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5575查看
  • 28回复

世界上第一款 纯齿轮传动无级变速箱 研究成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6-2012 09: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6-2012 09: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6-6-2012 21: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大家好 这个就是我 以前给大家说的 纯齿轮传动无级变速器 的原理结构图   大家一起来看看    我这个东西现在已经申请国际专利了  如果有 兴趣投资或者是合作的可以联系我  qq59934850 闫

补充内容 (1-7-2012 06:06):
我电话 13061454255

补充内容 (1-7-2012 07:17):
⑴ 平面式主变速轮
由图1 可以看出,主变速轮的变速螺纹是在零件表面以8条阿基米德等距螺线为基础,加工而成的,同样,主变速轮可以以任意数量的等距螺线为参考,也可以加工成所需要的等距螺线主变速轮,就如图16 所示的是以1条阿基米德等距螺线加工而成的,而图17 则是11条阿基米德螺线的模型。图1的主变速轮是在零件的平面上进行加工的,主变速轮还可以在其他的物件内、外表面加工,如锥形体内面或外面、圆台内面或外面、球形体内面或外面、抛物线形体内面或外面、椭圆形体内面或外面、等所有的不规则轴对称体的内面或外面,都可以加工成主变速轮。不过不是使用平面的阿基米德等距螺线,而是使用立体的等距螺旋线,除了使用阿基米德等距螺线和立体的等距螺旋线以外,在平面或者是上述的非平面轴对称体也可以使用非等距罗线或非等距罗纹线,如图18 、图19就是使用非等距螺线绘制的平面的螺线轨迹,图20 也是使用非等距螺线绘制的不规则轴对称体的模型 。
⑵ 定位导轨
用来给“动力连接齿轮组”定位,让它在规定的范围内----主变速轮的任意位置滑动或
停留,使整个变速系统获得需要的变速比。它可以有多种形状,而且型状要根据主变速轮的需要来定,要保证“动力连接齿轮组”在任何位置,⑸ 小行星轮的齿都要和主变速轮的齿相啮合。如图20的主变速轮就需要弧形的导轨。
⑹ 圆周增量调节环、⑺ 行星轮圆周增量调节滑块
两个或者是多个同直径的轮子,在同一平面内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速同向运动,那么他们运行所经过的轨迹是相互平行且相等的直线段,如果强迫他们沿着某一点作同角速度圆周运动,我们都知道这样不能实现,因为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不同半径处的圆周长度也不一样。为了要实现上述目标,离圆心近的轮子所滚过的弧度要比离圆心远的轮子大,这样才能实现上述目标,是两个轮子所经过的轨迹相等。
因此在此变速器里面我们使用了⑺ 行星轮圆周增量调节滑块,又因为它始终是作圆周运动,所以其调节是周期性的。所以又使用了⑹ 圆周增量调节环,它可以在行星齿轮架转动时对小行星轮进行圆周增量调节,在调节完后,重新将⑺ 行星轮圆周增量调节滑块(4)小行星轮调回起始位置等待下一次运行时进行调节。
为了解决到底需要调解多大,为此我们先求得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半径递增量相同的圆,其周长的递增量也相同,因此,这些圆1/n的周长相互之间的增量也是一样的。如图6 是不同圆半径与周长的坐标表示图,图中A5线是整个圆周的圆周与半径之间连的一条线,我们称为周径增量线,A4 线是半个圆的周径增量线,同样:
A3:1/4圆 周径增量线,A2:1/8圆 周径增量线,A1:1/16圆 周径增量线。
同样,因为我们的主变速轮的是以一条或多条阿基米德等距螺线组成(非等距螺线另论),因此,过主变速轮圆心任意两条射线之间的弧线段长度(也就是过圆心射线在转过任意角度后,螺纹线上的点沿螺纹线所经过的曲线长度),相互之间的增量应该相同。 如图7 所示,是一16条等距螺线绘制的主变速轮线型图,射线H和L之间区域的各条弧线的长度,也就是射线H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2.5度到达L处,各弧线所经过的轨迹长度如图7,我们把每一条曲线的长度都带入坐标系,我们会得到如图8所示的坐标点,我们将各坐标点连起来,得到了图8的直线,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之为圆周增量线,它与坐标系X轴之间的夹角成为圆周增量角,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角度越大,单位半径圆周或者弧度增量就越小,也就是说需要补偿的长度就越小,因此,这个角越大越好(当然不能超过90度)。平面主变速轮的角度大小取决于等距螺线的多少,而锥形螺纹主变速轮,则取决于等距螺线的多少和锥面的角度大小两方面来决定。⑹ 圆周增量调节环就是根据这个角度制作出来的。
而非等距螺线因为不是等距螺线,所以其圆周增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要按实际情况来计算和制造圆周增量环。
动力连接齿轮组
⑶ 动齿轮组托架、⑷ 行星齿轮架、⑸ 小行星轮、⑹ 圆周增量调节环、⑺ 行星轮圆周增量调节滑块、⑻ 动力转接轴(轮)、⑼ 动力连接轴 的总称。
⑸小行星轮通过轮轴与⑺ 行星轮圆周增量调节滑块的轴孔E(见图5)连接在一起,而⑺ 行星轮圆周增量调节滑块又装在⑷ 行星齿轮架的行星轮圆周增量调节滑块安装槽P(见图11)中,可以沿着⑷行星轮托架的轴向自由的滑动,而行星轮圆周增量调节滑块的滑槽F(见图5)与⑹ 圆周增量调节环扣合在一起,当⑷ 行星齿轮架转动时,行星轮圆周增量调节滑块⑺也跟着一起运动,圆周增量调节环(6)通过滑槽F调节行星轮圆周增量调节滑块⑺,做与小行星轮(5)运动方向相同的轴向运动(包括与轴线平行或与轴线成一定的夹角),如图7 的C1—C2线当点C1从开始往C2点移动时,圆周增量调节环(6)以相同的运动方向调节行星轮圆周增量调节滑块⑺移动,这样就可以在任何需要调整的圆周增量差的位置完成对小轮的调整。{见图3 动力连接齿轮组零件分解示意图}
而各个小行星轮共同连接到⑻动力转接轴(轮){如图13的动齿轮组托架需要加 ⒀ 动力连接滑轴与 ⑼ 动力连接轴进行桥接},再连到⑼ 动力连接轴上,⑼ 动力连接轴作为动力的输入或输出轴。
动齿轮组托架可以有多种形式,按照⑸小行星轮与⑷行星轮托架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凹齿型、凸齿型、等距型。
凹齿型,即⑸小行星轮的最外缘到⑷行星轮托架旋转轴线的垂直距离小于⑷行星轮托架的半径,如图9 就是凹齿型的一种结构图,同样凸齿型正好和凹齿型相反,如图10、图11、图12、,当然 ,⑸小行星轮的最外缘到⑷行星轮托架旋转轴线的垂直距离也可以
等于⑷行星轮托架的半径,这就是等距型。
如果按照⑸小行星轮轴线与⑷行星轮托架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同面相交型、异面相交型;同面相交型,即⑸小行星轮轴线与⑷行星轮托架轴线在一个面内相交,并且呈一定的角度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如图12 是这个类型的一种结构图;异面相交型,即⑸小行星轮轴线与⑷行星轮托架轴线异面相交,并且呈一定的角度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如图9 如图10 如图11 是这个类型的一种结构图,⑸小行星轮齿的类型则要和配套使用的主变速轮的齿相配套。
动力连接齿轮组是与主变速轮相配合使用的,在使用时动力连接齿轮组的⑸小行星轮的轮廓必须与主变速轮的螺纹相互啮合,如图21的A01区域,A01区域的⑸小行星轮的轮廓正好与主变速轮的螺纹相互啮合,并且在主变速轮运行和动力连接齿轮组沿导轨移动时,小行星轮的轮廓始终轮换与主变速轮的螺纹相啮合。这样才能使整个的变速系统正确、稳定的运行与变速。
同样,如果按照总的传动零件来分,可以分为,齿轮型,如图图9、图10、图11、图12、图13都属于这种结构,而图22 则属于链条型。这个类型具有增大传动功率,减小变速箱体积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是平面型主变速轮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图,主变速盘⑴是由8根阿基米德螺线为原型进行加工的,并由此将变速盘平等的分成8个等距区域,因此,当主变速盘旋转1周时,在主变速盘上的任意半径处都将通过8根螺纹,又因为小行星齿轮的轮廓像齿一样和螺纹牙侧啮合,因此行星轮托架不论在导轨A点与B点之间的任何位置,它与主变速轮之间的转速比恒定不便,即主变速盘每转一周,行星轮托架将旋过8个小行星轮,也就是旋转8/5周(因为行星轮托架(4)只有5个小行星齿轮),也就是说每个小行星齿轮只经过了主变速盘的1/8周的圆周,同时这6个小行星齿轮进行轮换接力传递,所以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动力传递到⑻ 动力转接轴(轮)和⑼ 动力连接轴上,因为小行星齿轮与主变速盘的槽间齿周期性的轮换相互啮合,所以它转速快慢是由它在主变速轮上所作圆周运动半径的大小有关,又因为“动力连接齿轮组”可以在主变速盘的任意半径处运行,因此,当动力连接齿轮组在B点时,因为此时小行星轮到主变速轮的圆心的距离较小,所以在主变速轮旋转一周,小行星轮所经过的距离较短,因此,此时从动力连接轮上所得到的转速很慢,但力矩却很大,当动力连接齿轮组从B点开始往A点匀速移动时,随着它在主变速轮上所处的半径位置的呈线性增大,小行星轮的线速度也在慢慢的呈线性增加,这样动力连接轴的转速也呈线性增加,当动力连接齿轮组移动到B点时,达到最大的变速比,这就是整个无级变速的过程。
所以在“动力连接齿轮组”从变速箱体的B点到A 点的移动过程中小行星齿轮与主变速盘之间的变速比是呈线性增加的,至此无级变速完成。
系统运行是可以根据需要让动力连接齿轮组在不同的位置,以获得所需要的速度。并且可以随时调整动力连接齿轮组的位置,以满足变速的需要。

原理结构图

原理结构图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6-2012 21: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我觉得这个东西运转起来滑磨运动方向的速度太大了,工作原理有点像涡轮蜗杆,效率可能会低哦。不知道有没有做过样件进行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4-1-2016 20:41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8-6-2012 22: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6-2012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有专利了,那就把专利号码给我们,我们去看看这个东西的工作原理和图。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7-2012 06: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101578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7-2012 12: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czizhupinpai 于 3-7-2012 12:59 编辑

    上次在重庆高交会上,也有人向推荐了纯齿轮的无级变速,但是结构不是一般的复杂,原理也没弄很清楚。。。。
    虽说一般情况下齿轮传动效率高于摩擦传动,但纯齿轮尽管实现了无级变速但结构的传动效率能否保证就很难说了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9-12-2015 23: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9-7-2012 22: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可以,实际传动可能效率不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7-2012 16: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楼上,结构过于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7-2012 17: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极变速
    再者结构复杂了  接触副多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效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7-2012 08: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话说的 难道比起 奔驰的 变速箱来 还有他们复杂?我 搞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7-2012 10: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是说明书附图就有16页,结构复杂,造价很高,性能难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31-7-2012 20: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 你有没有机械基础啊 会不会看机械图纸啊  那16也图纸 是一个产品吗  麻烦你在看看吧  那个是很多的类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2012 16: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年过去了还没有投资人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7-8-2025 01:00 , Processed in 1.057036 second(s), 5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