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461查看
  • 0回复

宝马技术通报13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12-2011 14: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通报1
通告号码:03-06-11-120
通告主旨:气门机构附近啪嗒作响
影响车型:BMW
影响车型:
E30、E36/M42 生产期:从批量生产开始(89年9月)
E34、E36/M50 生产期:从批量生产开始(90年3月)
E36、E38、E39、E46/M52 生产期:从批量生产开始(94年9月)
E31、E32、E34、E38/M60 生产期:从批量生产开始(91年9月)
E31、E38、E39/M62 生产期:从批量生产开始(95年4月)
E36/S50U 生产期:从批量生产开始(94年3月)
E36/S52 生产期:从批量生产开始(96年4月)
问题症状:
☆ 通常造成更换液压气门(HVA)间隙补偿零件的原因是冷车起动后就听到气门机构附近啪嗒作响,最长达20秒钟。
☆ 对更换的液压气门间隙补偿零件进行的大量调查显示出其有一定的规律性。
☆ 此种噪音是由于冷却的机油黏度较高而造成的。导致短时间内通过高压阀进入液压间隙补偿零件的高压式的机油过少。液压气门间隙补偿零件和凸轮之间便出现间隙,可能因此造成啪嗒作响。
☆ 当液压气门间隙补偿零件因压入的空气变为可压缩时,还可能在气门机构附近出现啪嗒声音,偶尔也会在频繁的短距离行使而未暖机的情况下出现。这些情况对发动机的耐用性并没有损伤。
☆ 机油泵的吸气,例如过度的转向后并且机油油位低至最低点时,也可能会造成啪嗒作响。
解决方法:
检查油位,如有必要,请进行校正。

通报2
通告号码:03-06-36-119
通告主旨:有关轮胎压力监控(RDC)的一般信息
影响车型:E38、E39、E46、E53(X5)
说 明:
☆ RDC(Tire Pressure Control),始终监控车轮包括行车时的轮胎充气压力。RDC对一个或多个轮胎内充气压力的明显下降进行报告。
☆ 对于带RDC(轮胎压力监控)的车辆可以根据下列特征进行识别:
— RDC按钮,位于组合仪表(E38/E39)下方向盘的右侧或者中柱上(E46/E53)。
— 金属制的轮胎阀门
☆ 此系统已自1998年10月起作为选择装备投放市场。为使客户和销售商免于误操作,需注意下列工作步骤。
工作步骤:
在将车辆交付给客户之前必须使此系统进入工作状态:
1) 根据轮胎充气压力标牌/用户手册调整轮胎充气压力
2) 打开点火开关(不要起动发动机)
3) 长时间按压RDC按钮至其在组合仪表的重新设置被确认(持续时间6秒 钟)。如在高级组合仪表中会出现文字“Reifendruck Set(设置轮胎压力)”,在标准组合仪表则黄色指示灯亮,并同时出现轮胎标记。
4) 在交付新车时应建议客户仔细阅读车辆使用说明中有关“轮胎压力监控RDC”、“检查控制”“组合仪表”“指示灯和报警灯”以及“轮胎充气压力”等段落。
技术说明:
☆ 备用轮胎同样装备有车轮电子单元,但不受系统监控。如果两个后部轮罩天线接收到备用轮胎(按照其车轮电子单元的位置)车轮电子单元的信号,则在其充气压力降低至1.3bar以下时仅出现一警告信号。因此建议客户定期检查备用轮胎的充气压力。
☆ 急用轮胎则没有车轮电子单元。
☆ 所用BMW认可的轮辋均可加装车轮电子单元。
☆ 车辆的所有行车轮胎均必须配备有车轮电子单元,否则在车辆开动几分钟后对于高级组合仪表则会显示文字“Reifenkontr.inaktiv(轮胎监控未激活)”,而对于标准组合仪表则黄色的显示标记亮起。
☆ 在爆胎后如把损坏车轮放入行李箱或备胎模块,则在行车的开始几分钟爆胎显示仍回保留几分钟。更确切地说,爆胎显示一直存在,直至RDC将损坏的车轮作为行车轮胎从其位置存储器中删除。在随后按压RDC按钮时个别情况下,携带在行李箱或备胎凹坑中的损坏车轮(按照其车轮电子单元的位置)可能会再次引触发一次故障报告。
☆ 如果车辆运输带有车轮电子单元的车轮(例如冬季轮胎),会触发未激活信息。因为控制单元仅允许监控至多5个车轮的无线电反馈信号。为避免该信号的出现,为此专为运送的各个轮胎设计了封闭无线电信号的轮胎套。这些轮胎套可以用零件号为:36 13 9 416 536(仅适用于E38/E39/E46)订购。只要将轮胎套开口的一侧折起就可以封闭车轮的无线电信号。
☆ 对于E53来说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必须提高车轮电子单元的发射功率。因此不可使用上述的轮胎套,因为信号不能被100%屏蔽掉。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向客户指出,在轮胎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Reifenkontr inaktiv(轮胎监控未激活)”,或黄色报警灯会亮起。这就是说,在将车轮卸下以后必须重新激活该系统。
☆ 轮胎压力受到RDC的监控,即使车辆停止,点火开关关闭(钥匙拔出)也同样。在维修厂进行维修操作时,当拆下车轮以及换胎时给轮胎放气,在打开点火开关会触发“Reifenpanne(爆胎)”信息。前提是车辆可以接收到车轮电子单元的无线电信号(距离约为20M)。只有当同样的车轮电子单元重新通报了轮胎放气之前所具有的压力值或者在安装完车轮后将胎压调整到规定的轮胎压力并随后按动RDC按钮,之后该信息才消失。
☆ 从某辆车的车轮上拆下的车轮电子单元(使用过的)也会在该车上触发爆胎显示,只要无线电信号位于较小的圆周内(约20M)还能被该辆车所接收。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可用普通家用的铝膜包裹拆下车轮电子单元(1至2层就可以了)。
☆ 新的车轮电子单元在装入车轮并且轮胎充气之前它不会发生无线电信号。因此新的车轮电子单元不需要进行屏蔽。

通报3
通告号码:03-05-67-116
通告主旨:车窗和天窗的初始化/更新雨刷片
影响车型:BMW E65/66
步 骤:车窗和天窗的初始化;只要对车窗进行了维修工作等,就应该对车窗进行初始化设置,过程如下:按下“开”按钮15-25秒,放开,“关”上车窗并保持,初始化将开始进行直到结束。具体如下:
- 将开关切换至位置“点动式打开”(第二个开关档)上并按住;
- 在达到车窗下部终端位置时将开关按住约15-25秒;
- 松开开关,并立即将开关切换至“点动式关闭”(第二个开关档)上并按住;
- 车窗现在先后达到上部终端位置,然后下部终端位置,然后又重新上部终端位置上;
在车窗重新达到上部终端位置之后,初始化设置完成。
说 明:在各个车门的车窗升降开关上都要进行初始化设置,内容包括:
- 标准化
- 特性线识别
当进行标准化设置时,电动车窗升降器的机械极限位置将被识别和存储。
初始化设置即标准化和特性线识别在一个操作过程中连贯进行。在标准化后直接进入特性线学习。
在学习特性线时识别和存储电动车窗升降器机械关闭力以确保防夹功能正确。
提 示:进行初始化设置
- 发生功能故障,如无点动自动功能、不能打开、无防夹功能或无便捷功能;
- 在更换电动车窗升降器的驱动装置或车门模块之后;
- 在对电动车窗升降器进行机械操作之后。
警 告!初始化设置时无防夹功能
说 明:更新雨刷片前先将雨刷臂放在维修模式(将雨刷臂竖起):接通并重新断开总线端(Terminal R),将刮水器柄向上按压约3秒钟直到雨刷臂竖起。
天窗初始化设置——标准化:
* 沿“升高”方向按动开关并保持按住;
* 在活动天窗延迟启动或突然停止时,向“升高”方向按住开关。
* 在达到升高的极限位置后仍继续按住开关约15秒钟
* 当活动天窗在升高的极限位置上还再次向上短促上压时,标准化设置才算完成。
* 如果接着还要学习特性线,则继续向“升高”方向按住开关。在其他情况下可以松开开关。
特性线识别:
特性线识别可按下列步骤手动完成:
* 在进行标准化设置之后继续向“升高”方向按住开关;
* 在进行标准化设置之后,让活动天窗在升高的极限位置上停5秒钟,接着移向位置“关闭”;
* 再将活动天窗移动至“开启”极限位置,并立即返回“关闭”位置;
* 现在特性学习结束。松开开关。

通报4
通告号码:03-05-61-115
通告主旨:更新CBS数据版本
影响车型:BMW E65/66
说 明:CBS(基于车况的保养)数据同时存储在便携乘入系统CAS的EEPROM内和遥控钥匙内,CAS从车身电器系统内读取数据并存储。当钥匙二档关时,CAS将CBS数据存储在遥控钥匙内。CBS包括如下内容:车架号、车型、整车配置号(包括车身颜色等)、代理商号、首次登记日期、目前车况、检查控制数据、错误代码等。
如果用Key Reader从钥匙里读数据时,由于钥匙在行车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更新当前数据,因此写操作在经过固定的行使里程会重复。这样车服务的钥匙数据会略微与当前车辆数据不同。如果在维修接待所用的是老的备用钥匙,则须更新CBS数据版本;
- 插入钥匙;
- 将中控锁按压在联锁的位置上;
- 通过启动/停止按钮进行总线端更换;
- 约10秒钟之后发出一个声音信号,这表示写过程结束;
- 松开中控锁按钮。
车辆钥匙现在就包含有当前最新的CBS车辆数据,要进行接车服务。

通报5
通告号码:03-02-11-114
通告主旨:怠速时抖动/座椅振动
影响车型:BMW E36/M44
问题症状:引擎发动时怠速抖动。在车辆停止时产生的振动在座椅上会明显感觉到。
原 因:此因怠速转速下各缸内剩余混和气不尽相同。这种情况以不定的时间间歇和不同的强度出现,通常在引擎磨合期内消失。
解决方法:在引擎磨合期后(约5000公里),若遇到此情形则需将进气凸轮轴的配气相位向延迟方向改变6″(=12″曲轴)至116″(折算到曲轴角度)。相应的调整凸轮轴的配气相位。

通报6
通告号码:03-02-11-113
通告主旨:由油位传感器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故障现象
影响车型:BMW E46/E39/E38
问题症状:
☆ 引擎油位传感器错误显示;
☆ 充电指示灯闪烁;
☆ 15号保险丝烧断(E38/E39);
☆ 30号保险丝烧断(E46);
☆ 自动变速箱进入紧急运转程序E38/E39(变速箱移位开关用15号保险丝保险);
☆ 配备自动变速箱的车辆无法起动,因为变速箱位置开关不能再识别档位位置P或N;
☆ 仪表板中未显示自动变速箱排挡杆的档位;
原 因:损坏的冷凝器在引擎油位传感器的入口过滤器内,引擎油位传感器故障不仅会导致全部失灵,因此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现象。
解决办法:更新引擎油位传感器及检查15号和30号保险丝。

通报7
故障症状:
空调怠速运行10min后,管路压力上升到3500kPa.此时制冷剂从过压保护阀中泄出,但辅助散热风扇并不转动。
适用车型: 1998年10月以后的E38、E39车型。
故障原因:
更换空调控制面板后没有进行正确“程序化Coding”操作,或操错误。
解决方法:
连接MODIC或GTI,执行正确“程序化Coding”操作,并添加额定量的制冷剂。

通报8
故障症状:
后窗加热装置开启时,收音机的AM及FM均受到干扰。
适用车型:E46底盘的3系列轿车及跑车。
故障原因:
安装后窗玻璃时,粘接剂弄到了天线接头上,造成了短路(粘接剂导电)。
解决方法:将C柱侧饰板拆下观察,若能在玻璃边缘看到粘接剂的话,请更换后窗玻璃。

通报9
故障症状:
驾驶员预先贮存的座椅、外后视镜及转向柱位置莫名其妙地删除了。
适用车辆:
E38、E39车型。1999年以前出厂的车辆居多,以后的车辆较少见。
解决方法:
检查手套箱后的“睡眼模式电流切断控制模块”K72,料号为61354101608,若料号不相符,请更换。然后调整座椅、外后视镜及转向柱至合适位置后贮存,验证故障是否已排除。否则请检查调整及记忆开关供电线路是否正常。

通报10
影响车型:E46底盘3系列轿车
故障症状:发动机不明原因地偶尔失火(Mifire)
故障原因:汽油泵的线束在后排坐椅下穿越护套时擦伤,并引起偶发性短路。
处理措施:在护套中加装绝缘护套给予额外保护。

通报11
影响车型:E46底盘配备M54发动机,5HP19自动变速器的车辆。
故障症状:
在较轻的负荷下,车速从120到140Km/h时有隐隐的声音传出来。故障仅发生在“S”模式。
故障原因:自动变速器在闭锁离合器锁止点错误,使发动机同传动系统不协调所致。
处理措施:必须用2000年12月以后版本的DIS或GT1对变速器控制模块重新编程,改变闭锁离合器的锁止点。

通报12
影响车型:E65底盘745i及735i的N62发动机。
故障症状:检查控制信息显示“机油位到达最低位置,及发动机控制模块中贮存有故障码”“283A”但此时机油油位完全正常。
故障原因:由于脏物附着在油位传感器管状电容器上,从而引起发动机控制模块发出错误信息。
处理措施:
1、油位传感器的拧紧力矩为8.5N.m。
2、30.0以上版本的DIS或GT1为发动机控制模块编程。之后计算油位时,若油品质量信号不可信时,会使用最近的可信数值计算。
通报13
影响车型:E65及E66底盘的N62发动机。
故障原因:点火线圈绝缘不良引发故障。但该故障在2002年10月`以后出厂车辆中不再出现。该点火线圈皆为Bremi公司生产,而BOSCH公司的点火线圈无此故障。
处理措施:检查点火线圈生产日期(在点火线圈上部的最后4位数,假如为42/02表示为2002年42周,假如点火线圈出厂日期为2002年42周以前请更换掉。料号为12131712223 Bremi公司点火线圈。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azhe912 (azhe912)当前离线

工兵

UID
1
帖子
1075
精华
33
积分
4179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9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21
最后登录
2010-4-11
  
管理员


2#
azhe912发表于 2009-3-3 15:06 | 只看该作者
宝马技术通报:

[转帖]技术通报——宝马



宝 马
测定排放时ABS/ASC警告灯点亮 
 部分宝马车在检测仪检测排放系统时,防抱死制动器和防滑调节系统的警告灯可能会点亮,具体车型包括1986年及以后生产的宝马3系列车型;1985年及以后生产的宝马5系列车型(不包括1997年9月以后生产的540i自动变速器车型);1985年及以后生产的宝马6系列车型;1985-1997年生产的宝马7系列车型;1991-1997年生产的宝马8系列车型。  故障原因是ABS/ASC系统探测到“转动的后轮和静止的前轮之间存在难以置信的速度差”。请注意,当车速为12.8km/h时,上述警告灯会自行熄灭。
宝 马
油位传感器故障  
由于加工误差,有些1995款740i和装有4.0L DOHC M60 V8发动机(1994年4月~1994年11月生产)的宝马740iL汽车上的油位传感器可能会显示错误的机油油位信息。对740i车型来说,受影响的底盘为DH00008~DH03251;对740iL来说,受影响的底盘为DH29002~DH29003。拽下发动机下面的塑料盖,车主可以看到油位传感器。在接头的端部,检查传感器有无白色的漆斑。若有漆斑,则表明该传感器出厂时已进行改进,可按常规进行诊断。若无白色的漆斑,则应排空机油,并用零件号为12 61 1 702 842的油位传感器和零件号为12 61 1 277 129的密封件予以更换。换装后,应重新给发动机加注机油。
宝 马
气门正时机构卡住  
近5年来,宝马汽车公司一直把它研制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称为VANOS。其2.5L和2.8L DOHC直列式六缸M52发动机就采用了这种系统。一些装有这种发动机的宝马车上的VANOS控制活塞,时常会发生机械卡死的现象(下面会列出受影响的车型)。出现这种故障时,DME(数字电控发动机)故障代码会被激活,故障指示器灯会点亮,怠速不稳的故障也有可能同时出现。  活塞加工质量不佳是这种故障的原因。控制活塞在控制汽缸内运动时,如果活塞边上存在毛刺,活塞就会卡住。目前,市场上可以买到一种带倒角的改进型VANOS活塞(零件号为11 36 1 738 495),换上这种活塞,就不必更换整个VANOS组件。该活塞是1998年6月投产的。  断开VANOS电磁阀导线束时,应进行全面检查。绝缘层破损以及导线束卡死或断裂均会激活DME故障代码212。将电磁阀从发动机上拆下后,应该用手在汽缸内来回移动弹簧加载式控制活塞,感受一下活塞是否存在卡死现象。如果控制活塞卡死,应果断更换。但要小心,卡死的原因也可能是汽缸损坏了,在这种情况下,应更换整个VANOS组件。复装VANOS时,用力拧紧VANOS电磁阀。  受影响的车型有:  E36车身款式:1998~1999年生产的323is小客车和323i折篷车;1996~1998年生产的328i轿车;1996~1999年生产的328is和328i 折篷车。  E36/7车身款式:1997款Z3 2.8跑车;  E39车身款式:1997~1998年生产的528i小轿车。
宝 马
更换储器/干燥器  
据宝马汽车公司介绍,长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宝马车上的R-12或R-134a空调系统中的储器/干燥器很少需要更换。只有以下三种情况才需要更换它们:①如果系统内存在脏物时;②如果系统中存在泄漏而且冷冻剂已用完;③如果在维修过程中冷冻剂电路暴露在大气中长达24小时以上。
宝 马
更换合适的节温器  
在维修1998款或更新的宝马328i/Z3 2.8、装有M52型2.8L直列6缸发动机的528i或装有S52型3.2L直列6缸发动机的宝马M3汽车时,车主一定要选装正确的节温器。宝马汽车公司称,1997年7月,公司在宝马528i汽车上采用了一种单片式节温器。这种节温器不同于早期生产的宝马528以及当前的宝马328/Z3 2.8/M3汽车上采用的双片式节温器。  据宝马公司介绍,当这些宝马3系列以及早期的528i汽车需要更换节温器时,必须换装零件号为11 53 1 733 803的新型单片式节温器。如果因过热需要更换节温器,旧的节温器壳体也必须同时更换。  对宝马3系列汽车的用户来说,这两种节温器的唯一区别在于,采用单片式节温器时,预热器的热量输出没有怠速状态时那么大。这是因为,宝马3系列冷却系统和528i一样,无法再装入额外的水泵。
宝 马
能盘车但不启动  
受影响的车型是1997年5月以后生产的装有DME5.2.1发动机管理系统的以下宝马车:1997~1999年生产的装有M62型4.4L V8发动机的540i车型(E39车身);1997~1999年生产的装有M62型4.4L V8发动机的740i车型(E38车身);1997~1999年生产的装有M73型5.4L V12发动机的750i(E38车身)。故障源为滚动键代码防盗系统(EWS)。  据宝马公司介绍,在重复接通钥匙开关时,上述车型通常都能启动,但会录下以下故障代码:DME 39(EWS 3.3滥用保护)、204(EWS 3.3随机代码存贮)或DME 204/EWS故障代码13。  第一个原因是,由于3.0版EWS软件故障,EWS 3.3模块内的滚动代码不向前滚动。在这种情况下,应更换一种软件版本号在4.0或更高的EWS模块(对5.0版软件,其零件号为61 35 8 382 455)。  另一个原因是动力分配箱X10202存在接触不良的故障。该故障会激活EWS故障代码13(动力供应故障)和DME204。在这种情况下,应断开蓄电池,放下座椅,叠起地毯,以便接近动力分配箱进行维修。然后检查所有连接螺母是否牢固。
宝 马
转向轮振动/蜂鸣噪音  
有些车主抱怨,在特定的发动机转速下,部分宝马328i和323i汽车的转向轮会产生一种高频蜂鸣噪音。此外,通常在车速为80~95km/h时,有时还能感觉到类似轮胎不平衡产生的振动现象。  这些故障现象是由动力转向泵产生的液压脉冲造成的。这种脉冲通过转向齿条传给转向柱。宝马汽车公司为此研制出了能增强转向泵支架刚度并减弱系统中的脉冲幅度的部件,用来排除上述故障。车主可向经销商查询该工具的详细资料。宝 马换挡品质不佳  有些1999款Sport Wagon(E39)的自动变速器常常出现换挡品质不佳的故障。对于这种故障,宝马汽车公司建议用改进型产品更换EGS/AGS控制模块中的E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种改进型EPROM专为所有的ZF变速器设计,THMR1 A4S—310R有一个88针插头,THMR1 A4S-310R有一个55针插头。  更换时,首先要准备好工作场地。工作场地必须干净,无脏物、无尘土、无化学用品以及能损坏新EPROM的蒸汽。建议选择略有湿度、未铺地毯的干净场所。下一步,关闭点火开关,然后从车上拆下EGS/AGS控制模块。为保护模块防止车内释放静电,需用一块接地布条包起模块,并轻轻地放置在准备好安全场地。  对于ZF变速器和88针的THMR1 A4S-310R,用平头改锥刃面使盖周围上的6个锁舌变弯,以打开控制模块。接着,用小号平头改锥和针头钳子,拆下塑料紧固销。  拆下盖上的2颗Torx螺钉,但不可拆下计算机或EPROM上的任何标签,以保证控制装置必须能够识别出来。这时,可拆下盖,将小改锥刃插入盖旁的一个槽内,撬起防护盖。拆下防护盖后,用IC拆卸/安装工具(零件号为276-1581)将EPROM从座中拆下。尽可能保持垂直地取出EPROM,以免弄弯针脚或破坏针座。  从包装中取出新EPROM时,一定要保证针脚是直的,然后检查EPROM的缺口是否与针座的缺口对正。用安装工具安装EPROM,保证在将控制装置放入座中时,所有的针脚均对正良好。安装时,略施压力以利密封。  下一步,安装防护盖和计算机模块盖,保证盖舌不碰上EPROM或电路板。装上螺钉并将盖舌卷到位,以利固定。最后,将控制模块装到车上,保证插座能正确贴合。  对55针脚THMR1 A4S-310R,首先应从控制模块插座壳周围拆下6颗Torx螺钉。然后,从安装支架上拆下10mm螺母。在抓住盖的同时,拽动支架以便拆除。计算机应从盖上滑出,从而露出计算机板和EPROM。按上述同样方法,拆下EPROM。  将插座安装到控制模块上,然后安装计算机及其支架。按要求装入所有螺钉并拧紧。更换完毕,应确信换挡品质故障已得到排除。
宝 马
故障指示器灯点亮,变速器打滑  
装有M44/M52自动变速器的宝马3系列汽车、装有M52/M52TU自动变速器的宝马5系列汽车以及装有M44/M52TU的Z3汽车,有时会出现故障指示器灯点亮、TCM(变速器控制模块)中存有故障代码111的故障。此外,车主还抱怨上述车型存在变速器打滑现象。宝马汽车公司称,111故障代码表明变矩器离合器(TCC)正在打滑,导致TCC线圈没有通电,或者变速箱内出现液体渗漏。  诊断这种故障时,首先要检查变速箱液体是否有烧黑现象。如果发现液体烧黑,应更换或维修变速箱。如果液体没有问题,应将发动机关闭,用适当的测试仪驱动TCC线圈。这时,会听到嘀嗒声。如果听不到,则应换装零件号为24 331 218916的TCC线圈。如果听到了嘀嗒声,则应检查变速箱序列号。如果序列号为5215898或更低,则应安装零件号为24 27 1 423 311的新型TCC组件。如果序列号高于5215898,而且行驶里程大于3200km,宝马公司建议更换变速器;如果行驶里程小于3200km,只需更换变矩器。希望以上这些技术通报能对大家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4-2025 09: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您提供的宝马技术通报内容,我理解您遇到了与车辆发动机相关的气门机构附近出现异响的问题。针对您提到的不同车型和相应生产期的车辆,这个问题可能是由于气门机构部件老化或损坏引起的。建议您尽快联系宝马授权服务中心进行专业检查和维修。在维修过程中,确保使用宝马原厂配件进行更换,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对于生产期的具体要求,请按照通报中的规定进行确认。如需进一步的技术支持或维修指导,请及时联系宝马客服部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4-8-2025 23:22 , Processed in 0.32959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