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15-6-2015 11:29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有类工作需要大量理论做支撑
有类工作需要大量实践做支撑
有类工作入行两年后必有瓶颈,撑过去又是一片天地
有类工作需要耐得住压力
有类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
有类工作需要耐得住高温
有类工作需要耐得住高寒
有类工作需要耐得住思念
有类工作。。。。。。
没错,这类工作就是汽车电控标定工程师。
当您看到这篇简文时,你可能才毕业,对前途一片渺茫;也可能才进入这个行业几个月,懵懵懂懂的想做好每件事;也可能已经和我一样在这个行业5年之久,也许更久。但是我们的想法应该都是一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公司的业绩,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提高自己的工作平台,摄取更多的外在资源。
5年走来,我发现我们这类人,有些是效忠于类似联电的电控开发企业;有些效忠于整车厂;有些效忠于研究院;有些效忠于发动机厂;有些效忠于变速箱厂;有些效忠于某个电喷件厂;还有些......剩下的都是少数人了。
写到这里,您可能明白我写这篇简文的初衷了,我只想帮助那些想从事这个行业,或者是正在这个行业起步的那些人,而那些已经在这个行业混了很多年的人,我觉得我的这篇简文对您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您比我更加有经验,所以高抬贵手,别喷我。
我不是发动机专业出身,但我被迫进入了这个行业,接着一呆就是5年之久。
5年历程:扭发动机支架螺丝、做发动机线束、画CAD线束图纸、发动机对中、发动机台架标定、整车启动标定、整车驾驶性标定、整车排放标定、整车OBD标定、5次高温高原试验、4次高寒试验。
这个行业想进入很简单,但是想做好却很难。工作过程不出现问题还好,出现问题时需要太多太多的理论支持来尝试分析。当然啦,如果您是在大型主机厂或电控公司,这些都不是您应该做的事,比如线束有问题,一个电话让线束厂家过来查;比如发动机异常,还是一个电话让发动机厂家过来查。当然,还是有很多工程师们是没这类资源的,那么只能自己慢慢查了,比如打电话给朋友寻求技术支持,比如冥思苦想,比如翻开长久未看过的书籍,比如慢慢试。当然结果总会有的,剩下的只是效率问题。那么我的建议是,您想成为合格全面的电控标定工程师,您必须熟悉以下书籍,至少看过一遍:
电控方面的书籍---别问我书名,上大学时候这类书多了,好好了解下传感器的原理;
内燃机学--好好了解发动机的原理、油膜效应、各种效应;
汽车构造--熟悉下汽车的传动系、变速箱构造;
电器原理--线束内部引脚走向、供电电源、5V供电、搭铁线的总类、继电器的触发;
排放污染书籍--熟悉各种排放物的生成;
简单的PID控制--(别连PID都不知道,能形象的列举PID的实质性含义就算合格,可千万别和人说P是比例/I是积分/D是微分这么简单的话);
公司的资源文件选择性查看。别说联电那1000来页的文件,别说逻辑框架图,装逼有个限度,你看过么,看了有用么,学以致用,用不上看它做什么,与其时间花在看那些控制,不如跳到电控厂去实际学习(别说跳不过去,那是自己问题,以上的书籍你了解多少,上面的东西了解差不多了就够你出去吹了);
多看点论文。多去研究下各项传感器的输出波形。多去感受下汽车在缺少各项零部件后的运行状态。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工作中慢慢弥补,但是刚提到的东西,则是你必须进入这行业就开始要熟悉的,这都是经验之谈。
以下10个问题,如果你只是看一眼,知道7个以上答案就不用看那类书籍了。
1、CVT、AT、AMT的变速器的区别和换挡延迟对比。
2、汽油燃料国5的I型排放应该测量哪些尾气、国5的OBD型试试验相比国四增加了什么?国5的OBD型试试验相对I型排放减少了什么尾气排放物?催化器诊断测量什么尾气?
3、发动机的运行方向都知道是顺时针,那么参考点是哪边?
4、电子节气门和机械节气门的内部构造?
5、PI如果是看数值的叠加方式的话,D是看数值的单向加速度还是多项加速度预判?
6、扭矩从发动机输出到轮边(轮胎),途径哪些部件,部件与部件之间存在什么力?
7、自然吸气的发动机,汽油通过喷油器喷出后,在正常情况下,当喷油器第一次喷出的油实际进入缸体的油量是否一致?
8、台架加浓会增加扭矩,加浓过大会减小扭矩,为什么这样?
9、电喷件的温度传感器是正阻型还是负组型,仪表的水温信号从哪来的?
10、进气VVT和排气VVT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有时间再继续写吧。。。。。。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