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26查看
  • 13回复

关于汽车企业如何才能盈利的讨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10-2012 21: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关于中国的汽车企业,到目前为止,利润大都来自合资品牌,对于自身品牌溢价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例子我就不用举了,网上很多,有空自己查查就好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做了一定研究,但是可能不全面,还有就是现在我认为还不是时候发表,当然讨论到一定阶段或则是汽车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现在汽车企业还是比较浮躁,各个地方ZF会不惜代价这样处理,只会导致行业混乱,所以我指的阶段是形成2-3家国家性大型集团企业),我会分享。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进行相关讨论,我抛一些砖头给大家,当然认为我不对,您们可以用砖头拍我。
1、现在许多企业的研发是这样一个现状,造型、工程化、技术分析分别由不同的设计公司在进行制作;
2、现在同属于技术方向,但是一些企业研发与工艺技术分属不同的部门;
3、采购现象(例如降成本多家招标,采购综合方面);
4、质量归口(由于采购部件质量、工厂设备、工人素质等等多方面);
5、销售及品牌推广方向。
总结就是从研发、采购、质量、成本、销售等各个成面进行讨论,什么才能制造溢价能力?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2 23: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就没有人愿意讨论讨论?至少为汽车业发展做后备力量储备啊,同时我也好丰富一下我对于这个方面的理解。
当然我们可能只是普通工程师,对于这些领导关心的事情,我们的确是知道了也不可能有大的动作,但是在汽车行业现在还没有找到突破的时候,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这方面的能手(也许就是只有一方面,如设计、采购、质量当中一个部分),不仅仅是领导,毕竟他们也是人,不会对于汽车行业面面俱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1-2-2018 20:04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9-10-2012 23: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状是特别使人感慨啊,我们自主的整车基本都是低利润吧。很多方面,往大了说全是无奈事实,这就是发展的一个阶段,是要很多因素成熟之后才能汇集出中国自主汽车的长足进步的。技术,真是很弱,人员素养也很没办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2 23: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xingzhehust 发表于 29-10-2012 23:18
    现状是特别使人感慨啊,我们自主的整车基本都是低利润吧。很多方面,往大了说全是无奈事实,这就是发展的一 ...

    现在有微利润的都是不错的车企了,还有很多车企乘用车是没有利润的。
    就是问题是多方面的,所以需要大家讨论的阿,您说的关于技术弱,怎么才能从技术上改善达到能有利润状态?同时人员素养这个大问题要从什么方向解决啊?没有办法就没有结果啊!
    谢谢这位仁兄/姐妹介绍一下您的看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1-2-2018 20:04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30-10-2012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不知道才往外扯了那么远啊,很多东西需要积累,特别是说汽车这种很基础的工业行业。基础研究也好工程技术也好管理制度也好,想想我头都大了。你这么热心讨论,就多研究点吧,很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30-10-2012 22: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xingzhehust 发表于 30-10-2012 21:23
    我就是不知道才往外扯了那么远啊,很多东西需要积累,特别是说汽车这种很基础的工业行业。基础研究也好工程 ...

    虽然帮助不大,但是还是谢谢您!
    我其实倒是有一套方案及一揽子计划,可能还不是很完全,但是我认为该方案能够推动自主汽车行业盈利。
    当然我也说过这个其实是领导考虑的事情,我认为还是有很多人有这个方案的事情,苦于自己无法实施;同时现在自主企业确实浮躁,且利益链联系太大,这个方案暂保留,但是关于总体方案只说4个字“开源节流”,但是肯定不是为了打压人才工资(现在自主企业都这么干,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往往产生恶性循环),具体怎么去开源节流就不过多讲了。
    我同时为了完善我的方案计划所以想大家都参与讨论,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1-2-2018 20:04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31-10-2012 21: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31-10-2012 22: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xingzhehust 发表于 31-10-2012 21:24
    呵呵,加油!

    应该说一起加油,现在中国汽车企业必须到了认真总结,研究的时候了,不然等着外资推出了廉价小车的时候就很悲剧了(大众2015推出5万以内小车)。他们是肯定有技术及成本优势的,并且还能从容的赚钱,但是自主车企就不一定了,随着消费需求品质的提高就会导致较大亏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13-10-2015 19:2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31-10-2012 23: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国产品牌缺乏广泛认可,不受广泛的支持,也无心做出好产品。政府带头认可自主品牌,购买自主品牌,同时也起到宣传自主品牌的作用。棒子的民族气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11-2012 00: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Rampage_毳 发表于 31-10-2012 23:06
    一句话,国产品牌缺乏广泛认可,不受广泛的支持,也无心做出好产品。政府带头认可自主品牌,购买自主品牌, ...

    谢谢了!
    这个是宣传及品牌推广上的问题,不过现在还是有很多汽车企业宣传还是不错的,至于效果嘛这个只能是说从市场考究。
    当然政府在这个上面也有问题,毕竟中国的媒体还是国家体制,一边说自主车好,但是一边在买外资车,自相矛盾,大众都是看在心里的啊!
    当然我也认为民族气节是相当重要的,但是我认为还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所有的人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产生对于好的向往,特别是中国经受了一段屈辱的历史啊。
    不知道您对于其他方面还有什么好的措施没有啊?麻烦您分享一些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1-2012 16: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品牌推广,和口碑的树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4-11-2012 15: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这么多人都从品牌推广和口碑方向说,现在转个引导方向:如何产生溢价及合理降成本(其实溢价才是品牌推广及口碑所要达到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17-8-2015 18:0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4-11-2012 17: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南北大众就知道什么样的车企能盈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4-11-2012 2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行于天下 发表于 4-11-2012 17:26
    看看南北大众就知道什么样的车企能盈利了!

    对于南北大众这样的公司,我肯定会有研究的,至于其盈利也是多方面的原因的。也花了如此长的时间超越日系车企,中间都进行了多少的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0-7-2025 00:40 , Processed in 0.690270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