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整车厂在售后服务市场的新环境及其应对
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交通部发布了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选择在那样的时间点发布,交通部似乎有意想让这件事显得低调,可是这样一部重要的“管理办法”,再低调地发布也不会减少它将激起的波澜,年后看到此“管理办法”的整车厂要忙一阵子了。
“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让始于汽车行业反垄断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图片来源:新华社发,徐骏制作)
征求意见稿规定“汽车生产者应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径、合理的信息价格,向所有维修经营者和消费者无差别、无歧视、无延迟地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
如下图所示,之前独立修理厂只能通过灰色途径从4S店获得维修技术信息,而以后独立修理厂可以从整车厂处获得无差别的维修技术信息。
表面上似乎变化不大,但是整车厂需要注意三点:首先,这是信息流的变化,“物流”(配件供应)面临着同样的变化――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不仅要求“建立实施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还要求“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第二,这种变化带来的是4S店与独立修理厂的平等地位,即整车厂在售后服务方面将失去对于4S店的“保护”――而这种“保护”不仅保护了4S店的售后利益,也保护了整车厂自己的售后利益,还保护了整车厂与4S店相对不平等的关系。第三,更加平等之后,4S店与独立修理厂之间的“互动”或将更加频繁和丰富,信息流与物流在两者之间的流通可能更加普遍,甚至将有越来越多的4S店集团成立独立修理厂。这是整车厂在维修技术信息公开之后将面对的售后服务市场新环境。
面对这样的新环境,整车厂可以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应对。
第一方面,整车厂需要重塑与4S店的关系,更加平等互利的关系。4S店与独立修理厂的关系趋向平等,这种平等性将向厂商关系传导,厂商既然失去对4S店售后业务的保护,那么现在厂商相对强势的地位也就失去了一个有力支撑。而在新车销售方面,4S店与整车厂的对抗更在频繁的发生。整车厂需要认识到并且接受这样的现实,改变以往的强势思维和行为习惯,认真考虑与4S店建立真正平等互利的关系。
第二方面,整车厂需要联合4S店创造新的差异(售后)服务。整车厂的4S店网络之前主要靠垄断维修技术信息和原厂配件产品形成了与独立修理厂的主要差异或优势,但它们的售后服务本身其实缺少创新,它们服务的灵活性、客户维护、促销策略等往往落后于IAM中的优秀修理厂。在既有壁垒即将被打破的情况下,整车厂和4S店就需要在售后服务本身上下功夫了。
整车厂掌握的资源支持它可以把售后服务做得更好。比如,整车厂掌握着车主维修保养的大数据(质保期内的几乎全部车主和过质保后的大部分车主都首选4S店做维修保养,而这些4S店都有记录,也基本都为整车厂所掌握),还有整车厂几乎不间断做的售后满意度调查等其他数据,理论上,整车厂通过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可以更懂车主,可以支持它联合4S店创造新的差异服务。当然,仅仅挖掘既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整车厂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及时掌握车主售后服务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第三方面,整车厂还需要创新售后服务业务模式。既然市场必然走向开放,那么整车厂售后服务业务抱守4S店渠道可能就不是最明智的。比如,真正建立面向IAM的原厂配件销售渠道,建立4S店网络之外的售后服务网络,等等。这些都是可选的方向,个别品牌也已经开始尝试。
当然,每一个选项的背后都有大量的利益需要平衡,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都离不开大量的市场研究。但是毫无疑问,面对正在快速演变的汽车后市场,先行一步的整车厂才能在售后服务上立于不败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