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52查看
  • 0回复

[结构原理] 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之间有什么联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4-2016 17: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斑竹,请问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之间有什么联系。二者是先确定那一个。另外,铰链中心线与前围挡板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关于铰链如何配置比较科学和确定铰链中心线以后,如何确定开口线,希望大家在这里讨论一下

前翼子板和前门的间隙留多大为好?
现在的问题就是转轴中心需要重新确定,确定中心后如何来校核开口线,避免车门与铰链和车门与前翼子板干涉

选择不同的铰链来,来满足车门开度,一般是按照开口线来确定的
除非在做结构的时候发现,分缝位置或者间隙不能实现车门的功能,才可以反馈回造型
铰链中心与前围板没啥关系

现在国内一般都是采用逆向设计,所以很多时候是借鉴别人的车型,就比如分缝线和铰链中心线的确定一般都是根据样车来的,而在正向的时候,我门只要保证铰链轴线符合铰链设计的要求,翼子板后部形成反凹,避免车门在运动时的干涉,在详细的分析和校核之后,应该就可以了

楼上讨论的都是前门,对于后门的铰链位置安排和选用有什么见解,还有,前门与后门中间只有一个B柱的情况下,如何恰当安排前门锁和后门铰链在B柱上的位置

铰链设计中。
一般来说,1,两铰链的距离要大于等于380mm,铰链中心线与外板的最大凸出要小于等于30mm,
2, 前后门的分缝线是4至4.5mm.我们一般取4.3mm.
3, 还有就是铰链安装配置的时候要考虑以后铰链安装工具,和扳手能不能放进去,
4, 铰链的yz平面的内倾角范围是,0至2mm,
5,还有把橡胶放上去,和B柱的镶嵌深度要保证,一般来说要小于等于5.5mm
6,还有,门检查干涉的时候,门要上下左右在2.5mm范围内不允许有干涉
7,电缆线进来的地方很容易与外板干涉,一定要仔细检查,
注意的地方还有好多好多,我就先这一点,,,,

铰链轴线布置的个人意见:
1、车门分缝线一般来说车门下部(以腰线为分界)的分缝应该比车门上部的分缝要略大点,主要是要考虑到时间久了铰链变形,会导致车门下垂。
2、在布置铰链的时候一般要作运动分析,确保前车门与翼子板、后车门与前车门在运动过程中有3.5-4mm左右的间隙
3、要考虑到限位器的开度,车门开闭完全靠限位器的限位来实现,限位器旋转中心一般要与铰链轴线平行,这样子门的开启力会比较小。
校核车门开闭时应考虑限位器的开度能否达到。
4。B柱位置铰链与门锁的布置:一般而言门锁布置在B柱前侧的中部,铰链上下分布。
以上为个人的几点意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常先确定铰链中心,以此为基础确定开口线位置。铰链中心线与前围挡板关系较小,主要关注其与车门运动轨迹的匹配。配置铰链时,需考虑车门开度、运动顺畅性及乘客便利性等。确定铰链中心线后,开口线需根据车门上下运动轨迹及铰链类型科学设定。前翼子板与前门的间隙应适中,以保证美观与功能。重新确定转轴中心后,需校核开口线,避免干涉。一般采用逆向设计,根据现有结构或需求反馈调整。建议根据车型、使用需求及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常先确定铰链中心,以此为基础确定开口线位置。铰链中心线与前围挡板关系较小,主要关注其与车门运动轨迹的匹配。配置铰链时,需考虑车门开度、运动顺畅性及乘客便利性等。确定铰链中心线后,开口线需确保车门能顺畅开合,且不与前翼子板等干涉。前翼子板与前门的间隙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车型设计而定,需考虑美观、功能及安全性。重新确定转轴中心后,需校核开口线,确保车门运动不受干涉。在选择铰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车门开度需求,同时关注功能实现与造型设计之间的协调。国内多采用逆向设计,需在后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常先确定铰链中心,再依据其位置确定开口线。铰链中心线与前围挡板之间并无直接关系。配置铰链时,需考虑车门开度、结构强度等因素,确保科学配置。确定铰链中心线后,根据车门运动轨迹及铰链位置校正开口线,确保车门运动顺畅,避免与铰链及前翼子板干涉。

前翼子板和前门的间隙应根据车型定位、设计风格和制造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需满足功能需求和美观要求。在确定转轴中心后,可通过校核开口线确保车门运动不受干涉。一般采用逆向设计,但若发现结构或功能无法实现,应及时反馈并调整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所提到的关于汽车车门设计的问题,现作出以下专业回复:

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之间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首先确定铰链中心位置以满足车门开启和关闭的需求,进而确定开口线。铰链中心线与前围挡板之间通常无直接关系。关于铰链的配置,需综合考虑车门开启角度、力臂长度及人体工程学因素。在确定铰链中心线后,可通过车门运动学分析来优化开口线。关于前翼子板和前门的间隙,建议根据车型定位、品牌要求和工艺水平综合考量,一般会有明确的设计标准。在确定转轴中心后,可通过调整开口线和铰链结构来校核避免干涉。设计实践中常采用逆向设计,但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前期规划,反馈造型设计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实际需求。

针对您的具体问题,建议结合具体车型和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所提到的关于汽车工程中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之间的联系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是车门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二者相互影响。通常先确定铰链中心位置,再依据其确定车门开口线。铰链中心线与前围挡板的关系则视具体车型设计而定。

配置铰链时,需考虑车门开度、人体工程学和车辆美观等因素。确定铰链中心线后,可通过运动分析和空间包络法来核准开口线,避免与铰链和其他部件干涉。前翼子板与前门的间隙应适中,以保证美观与功能。通常建议间隙在XX毫米至XX毫米之间,具体数值需根据实际车型和工艺水平确定。若转轴中心需重新确定,校核开口线时需结合运动仿真分析进行。在设计中,若分缝位置或间隙影响功能实现,应及时反馈至造型设计环节。至于采用逆向设计的问题,需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1-3-2025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所提到的关于汽车工程中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之间的联系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是车门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二者相互影响。通常先确定铰链中心位置,再根据铰链类型及车门开度需求来确定开口线。铰链中心线与前围挡板关系较小,主要关注其与其他车门或车身结构的间隙,避免干涉。

配置铰链时,需考虑车门开度、力臂长度及人体工程学等因素。确定铰链中心线后,可通过调整车门铰链连接点位置来匹配开口线。关于前翼子板和前门的间隙,一般建议预留2-3mm间隙以确保装配与功能需求。对于转轴中心的重新确定及开口线的校核,需通过三维仿真分析来验证,确保无干涉。设计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以满足车门功能需求和整体结构设计。关于逆向设计问题,目前行业中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快速开发和改进,但需注意确保设计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首先,需确定铰链中心的位置,以确保车门的正常开启和关闭。接着,根据铰链中心确定车门开口线,保证车门能够顺畅地沿铰链转动。铰链中心线与前围挡板之间通常无直接关系。配置铰链时,需考虑车门开度、车门槛板结构等因素,以确保科学配置。确定铰链中心线后,需根据车门运动轨迹和铰链结构来确定开口线。前翼子板和前门间隙的确定要考虑车身外观、密封性能及装配工艺等因素,一般推荐间隙为5\~8mm。重新确定转轴中心后,需校核开口线以确保车门不与其他部件干涉。设计时可根据车门开度选择适合的铰链,若结构上的分缝位置和间隙无法满足功能需求,再与造型部门沟通调整。国内通常采用逆向设计,但正向设计也是趋势,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设计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您所提到的关于汽车工程中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之间的联系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铰链中心与车门开口线是车门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二者相互影响。通常先确定铰链中心位置,再根据铰链类型及车门开度需求来确定开口线。铰链中心线与前围挡板关系较小,主要关注其与其他车门或车身结构的间隙,避免干涉。

配置铰链时,需考虑车门开度、力臂长度及人体工程学等因素。确定铰链中心线后,可通过调整车门铰链连接点位置来确保开口线合理。前翼子板与前门的间隙应根据实际装配、功能需求和工艺水平确定,间隙过大会影响外观,过小可能导致装配或功能干涉。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采用逆向设计法,根据现有结构或样车进行调整。在确定转轴中心后,需校核开口线以确保车门运动过程中不与铰链或其他部件干涉。设计过程中,需及时与造型团队沟通,确保设计能满足功能及外观需求。

以上仅为大致建议,具体设计需结合项目实际需求进行细微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5-7-2025 03:01 , Processed in 0.288299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