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149查看
  • 6回复

中国汽车企业真的需要创新技术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5-6-2015 18:1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9-5-2012 14: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中国车企真的需要创新技术吗?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不需要!
    理由是:
    1、创新技术的定义:如果说这项技术中国企业还没有,国外企业已经有了,只要我们也能“模仿”出来,而且“自主创新”了,国外企业根本打不赢专利官司,这样的创新技术非常受欢迎,各大车企已经进入高级别的玩家行列。如果说这项技术中国汽车企业没有,国外企业也没有,中国汽车企业肯定不需要,甚至怀疑它的存在。我遇到过。
       2、技术市场在国内还很幼小:实物商品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技术商品历史太短,所以,也许我们真的无法确定技术商品的估价。汽车上的任何一个部件都看得见摸的着,标起价来并不难,买到手里很真实,如果是技术商品,就没有这样幸运了。我问过会计师、律师、上网查过,大家对技术的定价一脸满然,结论是没有一个标准可循。没有价格标准,市场也就很难存在。我们对技术市场的培育开始没有?
       3、学习取代创新:学习和创新是两个不同概念,但是我们更加愿意“混为一谈”,所以,“引进-模仿(学习)-创新”成了一条新定律,尤为适用于汽车业。我买了一本《王传福管理日记》,书中关于怎样利用专利法进行创新令人记忆深刻。如果你是一个汽车爱好者,你有一些“创新想法”,你有一个专利,没读这本书,你不知道怎么死,读完这本书,你知道死定了。我想问,在汽车制造和销售几乎排世界第一的中国,有一项核心技术是我们创新的吗?我们还要继续学习。
      4、相信人,不相信结果:你是清华大学汽车中心的某某专家?大家欢迎专家指导,讲课;你不是?…。我们对“各司其职”的传统继承的非常好,你不是干这一行的,你怎么会这样想?真的无法相信。至于结果,人都没有资格,结果自然不必看了。不知道各位“业内人士”怎样想?比如,我说我可以把现有的电喷发动机(进气道喷射)改装成“稀薄燃烧系统”,有人会相信吗?起码有两方面疑问:(1)、尾气排放超标(指氮氧化物);(2)、空燃比是多?如果我说尾气不会超标,还很低,空燃比在20~30,结论是:忽悠!我就遇到过,下结论得人就是某汽车厂技术主管。
      5、重市场、轻研发:中国汽车企业是市场强手,这一点国外企业不得不承认。技术没有你的好,市场不比你的差!如果不是中国车企用价格战长期占领“低端市场”,车价不会掉,老百姓没有实惠,中国造车业也不会有今天。然而,那么多国外技术还么有来的及学习,自己研发还是等将来吧。
      6、政策多、措施少:关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多的数不过来,关于自主创新的措施少的很难找到。找到几条地方政策,也是针对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对于局外人士,得到的更多是鼓励(怀疑)!鼓励(怀疑)!!在鼓励(再怀疑)!!!没有措施的政策指明的是方向,什么时间才有道路?

        我相信中国汽车企业还是需要“创新技术”的,如果游戏规则变了,企业愿意拿出钱来购买技术了,企业更注重结果了,新技术一定会姗姗到来,比国外先进的技术也会出现。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17-8-2015 18:0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9-5-2012 15: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发展到现在传统的技术领域基本没有其他空白可以创新了!除非有新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5-6-2015 18:1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9-5-2012 16: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行于天下 发表于 9-5-2012 15:33
    汽车发展到现在传统的技术领域基本没有其他空白可以创新了!除非有新概念!

    举个例子:稀薄燃烧,把空燃比提高到20以上、30以上会如何?我提到了20几(计算喷油脉宽得出的结果),汽车大不一样,瑞虎3/SUV动力好了、节油多了、排放低了。还有很多,只是大家“视而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5-2012 1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的东西都有现成的,中国的企业都是拿来主义,没有几个真正愿意去搞的,拿来主义比较实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17-8-2015 18:0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2-5-2012 17: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动机我不是很懂,斯巴鲁汽油机的压缩比好像已经达到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5-2012 21: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立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汽车只要有市场,企业能盈利,就可以了。 至于技术上是创新还是借用,在不影响业绩的前提下,谁还管这个?
    不是所有的汽车厂都像CHERY一样。如果不是奇瑞,现在的国内车市估计也是被外资垄断着,价格更不用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12-2013 17: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我帮朋友推广稀薄燃烧技术,去过吉利总部;出来个技术部的接待人员,上来先要测试数据,机构鉴定书;话没说几句,就开始讲他们的大理论;在他们眼里,民间的发明技术和农民造飞机一样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4-8-2025 16:39 , Processed in 0.40970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