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785查看
  • 8回复

[汽油发动机] 请问催化器测储氧量的方法及目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6-2015 14: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6-2-2014 16: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汽油车怎么测储氧量?还有为什么要测呀!!!!怎么测????????????????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11-8-2015 19:5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8-2-2014 19: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OSC可以确认当前的borderline催化器状态是否满足匹配要求,至于测试的话较复杂,需要加装宽裕氧传感器以及标定ECU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30-7-2015 11:41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10-2-2014 14: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下面这个图,看懂你就懂了~
    QQ截图20140210144922.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 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2-2014 16: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OSC不是直接测,是通过后氧的信号振幅间接反应出的.(你找个OCS好的后氧信号和差的后氧信号看一眼就知道了)
    催化器内对主要污染物HC CO NOX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氧,而浓度适宜(lambda约为1)为最佳反应窗口,催化器中氧化铈有氧化还原特性,与氧的可逆反应能在还原时释放氧,在氧化时消耗氧。保持催化剂良好的催化活性。所以OSC保证催化器良好的催化性能和排放结果.
    目前EOBD催化器诊断主要是检测后氧振幅来看OSC的.......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 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1-2-2019 15:1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014 15: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触媒前后的氧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因为触媒的储氧能力,所以后氧传感器的波形反馈较前氧传感器的波形反馈有一定滞后,如果触媒失效的话,后氧传感器的波形与前氧一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9-7-2015 22:4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4-2-2014 21: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OSC具体计算公式如图所示
    未命名.bmp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3-2014 12: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储氧时间反映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催化器本身的催化能力。老化催化器的催化能力下降,相应的储氧时间也会下降,故EOBD中常用储氧时间来衡量催化器的老化程度。
    储氧时间的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车辆进入DFCO(断油)后改变lambda先稀后浓查看从前氧上升到后仰上升的时间间隔即为储氧时间值。详见附图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3-2014 12: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桌面/1.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5-2021 22:58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4-6-2015 14: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说的都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08:27 , Processed in 0.395642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