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66查看
  • 4回复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4-2012 11: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于2008年1月,由原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三个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二级管理单位。
  学院下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研究所、金属材料制备成形及装备研究所、汽车工程研究所、机械设计及装备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研究所、化工机械与安全工程研究所、工程训练中心等科研与教学机构。
  学院拥有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涵盖六个二级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二个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制造工程智能化检测及仪器、化工过程机械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化工过程机械、安全技术及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还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广东省名牌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现有各类在校学生总数近54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23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917 名,工程硕士研究生418人;全日制本科生 2729 人;成人继续教育本、专科生985人。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力量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
  现有 “ 双聘院士 ”3 人,教职工314人,其中专任教师 210人。教授 6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0人)、副教授59人、高级工程师20人、其他高级职称24人,讲师51人,工程师27人。教师中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9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青年教师奖)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具研究生学历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1%。此外,还聘任了50多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学院的顾问教授或兼职教授。并与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实验装备
  现有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属新材料成形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广东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表面功能结构先进制造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有机械基础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与工业训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国内唯一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中心--广州汽车技术中心,拥有UGS制造业数字化大学生实验创新平台。实验室及科研机构总面积22577平方米,仪器、设备约9457台(套),总价值约10946余万元。所有这些,都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
学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近三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奖励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2010年实到科研经费6606万元;新增项目29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7项;全年申请专利226项,获专利授权115项。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40篇,其中三大索引论文375篇,成果鉴定验收10项。历经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学院在办学条件,学科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实力上得到了显著提高,已经成为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机械与汽车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4-2012 16: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南理工大学兰凤崇教授是专门从事汽车材料和减重方面的专家。在业内享受较高的声誉。近一阶段华南理工大学对其学科进行了重新调整。兰凤崇教授被任命为华南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院长。太平洋汽车网作为专业的汽车类垂直门户网站,不仅需要向广大网友传递最新最丰富的汽车资讯,同时也有义务带给大家专业从事汽车方面研究的专家,他们对汽车的认识和理解。用更专业的眼光看待汽车工业的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为增加太平洋汽车网评测中心的专业度,加强与汽车学院技术专家的合作,我们专程拜访了兰凤崇教授,并对他进行了愉快的专访。下面就是此次太平洋汽车网独家采访兰凤崇教授的内容。
       太平洋汽车网(以下简称太平洋):兰院长,您好,您作为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院长,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深表荣幸。同时也感谢您对我们太平洋汽车网的关心和支持。作为专业从事汽车材料和减重方面研究的专家,您在业内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但对于广大网友来说,可能对您还比较陌生。您能否向我们的广大网友介绍一下关于您的一些信息呢?

    兰凤崇教授(以下简称兰教授):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全国只有7家大学拥有汽车制造方面的专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清华大学和吉林工业大学。我在吉林工业大学读完本科后,继续深造,最后在吉林工业大学拿到的博士学位。随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取得博士后学位。之后回到吉林工业大学,担任教育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并在1998年的时候被聘为教授。与此同时我也从事一些管理工作,1996年担任汽车学院副院长。担任两届副院长之后,我便离开中国,到英国工作了五年。后来得知华南理工大学在海外招聘汽车学院院长一职,我便与华南理工大学取得了联系。到今天为止(2008年1月9日),我来到华南理工大学的时间是两年零三天。一直担任汽车学院院长和教授至今。

    太平洋:请兰教授谈一下您在英国工作期间的一些情况吧。

    兰教授:我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作。伯明翰大学是一所擅长汽车和工科研究的大学,我在大学中的汽车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汽车车体、车型、安全方面的研究,而这些都是我比较擅长的项目。伯明翰位于英国中部,是英国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地方。包括美洲虎等均产自英国中部。因而在伯明翰工作对汽车方面的研究有比较大的帮助。

    太平洋:请您谈一下对英国车的看法。

    兰教授:在2000年的时候,英国本土的大众消费品牌已经不多。我们比较熟悉的美洲虎实际上属于高端产品,价格昂贵,并不是一般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的商品。我曾到美洲虎工厂看过,这个品牌的车系的确有着很高的质量。除了销售和经营方面,它在品牌、形象和工厂的水平都有着很好的理念和管理。除少数几家工厂之外,英国本土的很多汽车企业,尤其是面向普通消费者进行生产的企业,基本上都被国外大企业或兼并或购买。因此目前的英国汽车工业实际上已经从辉煌走向了衰落。目前英国较大规模的工厂,即以美、日等大企业为主。而且正因为英国汽车工业如今面临的困境,很多工厂经营不善而倒闭,这就导致了大批工人的事业。像中国上汽和南汽购买MG罗孚品牌,实际上也是对英国汽车工业莫大的帮助。
太平洋:请介绍一下目前汽车工程学院的一些情况。

    兰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是广东包括华南地区的工科院校中投入比较强的一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汽车方面的专业开设较早,在70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汽车方面人才的培养。当时全国7家开设汽车专业的大学中,就有华南理工大学。但后来有一段时间的发展并不理想。主要在于广东地区的汽车工业的重视程度一度较低。自日系品牌大规模进驻广东后,目前广东的汽车工业产值在全国已名列前茅。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学校的汽车工业带来了生机。所以华南理工大学在2004年的时候开设了汽车工程学院。

    这几年学院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学院研究生录取比例达到10:1,这就表明了这一行业的热门程度。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也相当好。但我们对这样的热门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将华南理工大学的汽车专业定位于培养高端人才。我们走的是精品路线,本科生数量不求多,每年学院本科生招生人数仅为200人,从而保证学生质量。我们的这一战略是和清华大学一致的。但在研究生招生方面,我认为目前每年100名的数量仍然不多,因为我们在汽车方面的学科实力较强。将来我们希望研究生的数量能够进一步增加,甚至超过本科生。由此表明我们华南理工大学培养的是高素质专业人才。

    我们不仅具有博士点,在师资力量方面更具优势,华南理工大学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平均在80%,而我们学院的比例比这一平均值更高。我们学院教授、副教授的比例也要比学校的平均数更高。这样一个师资队伍,有助于我们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汽车专业高端人才。而我们在设备投入方面和国内多数学校相比会更强。

    目前每年都学院研究经费在1000万元。包括我在内,都是学院最近两年从国内外引进的人才。我是第一学术带头人,下面有七个大的课题研究组。做的比较多的是由我领导的汽车车身方面的研究,此外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底盘系统的集成和优化、动力和传动组合、汽车电子控制系统、863项目、制氢、太阳能等方面的研究。

    太平洋:请谈一下汽车工程学院与广汽集团之间的联系。

    兰教授:广汽汽车研究院的前身,广州汽车技术研究所与华南理工大学有联系 ,后改名为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广汽集团与我们的汽车工程学院正在加强沟通与协作。在华南理工大学旁有一座属于广汽集团的大楼,在数月后,广汽汽车研究院和我们的汽车工程学院都将迁入大楼,展开进一步的合作。除此之外,广汽汽车研究院在番禺还有与自主品牌研发的规划。在11月的广州车展上展出的三款自主品牌概念车,就是广汽汽车研究院研发的成果,其中也有我们参与的内容。现在研究院在对车的研究方面也都有我们的参与。我们希望与在广州的几大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以有利于我们学院的成长。
太平洋:您在新能源和车身材料开发方面有些什么样的研究?

    兰教授:我们的团队在电池和混合动力方面有专门的研究。同时也有制氢项目在研究阶段。而制氢是最理想的解决能源问题的办法。如果能够廉价地得到氢能源,就可以将燃料电池运用于汽车,这样就使得汽车达到零排放的标准。但这方面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研究。

    关于车身材料方面,我们认为车身重量低,那么就会降低油耗,也会减少排放污染的产生。所以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在降低车身重量的同时不影响车辆安全性能。我现在在做的项目就是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即推进铝合金或镁合金在车身方面的应用,尝试用铝或镁与钢结合做成车身。奥迪A8作为全铝车身,其工艺质量、安全性能都非常高,但同时其成本也非常高。全铝车身并不适合大众级别的车型。我们考虑的是在车上采用不同强度的材料,包括钢和铝的结合。目前国内有部分大客车的材料研究,我们也有参与。其中一些客车已经开始采用铝合金材料。但铝和钢的结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艺,如何在工艺方面更好地使两者结合,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车身设计方面,面临铝和钢的结合也有不同的设计方式。这些都需要思考如何去开发。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车辆车身的重量势必会越轻同时越安全。现在很多车采用不同刚性的材料,目的就是让车身更安全。而过去的车辆在设计时并不会考虑到这一方面,只有随着安全理念的逐步完善,在汽车安全设计方面的投入才会越来越多。

    太平洋:虽然中国现代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能不能理解为,国内企业在向他人学习的同时,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而面对更新的课题,我们和国外企业或研究团体一样在做着尝试和努力?

    兰教授:应该说我们目前差距比较大的还在于中高级轿车的研发方面。在这方面我们没有经验,我们没有数据的积累,我们没有能力进行开发,这需要逐渐积累经验。而轻便型的小车我们已经掌握了优势。另外我国的商用车生产规模也是全球最大的,国外企业无法在数量上与我国抗衡。从学术角度来讲,任何“大跃进”式的发展都是不可行的,都必须经过技术、装备、人员的积累,才能逐步做出一个成熟的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4-2012 18: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想组建一个手工汽车打造团队,希望学习汽车底盘与悬挂相关专业的人才加盟,如果你是墨守成规的人,请绕道,如果你是异想天开的,人们会经常叫你疯子的,那你就是我想要找的人,我们一起来造我们想要的车,QQ124294298(非诚也扰(哈哈))请帮手转发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4-2012 18: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8-3-2017 13:2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7-4-2012 13: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心啊,今年考得华南理工,复试线分数暴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4-8-2025 07:18 , Processed in 0.310774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