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072查看
  • 9回复

[汽油发动机]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MP)齿形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2013 09: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凸轮轴位置(CMP)的最主要的功能是辅助ECU判断气缸处在哪一个冲程,最简单的传感器只要一个齿形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的汽油机大多采用的两宽两窄的四齿,窄齿开口为24°,宽齿为66°,这样的设计的目的主要为了失去曲轴传感器(CKP)后进行跛行控制,可是我不理解齿形为何要切分成24°和66°?哪位高人能够解析一下,另外我自己用EA888进行一些正时和相位的研究,请阅附件,希望给大家来带帮助,并请不吝指正,谢谢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4-2013 2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上附件,请各位参看并指正,谢谢!

EA888 正时位置与VVT探讨 - 正时.pdf

1.86 MB, 下载次数: 40, 下载积分: 积分 -1

EA888 正时位置与VVT探讨 - VVT.pdf

753.28 KB, 下载次数: 33, 下载积分: 积分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2013 0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问题就一个一个的进行解答吧

首先客观说一个单齿的凸轮轴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机械加工简单、ECU驱动程序简单(同步时判断一下凸轮齿就可以)
缺点确是有很多的
就像你文章里说的,单齿凸轮完全可以判断发动机的同步
但是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起动速度和VVT角度的更新速度

首先说说对发动机起动速度的影响
假设发动机开始起动时正好处于单齿下降沿之后
那么发动机想要正常起动,就得等到下一个周期的凸轮齿到来才能实现同步
也就是720°曲轴角度
这个起动速度在现在发动机来说是非常糟糕的
用户会明显感觉到发动机起动无力

也许你会说360°就可以同步上,因为在豁口后如果检测到的是低电平就可以同步
是的,在凸轮信号都正常的情况下是可以的
但是因为你的凸轮只有一个齿,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处于低电平状态
那么你说,这时候凸轮信号到底有没有故障呢
假设出现了故障,凸轮信号也是低电平,那么此时你却用凸轮信号进行同步
显然有很大的几率是同步判定失败的
同步失败的结果就是影响起动速度、排放等

其次,对于VVT来说,由于凸轮只有一个齿
那么你的VVT角度更新只能在凸轮齿到来才可以
也就是凸轮转一圈, 你的VVT角度才能更新一次
这样对于VVT的控制来说是非常糟糕的
假设你开始进行VVT的调整,想调20°
当前凸轮齿你检测的值是15°,还没有到达20°
所以你会继续调,等下一个凸轮齿到来时,你的角度可能达到了30°
大于20°,所以你就会往回调,结果下一个凸轮齿来的时候变成了18°
以此类推,你在进行VVT调整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动态波动

所以,单齿凸轮的缺点是非常多的
现在就连最低端的发动机都很少用到这种凸轮了

那是不是凸轮的齿数越多越好呢
不完全是,要是把凸轮做成60-2类型的
VVT的控制精度会非常的高
但是,由于60-2类型的凸轮的特征点只有一个,就是豁口
在判断发动机同步时,速度还是很慢的
而且,齿数多了,机械加工的成本、难度都会上升
最主要的,齿数多了,凸轮传感器不一定可以识别
传感器对于齿的齿深、齿宽、齿的弧度长度等有严格要求的
如果齿弧度不够长,传感器无法识别
而凸轮靶盘一般都是安装在凸轮轴上的,也就是发动机的内部
尺寸不能做的太大,一般直径也就50MM
如果你扣的齿过多的话,齿宽、弧度长就无法满足传感器需求了

所以,凸轮信号的设计是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
首先要有尽可能多的特征点(发动机同步),齿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VVT、机械加工)等
你所说的两长两短的凸轮齿形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齿形
联电、博世基本都在用
事实证明也是有很多的优点的
凸轮的特征点很多,比如高短、高长、低短、低长
根据长度信息和高低电平信息可以很快判定凸轮实际相位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是24°和66°
这个角度没有一个固定值,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大约是1:3
所以你说的30° + 60°, 21° + 69°都是可以的
但是两长两短我还见过 22° + 68°, 18° + 72°的

为什么是1:3呢
这是发动机技术发展到现在工程师们所得到的经验值
就拿两长两短的凸轮齿来说
在曲轴信号丢失的情况下,使用凸轮信号做跛行的情况
假设当前是一个短齿,下一个是长齿
但是ECU如何判断是短齿还是长齿
就需要测量凸轮沿之间的周期
但是,发动机有可能正在加速
那么有可能就把后面的长齿判定为短齿
所以,工程师门就开始研究齿形周期和加速减速之间的关系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在最恶劣的加减速情况下
前后两个齿的周期比不会超过1:3

所以,做成1:3的目的是能够在各种工况下正确的判断凸轮的齿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华普小子 + 3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4-2013 09: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Lachlch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3-4-2013 09: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naclchen的精彩讲解,基本上把正时设计的核心理念都搞懂了,谢谢!
在汽车上没有一个问题是小问题啊,任何一个设计都凝聚了工程师的方方面面的追求与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4-2013 11: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todd_anderson 发表于 3-4-2013 09:46
感谢naclchen的精彩讲解,基本上把正时设计的核心理念都搞懂了,谢谢!
在汽车上没有一个问题是小问题啊, ...

赞同你的说法:没有一个问题是小问题
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祝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4-2013 2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naclchen 发表于 2-4-2013 09:02
你的问题就一个一个的进行解答吧

首先客观说一个单齿的凸轮轴的优点和缺点

这个回复必须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13 10:4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真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1-3-2020 18:5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8-4-2013 21: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Lift Curve这个设置谁知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4-2013 20:05: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啊。涨了不少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8-11-2025 07:21 , Processed in 0.550024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