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931查看
  • 2回复

目前生产力水平下TPS在中国制造业导入的话,是利大还是弊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8-2012 22: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结束时间: 31-8-2012 22:41

正方观点 (3)

利大于弊

VS
反方观点 (0)

弊大于利

辩手:2 ( 加入 )
 
辩手:0 ( 加入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3-8-2012 22: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水平普遍偏低,管理水平不足,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和世界知名制造业接轨的重要障碍.
    我们学习TPS但不能迷信TPS,要洋为中用才是解决制造业水平偏低的核心所在。
    而TPS的精髓在于不断地简化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在目前的中国制造行业中如果真的可以做到的话,势必会在同等条件下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价格优势,管理优势。这样才能和世界制造业真正接轨。
    总而言之是有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8-2012 08: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企业格局,企业内部人员意识等等关系太错综复杂了,企业推行TPS,短期来看,肯定会带来种种方面的格局变更,包含人员,管理,质量,设备,工艺,流程等等诸多方面,这种的大变动,甚至会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产售波动,增加企业的负担。TPS推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投入成本相对很大,体系成型见效周期较长,所以很多企业都是前期满腔热血,后面心灰意冷。但是,一旦体系成型,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戴明环流程的充分运用,能够很大程序规避和提前预知潜在缺陷或风险,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是有利的。不过另一个方面,中国有中国特色,企业有企业文化,有企业特色,盲目照搬也是行不通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取长补短,才能更好的取得成效。另外,个人觉得,生产力水平与TPS没有直接关系,并不能够决定TPS推行是利是弊,丰田早期提出并推行TPS的时候,正是因为生产力水平遇到瓶颈,积极寻求改变,从而才彻底打破原有陈规,开辟出来的新的生产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6-7-2025 02:20 , Processed in 0.400613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