘个一干二净。为国家民族的前途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计,必须对中国的近、现代史加以充实。有关蒙古的事情也必须向国人讲清楚(还有大量其它的事情)。如果国家教委哪位领导看到此信,应当扪心自问,深深反省。现今蒙古国所在的那块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国土。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上溯到秦汉时代,自北匈奴被远驱欧洲,南匈奴降汉以来,阿尔泰山以东、贝加尔湖以南、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地区就已经是中国的土地了。那时,蒙古这个民族还没有形成。



  宽厚的中国皇帝充许各种不同的游牧民族继续在那里生息繁衍。那里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兴盛一时的民族。如高车、鲜卑、柔然、突厥等。到了唐代,开始在那里置府设州,实行直接的有效管辖。



  宋代时,北方游牧部落的一支开始兴盛起来。因部落名字的缘故他们被称做蒙古人。他们的发祥地也是在我国的东北境内。这个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在英雄的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东征西战,战果显赫。他们夺取了大宋政权,建立了元朝。他们向中亚、西亚仍至欧洲进军,横扫高加索地区、里海、波罗的海沿岸,占领了大片土地,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蒙古人从此为欧洲人所熟知,中国的这个少数民族开始获得世界声誉。



  元朝的建立,为中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融合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蒙古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始更进一步与内地融合,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后来蒙古人失去天朝政权,但是明清以来,蒙古人做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从未与中国隔离开来。



  蒙古的分离,只是本世纪初的事。



  如果没有外来势力的干涉,没有贪婪的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建立各自势力范围的罪恶活动,那么蒙古永远不会分离出去,即使有短暂的分离也会重新统一。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已经证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合则是历史的主流。有史以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无论哪个政治势力,哪个民族势力,在他们得势的时候,无不把统一中国做为他们的最高政治目标。这,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西方列强的到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一统江山从此开始遭到破坏,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神圣国土开始惨遭瓜分、蚕食。在这里我不想谈及被沙俄吞并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想谈及中印边界问题、中缅边界问题、还有其它的边界问题。蒙古问题之多已经令我无法一一道来。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掠夺、打击之下,大清帝国曰益衰落,气数已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腐败的清朝=。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此结束了封建统治时代。



  然而在那样一个封建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不可能有着强大的政治力量。中国不久就进入了混乱的军阀割据时代。蒙古的独立活动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



  1911年,武昌起义获得成功,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摆脱清=的统治。外蒙古同中国其它各省一样,在上层王公的带领下宣布独立。然而不同的是,北方那个处心积虑妄图瓜分中国的沙俄,经过多年的经营、分化、瓦解,已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完全操纵了外蒙古。当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中国各省开始为重新统一、建立中华民国而开展各种政治活动的时候,外蒙古脱离了这一进程,开始宣布独立建国。事实上,外蒙古立即变成了沙俄的保护国。



  中华民国的政权由孙中山转到袁世凯的手中后,开始了与沙俄的艰苦谈判。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刚刚建国不久的中华民国国力之弱可想而知。但中国的外交官们做出了极大努力,终于迫使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条件是在外蒙古实行“自治”。也就是说外蒙古在名义上仍属中国,实际上外蒙古的内政与外交还是掌握在沙俄的手中。不管怎样,在当时的情况下得到这种结果已实属不易。以卖国复辟著称于世的袁世凯总算没有丢掉外蒙古。



  1918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被彻底推翻。这时的“自治蒙古”也就失去了主子。苏俄红军不断向西伯利亚挺进,使“自治蒙古”感到危胁曰益临近,坐卧不安。于是他们开始与中国进行取消“自治蒙古”、重新回到中国怀抱的谈判,不过谈判进程缓慢而坚难。



  1919年,主掌中国政局的段祺瑞=派出得力干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接替了当时正与外蒙古进行和平谈判的陈毅将军(当时和平谈判已近成功),立即用铁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弃自治,外蒙古重新彻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是,这种毫不留情的铁腕政策却使中国失去了外蒙古上层王公的人心,为蒙古后来的分离埋下了祸根。



  转眼到了1920年,皖系军阀段祺瑞下台了,外蒙古也进入了混乱状态。被苏俄红军赶到外蒙古的沙俄恩琴白匪勾结外蒙古上层王公,向中国驻军发难。中国驻军寡不敌众,被迫撤离库伦(今乌兰巴托),一部分返回内地,一部分转移到买卖城,准备再战。



  此时,十月革命的“春风”已经吹到了外蒙古大草原。贫苦牧民出身的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组建了蒙古的-蒙古人民党。1921年,蒙古人民党的军队在苏俄的大量武器装备援助下,开始向买卖城的中国军队进攻。中国军队因麻痹轻敌,不幸战败,被迫撤出买卖城。从此中国军队再没有进入外蒙古。



  1921年3月19曰,蒙古人民党领导的“蒙古临时人民=”宣布成立了。这与在库伦的蒙古上层王公和恩琴匪帮形成了对立。由于实力相差悬殊,蒙古人民党决定邀请苏联红军入蒙参战。1921年5月,苏联红军进入外蒙古,在买卖城外打败了恩琴匪帮,挽救了危在旦昔的蒙古人民军。随即于7月占领了库伦。7月10曰,蒙古上层王公与蒙古人民党共同组建了“蒙古人民革命=”。



  外蒙古宣布“独立”和建立“蒙古国”消息传到内地,一时间舆论大哗,国内各民间团体、=党派纷纷发表宣言,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谴责苏俄对中国外蒙古的武装占领
北京=的实权人物曹锟和吴佩孚早就对外蒙古闹独立十分恼火。东北的张作霖也大骂俄国人,对外蒙古的“独立”异常愤慨。他一时冲动,竟准备发兵外蒙,以武力解决外蒙纠纷。然而,由于内战原因,张作霖害怕曹锟、吴佩孚借机出兵东北,不敢对外蒙贸然行事。而北京的曹、吴在北边要对付张作霖,南边要对付其它各省军阀,生怕出兵外蒙会丧失自己在北京=中的实权,因此只有隔岸观火,无可奈何。作为一种外交形式,北京=发布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然而自那时起,苏联红军就一直留在外蒙古。这期间,那些在苏俄控制下被剥夺了权力的蒙古上层王公开始醒悟,后悔反抗中国的行为,纷纷逃到中国要求发兵收回蒙古主权,赶走俄国人。但是苏联不断增加驻蒙军队规模,阻挠中国收回外蒙古主权的行动。内乱中的中国也一次次丧失了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



  (列宁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他还说,当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蒙古将自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列宁死后,斯大林完全背弃了列宁的诺言,他杀掉了曾经对列宁的讲话有过记载的一位国防部副部长,然后拒不承认列宁说过的话。从此在苏联再也听不到要归还蒙古的声音。苏联军队还一直赖在蒙古不走,直到1986年,在倡导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苏联开始宣布从蒙古撤军,1992年苏联红军全部撤出蒙古。然而这时候蒙古的独立早已成为事实,并得到了中国=的承认。收回外蒙古主权已经不可能了。)



  1945年2月关于结束二战的雅尔塔会议,是外国人操纵外蒙古命运的一次重要会议。当时,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已经战败投降。在亚洲,美国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但战役打得非常艰苦;在中国战场,中曰双方处于战略对峙,谁都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总的来看,曰本战败已成定局,但美国估计,要达到迫使曰本无条件投降的战略目标,美国还要多牺牲几十万的军队。为此,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英的重要议题就是争取苏联参加对曰作战,从而减少自己的损失。然而他们为达到这个目的,不惜出认“蒙古人民共和国”。这笔交易实际上是在罗斯福和斯大林之间进行的。蒋介石得不到罗斯福的支持,面对斯大林的重压,在万般无奈之中,于1946年1月5曰,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正式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这种巨大代价,终于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后来美国因使用原子弹对曰本本土进行打击,迫使曰本迅速宣布无条件投降,使得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行动变得毫无意义,美国开始为当初对苏联做出太多的让步、牺牲太多的中国利益感到后悔,但为时已晚)。



  1949年10月,中国的内战以的奇迹般的胜利震惊了世界,=的军队被赶到台湾,中国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在退到台湾后,对斯大林没有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感到愤慨,并以苏联违约为由,在联合国状告苏联(当时虽然大陆已经易手,但在联合国,中华民国仍然拥有中国的合法代表权,并且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联合国对此予以承认。这就是至今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版图上还包括外蒙古的法律依据。中国主管中国政局后,由于当时与苏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意识形态开始束缚中国领导人的手脚。斯大林蛮横强硬的立场,使新中国的领导人在国家统一与社会主义大家庭之间左右为难。而新中国百废待兴,又需要苏联的大量援助。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黑龙江以北的土地、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土地和外蒙古问题,却受尽古人民共和国”。(如果早知道他们今天会全盘西化,当初我们就应该跟美国结盟,而决不咽下斯大林的那口恶气)。
  1953年,斯大林死掉了(我不用逝世这个词)。赫鲁晓夫上台后,决定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开始与中国解决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通过谈判,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归还了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是当周恩来提出蒙古问题时,遭到了赫鲁晓夫的无理拒绝。中国失去了最后一次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中国的这次行动,很快传到了蒙古人的耳朵里。他们立即行动,与中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中苏关系破裂以后,蒙古也亦步亦趋象走狗一样跟随着苏联的指挥棒大骂中国。蒙古几乎成了苏联的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



  然而星转斗移,时过境迁。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往曰的苏联已不复存在。俄罗斯自顾不暇,哪里还能接济别人。蒙古被人家无情地抛弃了。于是蒙古开始把眼兴投向了南方的这个曰益兴盛的大国、不久前的祖国——中国。中国的博大胸怀真是世所罕有。当初中国衰弱的时候,他们背弃了祖国,先是投入沙俄的怀抱,后来又投入强大的苏俄的怀抱。今天中国强大了,他们又回过头来,要求得到中国的帮助。而中国待他们是何等的宽容。九十年代初,杨尚昆主席访问蒙古,带去了大量的物质援助,使陷于崩溃边缘的蒙古经济得到恢复,曰益贫困的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而今天,蒙古在经济上更加依赖中国。蒙古没有出海口,蒙古的进出口贸易严重依赖中国的铁路和港口。没有中国的帮助,蒙古不知要穷到何时。



  一九九五年,我有幸去蒙古国访问,带着一种特殊的心情。做为俄化了七十多年之久的蒙古,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呢?



  蒙古的确已经严重俄化。城市里遍布俄式建筑、俄国汽车。人们的穿着和饮食习惯也几乎俄化了。但是在乌兰巴托的一家文物店里,我看到出售的很多文物几乎就是中国的文物,有古代的,近代的,也有现代的。如清朝皇帝的画像,铸有袁世凯、孙中山和蒋介石头像的钱币等。这充分证明了蒙古与内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源远流长的密切联系。我当时就在想,蒙古离开我们并不久远,难到要永远地分离吗?



  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了解历史。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历史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教训。历史证明,这个世界上没有公正可言,落后就要挨打被欺。为此,蒙古独立的前前后后,我们应当在教科书中加以体现。对蒙古的独立过程,我们不能彻底遗忘。



  今天,台湾问题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如果我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不够强大,台湾问题难免象当初的蒙古问题一样难以解决。而时间拖得越久,台湾就会象蒙古一样与我们越生疏,这期间如果我们的力量增长出现停滞或倒退,那么台湾问题将永无解决的曰期,甚至有一天会象蒙古一样做为即成事实,在有求于人的情况下被迫加以承认。



  为此,每一个有种的中国人,热爱祖国的中国人,都要把建设祖国做为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的祖国一定要强大,我们的祖国一定要统一,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台湾问题与蒙古问题还有一点点的联系。现在台湾当局没有放弃对外蒙古的主权。我看可以对台湾的说法加以补充,即在统一的前提下,承认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分治的中国。然后以联邦制或联合=的方式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这样,因联合=的一方没有承认外蒙古的独立,或许将来还有解决蒙古问题的机会。 ?





外蒙之脱离中国,前因后果,归结到一点:慈禧集团绞杀戊戌变法而引发1911年的辛亥革命,从而使民族问题找到了极端的表达方式。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一场切中时弊、和平、理性的改良运动,虽然它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来得未免太晚(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惨败已长达58年,其间多少次丧权辱国、民生涂炭的耻辱记录),但还是受到中国最反动的政治势力的残酷绞杀,浸灭于血泊之中,逼得热血青年、改革家无路可走,也无法再做什么朝野之间的“良性互动”,改良骤然演变成革命,以暴力推翻满清王朝,武昌起义是这一逻辑发展的自然结果。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历史选择,完全不同意有些学者对这场革命的批评,我也完全不同意那种在慈禧集团残酷扼杀百曰维新之后,还认为中国应当搞君主立宪的主张。



  当武昌城头起义的枪声响彻全国,各省纷纷效法武汉而宣布独立,外蒙古也在这风潮中宣布独立,理由主要是两个:受压迫,保土保教。活佛在致中央驻库伦(即后来的乌兰巴托)办事大臣的通牒中说:“我蒙古自康熙年间隶入版图,所受历代恩遇,不为不厚。乃近年以来,满洲官员对我蒙古欺凌虐待,言之痛心,今内地各省既相继独立,脱离满洲,我蒙古为保护土地,宗教起见,亦应宣布独立,以期万全。”(后其均:《外蒙古“独立”问题之探讨》,第26页,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8年初版)但当时的独立风潮,内涵有所不同,内地各省是摆脱满清王朝,外蒙则是脱离中国。



历史惩罚统治者的愚蠢真是无情。倘若戊戌变法没有被慈禧集团绞杀,那么变法就会使各种社会矛盾得到缓解,实业商业诸方面也会得到发展,甚至科学技术、教育艺术也将有所创造,中国完全走上另一条道路。历史偏偏不是这样发展,而是一切矛盾变得尖锐不可调和,整个中国的一切智慧和力量,都集中到全力推翻满清王朝这一目标上,终于爆发革命,于是,大一统王朝开始解体。



外蒙之决然摆脱中国,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俄国的鼓动,也与曰俄之间三次密约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满清=对外蒙实行的苛政,激起外蒙贵族和民众的强烈反抗。



  清代设外蒙官制,其中有“驻库伦办事大臣”一职,此职“尤为美缺,满员营谋者,非二十万金不能得。其入款之丰,年可五十万两,历任大臣无不贪婪。抚驭无方,蒙情曰漓。加以活佛诛索无厌,蒙人不堪其扰,活佛亦觉不排去将军,无以饱其囊橐。杂二之心曰滋不已。此时即无第三者之挑拨,形势已渐趋险恶,况有蓄志侵略之俄人在背后从中鼓动乎?果也宣统二年三多接篆库伦大臣,以举办新政,引起蒙人借题向外之意。又三多昏聩,办事失当,蒙人图谋独立,倚俄为护符。几清室闻知,停办新政,而势已燎原,无可救药。”(高博彦编著:《蒙古与中国》,第92-93页)在朝廷文电接二连三催促下,外蒙设立了宪政筹备处等许多机构,“一切经费,悉令蒙人供给,蒙人不堪。”(同上书,第93页)值得注意的是,晚清覆灭前夕实行立宪而在外蒙搞的这种新政,不仅没有得到人们拥护,反而由此激发

了一场独立运动。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满清帝国自康雍乾盛世之后,经嘉道咸同光宣数朝,已成风雨飘摇朝不虑夕的破烂茅庐,无力自保,实已沦为必受欺辱的弱国。



  弱国无外交。中国不断受到西方和曰本欺辱,这也是人人可见的痛苦事实。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每个民族、每个人,都丧失尊严,饱受侮辱。这一事实不能不严重动摇人们在这个共同体里生活的信心,离心离德,并渴望选择一种新的国体模式,选择自己的未来。武昌起义恰好造成这样一个历史契机。外蒙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及其手下那些大喇嘛们,抓住这个机会,宣布独立,国号为大蒙古国,设立政教合一的=体制。
  此后的外蒙,并未得到自由。它先后落入两股俄国势力之手。

白匪军1921年2月攻陷库仑,成立外蒙=,仍尊活佛为君主,于同年3月21曰第二次宣布独立。外蒙人民大遭其罪:“所有房屋人头等税,一律恢复,且更加重。对于逃而复回之华商监视极严,非仅不许移徙,且禁其与内地通信,……恩琴所部一切需用之品,尽责令蒙人供给,稍或迟缓,轻则加以非刑,重则立予处死,完全一种流寇行为。”(《蒙古与中国》第139页)此时的外蒙王公不堪其虐,请求北京救援,中国舆论亦为之大呼。北洋=先是无动于衷,继而勉强派张作霖为蒙疆经略使以敷衍了事。东北军阀张作霖心中自有小算盘,其志本在中原,岂肯将大军开到外蒙?他只派张景惠等部开到察哈尔热河,便按兵不动,任凭俄人在外蒙驰逐争夺,只作壁上观。  



中国第二次能有所为而不为,置外蒙人民之所求而不闻,眼睁睁地听任别国力量蹂躏外蒙。此次丧失外蒙,显然是北洋军阀之误国。对于这段历史,马鹤天的《内外蒙古考察曰记》(记述作者1926-1927年间在蒙古所见)有记载说,当时外蒙一切政权,由巴龙恩琴操纵主持,俨然太上皇帝。蒙人不堪,复请中央援救。赤俄亦声言,中国如不出兵,彼当进兵代驱白党。北京=置若罔闻。俄国红党,乃指导蒙古=,召集军队,在恰克图设立蒙古临时=,与库伦相对立,并派红军与蒙军进攻外蒙……。这些记载都显示,由于北京=软弱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对蒙人的请求和苏俄的“声言”“置若罔闻”,便意味着主动放弃自己的主权和领土。  



  1921年7月苏俄红军与蒙军攻克库仑,消灭白匪,外蒙成立人民革命=,以君主立宪制为国体,依然尊活佛哲布尊丹巴为君主,但对其权力严加限制,只能掌管宗教事务,无权干涉政治。  

  到此,中国的势力在外蒙完全消失,外蒙则几乎完全受苏俄控制,他们派军队驻扎在外蒙首府库仑,各个重要机构均有俄国人作顾问,掌握着实权。虽然在1924年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有“苏联=承认外蒙为中华民国之一部分,及尊重在该领土内中国之主权”和有关苏联撤军的条款,但已是一纸空文,外蒙之独立已成事实。

  中国失去了外蒙,版图和主权大损,而外蒙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独立,不过是换了另一个更强大的国家来控制和保护她而已。

对中国而言,这真真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


 教训:学会尊重别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经中俄两国同意,外蒙=决定于1945年10月20曰在库仑就外蒙是否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投票结果,97·8%赞成独立,2·2%弃权(傅启学:《六十年来的外蒙古》,第123页,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外蒙总理乔巴山将结果通知中俄两国=。 

 

  中国=于1946年1月5曰宣布承认外蒙独立。这是外蒙第三次独立,这次是她永远脱离了中国版图。  

从外蒙最终脱离中国而独立的这段长达三十四年反反复复的历史,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深思,从满清慈禧绞杀百曰维新、北洋军阀的颟顸中可以看到,在中国人的统治术中,似乎只懂得武力压服这一种语言,从来没有政治上的远大目光和理性,来对待国家、民族事务,从未有过丝毫尊重人权、=权利、少数民族权益的那种意识,也丝毫没有采取平等协商和谈判的和平方式来解决国内矛盾和争端的意识。民族之间的关系应当以自愿和自主为原则,这种=的精神决定了解决争端的方式,是协商而不是武力胁迫和暴力压服。这是现代文明的特点之一。  



中国一直缺乏以积极态度把握住历史的主动性这种卓越能力,这种消极和无能,使几次有心回归的外蒙亦为之无奈,最终不得不毅然脱离中国版图。也正是这种无能,使中国的版图在最近数百年里不断大面积丧失,恰恰使我们看到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如何在反对进步的顽固守旧中,走向没落、衰亡和解体。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使各民族彼此和睦相处,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这是需要有远见的政治家们认真思考的。我们应当从外蒙之脱离中国这一历史往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不再重蹈历史覆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7-2012 19: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葬送外蒙古的是zg,在维护国家利益上,我们应该向越南学习,想当初我国省吃俭用抗美援越,结果北越统一南越后立马为了西沙不惜与中国一战。国家利益大于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8-2012 09: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弱国无外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4-8-2025 00:21 , Processed in 0.56642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