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296查看
  • 10回复

[讨论] 关于线束原因引起的车辆起火燃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11-2012 21: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最近一直在分析几起车辆起火事件,都为车辆停驶后发生自然。由于自燃后,面目全非,根本找不到任何证据。都说线束短路会引起车辆起火,想通过线束设计上的不合理来解释线束短路造成起火,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而电器保险又能在线束短路中起多大作用。一直无法得到验证,按照要求多大功率的用电器用什么样的线束,配多大的保险。如果设计合理,怎么又会出现短路起火呢。只是想从车辆起火,来吸取一些在整车电器设计当中应当注意的地方。还请各位达人指点一二,拓宽一下思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11-2012 15: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让高分子材料燃烧的一个很直观的条件就是高温-短时间内积聚的巨大热量由于无法消散,达到材料的起火点(一般300摄氏度即可点燃),然后星星之火,燎原了。
问题是短时间积聚的热量的来源需要考虑,通常大家都能理解电路短路带来的效应-大量的化学能在即段时间里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热能释放出来。
对于一辆车,特别是使用了一段时间的车而言,发生自燃,没有在设计方面长期的经验积累是找不出问题的。毕竟任何一辆行驶在路上的汽车理应都有路试试验经验作为上市前判断基础。就楼主提出的现象,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车辆的线束的那个地方漏电与地极短接,形成短路,造成车辆局部温度急速升高,超过所在区域高分子材料的着火点,最终烧车。至于短路的原因,应是使用过程中,相应要绝缘的线束经磨损漏电,而问题就在于线束本应绝缘,为什么会遭到磨损--这个可能与设计有关,也可能与装配有关--即使是装配上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等)来加以避免。另外,可以通过整车电路保护测试对汽车线路及用电器的适配性进行检测考察。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8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8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11-2012 14: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分析的非常到位,学习了,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12-2012 20: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线束自燃是一个相当头疼的问题,不过从我们公司的几起自燃事故来看,无非就是私自改装,加大保险盒用电功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2-2012 22: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烧车和线束老化、线束磨损有关系。从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布线路径,在整车环境里面避开锐边,或者增加耐磨保护。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2-2012 11: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连接器 接插件这块质量应该有些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2-2012 15: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原因都有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2013 2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边碰到的主要有两个情况:1、线束走向不合理,和钣金干涉,时间长了,线就磨破了,问题也就来了;2、搭铁固定不合理,以前都用的自攻螺钉搭铁,后来出现螺钉松动,造成搭铁不良,导致搭铁片局部高温,现在我们最基础的都换成螺栓和焊接螺母配合搭铁了,还有对搭铁片优化的,车身专门开得有孔,将搭铁片固定先,防止打螺栓锁紧时,搭铁片转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013 20: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经常检查检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2013 11: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个车辆自燃,首先要确定其使用年限根据其制造年限以及当时的工艺水平进行判断,如果新车出现其情况无非就是两点1、厂家有偷工减料的行为(这种情况我见过)2、在设计初期没有考虑到过孔以及线束的固定方式3、线束厂家工人尤其是新人在操作上的产生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3-2013 22: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自然接触到的不多,亲身经历过的一辆车。车开一段时间停下来,电缆温度非常高;仔细研究,有一处底线接地点没有固定到位,是装配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1-7-2025 07:30 , Processed in 0.377096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