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456查看
  • 0回复

发动机传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研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5-2012 11: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辽宁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       发动机传感器故障的检测与诊断研究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院(系) 汽车服务工程 专业 081 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开题日期:2012年3月23日



开  题  报  告

一、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来源,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
1、题目来源:生产实践
2、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电子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而传感器是电子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相当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眼睛”和“耳朵”,将反映发动机的工况及状态、汽车行驶工况和状态的各种物理参量转变为电信号,并输送给电子控制器。因此,对于传感器故障的检测与诊断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主要有:空气流量计、爆震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氧传感器、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发动机起动困难或者根本不能起动,排放污染增加,动力性能下降等现象,直接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本论文主要介绍发动机上常见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现代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检测诊断设备的使用方法(如万用表、解码仪、示波器等),汽车各类典型传感器故障的检测诊断及大众AJR发动机传感器常见故障的检测与诊断。
通过对发动机传感器故障的检测与诊断的研究,可以查明故障的部位和原因,进而确定出汽车的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为汽车维修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注)开题报告要点: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来源,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2、题目主要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3、拟采用哪些方法及手段。4、完成题目所需要的实验或实习条件。5、完成题目的工作计划等。
(开题报告不够用时可另附同格式A4纸)

1
开  题  报  告

二、题目主要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1、题目主要内容
本篇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发动机传感器的简介,如功能、分类等;
2)介绍发动机典型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氧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等;
3)介绍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典型方法,如观察法、电控系统自诊断、数据流分析、波形分析等;
4)介绍汽车检测诊断相关设备的应用;
5)介绍汽车各类典型传感器故障的检测诊断;
6)绘出大众AJR发动机传感器的故障检测诊断流程图。
2、预期达到的目标
本次毕业设计希望通过对发动机上常见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现代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检测诊断设备的使用方法的介绍,汽车各类典型传感器故障的检测诊断及对大众AJR发动机传感器常见故障的检测与诊断的研究,可以为汽车维修人员提供理论依据,使其在实际维修中少走弯路,减少诊断时间,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三、拟采用哪些方法及手段
1、研究方法:
实验法、文献研究法、人工经验诊断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如解码仪、万用表、示波器等)。
2、研究手段:
1)做好理论基础方面的准备, 查阅汽车专业书籍(如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等),了解汽车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上网搜集相关书籍、论文、期刊、杂志,学习关于课题领域的研究;
3)去汽车维修企业实习;
4)与指导老师和专业人员多交流,探讨解决毕业设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
开  题  报  告

四、完成题目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条件:1)实验地点:汽车工程实验中心;
2)实验设备: ①电控发动机实验台;
②解码仪;
③万用表;
④示波器。
五、完成题目的工作计划

2.27~3.04日    文献检索;选题。
3.05~3.11日    文献检索、调研,理解课题主题。
3.12~3.18日    实习、调研、开题准备。
3.19~3.25日    完善开题报告,准备进行论文工作的具体实施。
3.26~4.14日    完成对常见应用于汽车的传感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的掌握;
4.15~4.30日    掌握现代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典型方法及相关检测诊断设备的应用;
5.01~5.10日    对汽车典型传感器常见故障及相应的诊断方法进行论述分析
5.11~5.17日    论文初稿定型,准备中期检查报告(中期检查)。
5.18~6.07日    完成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初稿。
6.08~6.14日    完成论文终稿。
6.15~6.19日    总结前期所做的工作,完成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终稿。
6.18~7.01日            排版、装订、打印;总结;答辩。


3

查阅资料、文献目录
[1] 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蹇小平,麻又良.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 李原福.汽车发动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原理及检修方法[J].湖南农机,2011,(03)
[4] 孙余凯,项绮明.汽车电器识图技巧[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5] 宋福昌.汽车传感器识别与检测图解[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6] 董辉.汽车电子技术与传感器[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
[7] 谢锐波.汽车氧传感器的故障分析与排除[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8] 尹华.氧化锆式氧传感器的常见故障检测[J]. 科技信息. 2011,(16)
[9] 苏占华.氧传感器常见故障检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8)
[10] 晓青.汽车发动机氧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及实例分析[J]. 汽车工程师.2009,(05)
[11] 蔡秀琴.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检测诊断[J]. 新疆农机化. 2005,(01)
[12] 李素华.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爆震传感器故障检测分析[J]. 汽车技术.2005,(12)
[13] 姚明.丰田佳美轿车爆震传感器损坏的故障分析[J]. 汽车电器. 2005,(02)
[14] 周同政,李金学.电喷发动机传感器故障的检测与诊断[J].汽车电器.2005,(03)
[15] 舒华,姚国平.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6] Li Junling, Luo Yongge. Automotive Engineering English. China Machine Press,2005(8)
[17] Maintenance of Oxygen Sensor on SANTANA AJR Electric Controlled Injection Engine. AUTO ELECTRIC PARTS ,2004,(5)

4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5
开 题 须 知

一、学生要认真填写开题报告。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学生须向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提交开题报告,作为答辩评分的参考材料,没有开题报告不能参加答辩。如果丢失要及时办理补交手续。学生毕业后,开题报告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一并存档备案。
二、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经确定,指导教师要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开题,一般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正式开始的第二周至第三周进行。
    三、开题报告的审查由各专业教研室主持,每个学生的报告时间为10—15分钟。开题通过后学生才能正式获得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
    四、学生要充分理解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内容和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且要具备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所要求的实验或实习(调研)条件。
五、学生要按照指导教师所下达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认真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搜集和查阅,并做好记录。
    六、开题审查不合格的学生,必须在一周内重新进行开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4-2025 09: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是“发动机传感器故障的检测与诊断研究”,来源于生产实践。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逐渐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动机传感器作为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开展发动机传感器故障的检测与诊断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从理论上讲,通过对发动机传感器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技术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汽车故障诊断理论体系,提高汽车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从实际应用角度看,该研究有助于提高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汽车故障发生率,对汽车维修和保养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该研究也有助于推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8-2025 01:14 , Processed in 0.503866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