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51查看
  • 0回复

什么是第二、三代防盗系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1-2012 17: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本帖最后由 粉帅 于 27-11-2012 17:43 编辑

大众第二代第三代防盗系统概念是什么???
第二代防盗:防盗控制单元给钥匙门的信号与钥匙门给防盗控制单元的信号向符合,防盗控制单元就给发动机信号,发动机启动、、、是这意思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代和第三代防盗系统是现代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防止车辆被盗。第二代防盗系统主要通过加密钥匙和车辆之间的通信来验证身份,确保只有合法的钥匙才能启动发动机。第三代防盗系统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更多高级功能,如智能识别、网络通讯等,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您所描述的是第二代防盗系统的一个基本原理,即通过信号匹配来验证身份并启动发动机。但具体的实现方式和细节可能因不同品牌和型号而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代和第三代防盗系统是现代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车辆被盗。第二代防盗系统主要通过加密钥匙和车辆模块之间的通信来验证启动许可。当钥匙与车辆的防盗控制单元信号匹配时,车辆才会允许启动。第三代防盗系统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更多高级功能,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使得识别过程更为迅速和准确。其核心在于提供更强大的防护能力,有效应对各种非法侵入和盗窃行为,确保车辆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代和第三代防盗系统是现代汽车安全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利用电子手段防止车辆被盗。第二代的防盗系统主要通过密钥和防盗控制单元之间的通讯验证来启动车辆,当验证通过时,防盗控制单元会向发动机发送启动信号。第三代的防盗系统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更多高级功能,例如无线电通讯、网络控制和智能识别等,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防护性能。上述描述对于第二代的解释基本正确,第三代则更为复杂和智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大众汽车第二代和第三代防盗系统的概念,以下是具体解释:

第二代防盗系统主要涉及电子密码和钥匙芯片技术,当车主使用带有正确ID代码的钥匙时,车辆才会接收到启动的指令信号。第三代防盗系统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智能化技术,如无线射频识别等,提高了安全性和识别速度。您所提到的“防盗控制单元与钥匙门的信号对应”是第二代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原理,通过信号匹配来实现车辆启动控制。实际工作过程更为复杂,涉及到多个传感器和模块的协同工作。这些系统都是为了增强车辆的安全防护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代和第三代防盗系统是现代汽车安全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利用电子手段防止车辆被盗。第二代的防盗系统主要通过密码匹配的方式实现,当钥匙内的芯片与车辆防盗控制单元的信号相匹配时,车辆才会启动。第三代防盗系统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先进功能,如无线电频率识别技术、智能识别车主身份等,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和便捷性。简单来说,这两代防盗系统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车辆的安全,防止被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大众汽车第二代和第三代防盗系统的概念,它们是基于先进的电子技术和算法设计的更为安全和复杂的防盗系统。第二代防盗系统主要涉及到防盗控制单元与钥匙门之间的信号交互,确保信号相互符合,以启动发动机。此外,这些系统还包括其他的防盗特性,如车辆追踪、发动机锁定等。到了第三代,系统更为智能化和集成化,包括更多高级功能,如智能钥匙、远程启动等。这些都是为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防盗性能。以上理解基本正确,但具体实现和功能可能更复杂和多样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1-8-2025 22:42 , Processed in 0.34739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