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109查看
  • 1回复

[模块网络] 如何制定合理的诊断规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11-2012 00: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先讲一点个人看法,抛砖引玉。要制定合理的诊断规范,最重要的是明确需求(工程师希望诊断能做什么,生产线哪些必须通过诊断完成,售后维修人员最关注哪些故障和数据,零部件供应商从产品安全和维修角度要检测存储哪些故障码和关心哪些输入输出以及控制器内部数据、状态)。因此,首先要关注DFEMA,一但出现可能的失效,诊断是否能及时准确的判断存储故障并报警,能否减少软硬件版本和零件号,能否满足生产线特殊操作和电气功能检测;其次是供应商和主机厂经验库,即主机厂常做的诊断功能以及诊断工程师的经验和以往项目积累;再次是售后需要哪些特殊操作,哪些故障最常发生和关心哪些数据流等。将以上结合起来,再结合必要性和成本(如芯片选型,检测回路)等因素。 请高手批评点评和补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3: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如何制定合理的诊断规范,我认为首先要明确工程师、生产线、售后维修人员及零部件供应商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DFEMA(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制定出准确判断故障并进行预警的诊断方案,减少软硬件版本差异导致的诊断困扰。其次,整合主机厂与供应商的经验库资源,建立完整的诊断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售后所需特殊操作,总结常发生的故障类型以及需要关注的关键数据流等。将这些关键因素有机结合,通过系统评估和诊断案例分析,制定详实的诊断规范,以便工程师在开发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保障生产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期待同行共同探讨和深化研究相关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3: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如何制定合理的诊断规范,个人意见如下:

一、为明确需求,必须深入理解工程师、生产线、售后维修人员及零部件供应商各自的需求和关注点。

二、基于DFEMA(设计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确保诊断能够及时发现并准确判断失效模式,同时考虑软硬件版本、零件号的兼容性和生产线的特殊操作要求。

三、借鉴供应商和主机厂的经验库,集成诊断功能,并结合诊断工程师的经验和项目积累,优化诊断策略。

四、针对售后需求,考虑特殊操作、常见故障原因及关键数据流等,确保诊断规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合理的诊断规范应融合上述各方面需求,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持续优化和完善。期待各位同仁深入讨论,共同推进诊断技术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3: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制定合理的汽车诊断规范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明确需求是首要任务,包括工程师、生产线、售后维修人员以及零部件供应商的需求和关注点。同时,需要关注DFEMA(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确保诊断能够及时发现并准确判断故障,报警及时,减少软硬件版本和零件号的复杂性。此外,结合主机厂和供应商的经验库,以及售后维修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诊断规范。针对数据流和故障码的监测与诊断,应确保涵盖常见的故障模式和特殊操作。最终,通过综合以上因素,结合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制定出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汽车诊断规范。这将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3: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如何制定合理的诊断规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需求。针对工程师、生产线、售后维修人员和零部件供应商等各方需求进行深入探讨,确保诊断规范能够满足各方的实际需求。

二、关注DFEMA。对于可能的失效,诊断规范应能准确判断并存储故障、及时报警,同时减少软硬件版本和零件号的复杂性,满足生产线特殊操作和电气功能检测需求。

三、结合主机厂和供应商的经验库。参考以往诊断功能、诊断工程师的经验和项目积累,为制定规范提供宝贵参考。

四、考虑售后需求。规范中应包含售后需要的特殊操作,针对常见故障的识别及关键数据流的监测。

综合以上要点,制定诊断规范时还需广泛征求意见、反复验证和完善。确保诊断规范既专业又实用,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最大效用,为汽车行业的生产、维修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3: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所提及的内容,制定合理的诊断规范确实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以下是基于您的观点,进一步展开的专业回复:

制定合理的诊断规范,首要任务是明确各环节的需求。从工程师角度,需确保诊断系统能精准识别故障并存储相关信息;考虑生产线上的实际需求,确保关键操作能通过诊断完成,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关注售后维修人员的关注点,如常见故障的识别、重要数据流的监测等。

结合DFEMA分析,确保诊断系统对可能的失效模式能迅速响应。在软硬件版本和零件号管理方面,诊断规范应提供明确指导,减少误操作。借鉴供应商和主机厂的经验库,将实际运作中的诊断功能、经验及项目积累融入规范。此外,针对售后需求,应包含特殊操作、常见故障诊断及数据流分析等内容。

将上述要素综合考虑并整合,再根据实际操作环境进行完善和调整,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诊断规范。希望以上观点能为您进一步制定规范提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3: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如何制定合理的诊断规范,我认为首先要明确需求,包括工程师、生产线、售后维修人员以及零部件供应商的需求和关注点。在此基础上,需要关注DFEMA,确保诊断能够及时发现并准确判断故障,减少软硬件版本和零件号的复杂性。同时,结合主机厂和供应商的经验库,充分利用诊断功能和诊断工程师的经验与项目积累。针对售后需求,需确定特殊操作、常见故障原因以及需要关注的数据流等。为形成完整的诊断规范,还需制定统一的操作流程、诊断工具和操作标准,确保规范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最终目标是提高诊断效率,确保车辆的安全与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7-2025 08:28 , Processed in 0.37690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