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5401查看
  • 14回复

燃料电池车的存在就是侮辱智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0-2015 10: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说实话汽车作为一个百年产业,现在即使要搞点大新闻也没那么容易。在大众作弊门之前,如果让你说今年汽车界的头号丑闻是什么,你可能会说是游侠,也可能会说是上期提到的黑客事件。但这两者一个是从不开眼的VC手里搞了1000多万的小打小闹,另一个则是汽车工业进入互联网时代必交的学费。相比之下,丰田的燃料电池汽车真是玩得太大了——当然,比大众的愚蠢作弊还是要差很多。

鉴于你可能并不了解燃料电池的原理,且容我简要介绍一下。燃料电池其实并不是烧氢气,而是让氢气经过含有催化剂的质子交换膜,在这里氢与外界吸入的氧结合,释放出电子。排出水蒸气。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以较低的价格,制作出可以长期使用的交换膜。按丰田自己的说法,现在的生产成本已经比他们刚涉足这领域研究时低了90%多。

2015100222303678234.jpg

而且就像前文提到的,这个过程惟一的排放就是纯净水。同时氢是宇宙中存在最广泛的元素,连太阳主要都是由氢做的。氢进水出,似乎是无懈可击的环保解决方案。事实上丰田也一直在强调这一点。如果你看过他们的官方介绍视频就会发现,整个视频的主要内容就是他们强调把氢进水出的燃料电池用在了电驱车上,氢进水出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再说一遍,为了防止你没注意到我们还要再说一遍…

2015100222293572857.jpg

但他们没告诉你的是:氢气从哪来——我知道自然界到处都是氢元素,但除了恒星内部外,没有哪里是有大量氢气存在的。燃料电池也不是随便拿什么含氢元素的东西就能驱动。

因为丰田对此避而不谈,所以只好由冷谈来告诉你:现阶段工业级别的制氢技术,效率普遍都非常低,而且往往会在制氢过程中就产生碳排放——这可比丰田所说的氢进水出麻烦多了。

以目前成本最低的蒸汽甲烷重整法(SMR)为例,天然气和水蒸气加热到1100°C,配合金属催化剂会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这种方法生产过程中就会耗费大量的热能,而且生成的一氧化碳不利用就是有毒气体,利用了就成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而且,有天然气直接烧不就完了,费那事干嘛?

不直接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则有生物生成和太阳能/电能分解水等方法,如你所见,前者远没有沼气方便,后者则不如用电直接去驱动车。而且当代的燃料电池最高转化效率在60%左右,也就是说折腾了这一圈后,又得再损失40%才能发出电。这个模式的效率在纯电动车的发电-输电-充电-驱动模式面前简直可笑。目前电驱领域最有发言权的人物之一,特斯拉的老大Elon Musk在被采访问道燃料电池车的问题时,也表示这种模式“非常蠢”(extremely silly)。

2015100222294345057.jpg

而且效率也不是燃料电池所面临的惟一问题。大家都知道氢气是高度易燃易爆的,而且本身密度很低,所以需要安全可靠的高压容器来储存。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氢气还有一个特性是和一般金属接触时会使之脆化,称为“氢脆”。这要求氢气的储运要由特殊的有机材料或者合金材料制成的容器进行。尽管现在这类容器在安全性和成本控制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和只需要密封和防高温的油箱或者锂电池相比,一个承压5000psi还要防氢脆的容器几乎肯定会贵出很多。

2015100222302634121.jpg

这样的前提下,丰田免费共享那5000多项专利的举动,更像是吸引别家一起入坑,好形成这个产业既成事实,让他们有机会靠卖车收回多年来研发那些专利的成本。

2015100222304480537.jpg

燃料电池其实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了。氢氧结合发电的设计早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现代意义上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有了。目前燃料电池形成优势的领域只有三个:一是航天,因为燃料电池和光伏发电或者同位素热电机相比算是比较高效的发电方式,而且能顺便生产水;二是军事领域,因为燃料电池在潜艇的绝气推进系统(AIP)方面的对手是效率更低而且有大量机械部件的斯特林热气机;三是作为输电网络无法达到之处的发电方法。而现在丰田却要在城市中大搞充氢站建设,以燃料电池之短搏纯电驱之长,真是咄咄怪事。

奇怪的是,丰田作为汽车界的大腕,内部显然不会所有人都不懂这么简单的道理。考虑目前丰田的种种选择性宣传,更贴近事实的解释可能是他们自己是明白的,但却希望大家最好不明白。于是他们就一遍又一遍地强调油进水出,强调燃料电池车可以快速加满氢气燃料。

2015100222310698587.jpg

2015100222303150342.jpg

顺便说一下,在我看来目前燃料电池车惟一真正的优势是可以在短时间(约五分钟)加满。

太好了!不对……油也能

2015100222313318097.jpg

所以,如果说今年一个游侠让大家看到了搞理工的怎么糊弄VC,大众作弊门让大家看到了搞IT的是如何糊弄领导,那丰田的种种做法,则向我们展现了搞理工的是如何糊弄公众的。不知道你信了没有,反正冷谈我是不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2-2016 14: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1-4-2016 08:50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17-5-2016 14: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5-8-2015 21:3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7-11-2016 14: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环保的制氢方法是通过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发电,然后再电解(海)水,也许未来还有更好的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1-11-2016 13:0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1-11-2016 13: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氢只是能量载体,没必要执着于氢。燃料电池不靠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15-11-2017 15:18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0-2-2017 11: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氢气只是个储能介质,呵呵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1-4-2016 08:50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10-2-2017 15: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1-4-2016 08:50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1-8-2017 17: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10-5-2018 15:18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16-8-2017 08: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看评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9-8-2017 08:0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6-8-2017 16: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合动力汽车到底有多省油额 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12-10-2018 11:35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12-12-2017 14: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者远没有沼气方便,后者则不如用电直接去驱动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18-8-2017 11:01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14-12-2017 1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刚开始看到楼主的文字较多。
    最后还是耐心的读完了,受益匪浅。氢气的来源真的是一个困难的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4-12-2019 16:53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4-12-2019 17: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燃料电池汽车是一个世纪大骗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12-6-2020 10:34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0-6-2020 14: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燃料电池所使用的氢气来源最主要的途径是来源于氯碱工业的副产品。
    虽然从整个氢气产量来看,利用煤作为原料来制备氢气占全部制氢产量的2/3,但是由于煤制氢气中含有杂质较多,对于纯化装置要求较高从而增加了成本,因此作为氯碱工业副产品的氢气用于供应给燃料电池作为原料的路线较为常见。氯碱厂以食盐水(NaCl)为原料,采用离子膜或石棉隔膜电解槽生产烧 碱 ( NaOH )和氯气( Cl2 ), 同 时 可 得 到 副 产 品 氢 气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8-9-2020 12:10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2-7-2020 13: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6-7-2025 10:32 , Processed in 0.488285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