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388查看
  • 3回复

[板金] 关于车身铝板及铝板成型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11-2012 14: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很想了解关于车身铝板的使用情况,单是为了减轻重量么?请了解的同学们分享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012 21: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轿车还是客车?除了减重还有防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2-2025 14:4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7-11-2012 20: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肤浅的一点点了解,大家分享哦:铝合金材料较软,价格昂贵,容易断裂以及部分铝合金产品还需后续加工,如拉丝﹑阳极处理等,在冲压生产时特别容易产生顶伤﹑刮伤,在模具制造方面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对于不影响工程数的情况下冲孔尽量排在后面工程冲孔,甚至对于冲孔数量较多的产品可考虑多做一个工程也要将冲孔排在后面冲。
    铝料较软且模具较容易堵料,故在设计模具放间隙时宜放双边料厚10%的间隙,刀口直深位以2MM较为合适,锥度以0.8-1°为合适。
    折弯成型时,因铝料在折弯时容易产生铝屑,会造成点伤﹑压痕,铝原材需贴PE膜,在滚轮及电镀的情况下,成型块以抛光镀硬铬为佳。
    对于需阳极后加工的冲压件,如有压平﹑推平工序180°,产品不可完全压合,完全压合会产生吐酸现象,需留0.2—0.3MM的缝,以便酸液顺利及时流出,故在此工序上必须做限位块并标定模高于模具上。
    因铝料较脆,容易开裂,特别是在反折边的情况下,故尽量不要做压线,即使要做,也要将压线做宽一点,打浅一点。
    所有铝件刀口都要求用慢走丝线割,以防毛刺及落料不顺现象,铝件容易产生高温,故冲头硬度要求60°以上,至少用SKD11材质以上,不可有D2等差质冲头。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4 积分 +1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 1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2-2025 14:4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7-12-2012 22: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皮7319 发表于 27-11-2012 20:27
    肤浅的一点点了解,大家分享哦:铝合金材料较软,价格昂贵,容易断裂以及部分铝合金产品还需后续加工,如拉 ...

    再补充一点:铝料较软,故在冲压生产时极易产生顶伤﹑压伤﹑刮伤﹑变形,除了在模具上要做到要求时,在冲压生产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想将铝件冲压做好,降低不良率,首先要做好5S,特别是清洁,含模具﹑冲床台面,流水线及包装材料必须做到无尖锐杂物,无脏物定期清晰整顿,模具上下都必须清理干净,无杂物。
    2.发现产品毛刺较大必须及时送模具维修并跟催至结果。
    3.铝件较易发热,并积压在一起变硬,故在冲孔下料时需在材料上涂点压扳油(即可散热,又可顺利疏通落料)再冲压。
    4.冲孔较多的产品需做到打一下清理模具表面一下,做到模具﹑产品永保干净无杂物,减少顶伤,发现顶伤必须将模具顶伤问题点找出并解决才可继续生产。
    5.推平模具推块会产生铝屑,故推块每天生产完都必须清洗推块下面的铝屑。
    冲头在冲孔时极易将铝屑带入脱板内,而产生高温将冲头磨损甚至软化,故生产3-7天必须定期清洗冲头或将冲孔刀口光磨,实在不行需及时更换。
    对于180°折弯压平产品,必须每10-30片将折边撕开PE膜观看有无破裂,因铝料在出料时会有成分不均现象,特别对于更换厂家冲压材料时需做严格首件检查。
    员工尽量做到工位固定,培养员工观察能力,打一片看一片,视力1.0以下的员工不可开机冲铝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3 积分 +1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 1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6-7-2025 06:33 , Processed in 0.68396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