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JI/YJY•03•71-2005
悬架系统零部件周边最小间隙的规定
2005-08-10 发布 2005-08-16 实施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规范了悬架系统零部件周边最小间隙的设计。
本标准于2005年8月16日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天顺
TJI/YJY•03•71-2005
悬架系统零部件周边最小间隙的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悬架系统零部件周边最小间隙的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乘用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发动机、变速器及附件系统设计公差与装配尺寸链分析
整车车身设计公差与装配尺寸链分析
传动轴跳动校核
转向运动校核
悬架运动校核
3 术语和定义
3.1σ发动机x,σ发动机y,σ发动机z
指副车架与发动机在整车坐标系中的x、y、z向的间距。
3.2σ前围板x,σ前围板y,σ前围板z
指副车架与前围板在整车坐标系中的x、y、z向的间距。
4 要求
4.1 前副车架周边最小间隙
4.1.1 前副车架安装空间
4.1.2前副车架周边最小间隙
前副车架一般与车身纵梁连接,如上图所示。A、B点与纵梁连接。C为一连接支架。
在A、B点安装结构上,考虑到副车架为一复杂冲压件,在A、B处螺栓与安装孔一般留有σx1,σy1为2~3mm的间隙,再考虑各个厂家模具精度的不同,预留σx2, σy2, σz2为1mm的边误差。再考虑副车架连接一般为柔性连接,预留0.5mm的柔性变形量。副车架周边自身的活动空间为σx1+σx2+0.5=4.5mm, σy1+σy2+0.5=4.5mm,σz1为1.5mm。
4.1.2.1 前副车架与发动机、变速箱周边最小间隙
发动机、变速箱与车身的连接为柔性连接在各种极限工况其悬置的变形量各不相同。参考以前的项目,先设定σx3,σy3,σz3分别为10mm,5 mm,10 mm。
具体数值应参考《发动机、变速器及附件系统设计公差与装配尺寸链分析标准》。
所以,前副车架与发动机、变速箱周边最小间隙σ发动机x,σ发动机y,σ发动机z,分别为σ发动机x=σx1+σx2+σx3=4.5+10=14.5mm,σ发动机y=σy1+σy2+σy3=4.5+5=9.5mm,σ发动机z=σz1+σz3=1.5+10=11.5mm,
4.1.2.2 前副车架与前围板最小间隙
考虑前围板的冲压和焊接误差,预留σxq,σyq,σzq为2mm的边误差。具体数值应参考《整车车身设计公差与装配尺寸链分析标准》。所以,前副车架与前围板周边最小间隙σ前围板x,σ前围板y,σ前围板z,分别为σ前围板x=σx1+σx2+σx3=4.5+2.0=6.5mm,σ前围板y=σy1+σy2+σy3=4.5+2.0=6.5mm,σ前围板z=σz1+σz3=1.5+2.0=3.5mm。
4.1.2.3 前副车架与传动轴最小间隙
具体见《传动轴跳动校核标准》
4.2 前、后稳定杆周边最小间隙
具体见《转向运动校核标准》;《悬架运动校核标准》
4.3 前、后减震支柱周边最小间隙
具体见《转向运动校核标准》;《悬架运动校核标准》
4.4 前摆臂及后悬架杆系周边最小间隙
具体见《转向运动校核标准》;《悬架运动校核标准》
4.5 后副车架周边最小间隙
4.5.1 后副车架安装空间
后副车架一般与车身纵梁连接,如上图所示。D、E、F、G点与纵梁连接。副车架在螺栓与安装孔一般留有为2~3mm的间隙,但后副车架一般有设计一孔为安装定位孔,与螺栓完全配合,再通过夹具定位安装,那么副车架的安装移动空间预留σx4,σy4为1.5mm,
考虑副车架钣金件精度的不同,预留σx5, σy5, σz5为1mm的边误差。副车架周边自身的活动空间为σx1+σx5=2.5mm, σy4+σy5=2.5mm,σz4为1mm。
4.5.1.1 后副车架与车身钣金件的最小间隙
考虑车身钣金件的冲压和焊接误差,预留σxc,σyc,σzc为2.0mm的边误差。具体数值应参考《整车车身设计公差与装配尺寸链分析标准》。所以,前副车架与车身钣金件周边最小间隙σ车身x,σ车身y,σ车身z,分别为σ车身x=σx4+σx5+σxc=2.5+2=4.5mm,σ车身y=σy4+σy5+σyc=2.5+2=4.5mm,σ车身z=σz4+σzc=1.0+2=3m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