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89查看
  • 1回复

DFM-面向可制造性设计与工艺优化--汽车教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8-2015 11:1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4-2017 22: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课程背景〗
      DFMA的重要性是制造型企业普遍认识到的,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培训课程是以电路板行业为背景的,因为这个领域技术发展最成熟,设计制造的一体化和平台化已经融合到软件及规则库中, 并足够的细化和可执行, 但是,面向其他产品领域的DFMA课程则停留在理念宣传层面, 少有技术方法\工具和可操作性的措施.
      每个产品领域的DFMA工作是由很大差别的, 因为它是与具体产品直接相关的,汽车电器产品与电路板是有很大差别的,虽然汽车电器里面可能也包括了电路板,但是更多是遵循汽车设计标准的一些结构件,电器部件,电路等, 这些产品有自己的特征,并且当面向不同顾客时, 要求有一定差异. 本课程是面向多范围汽车零部件的, 重点讲述系统化的技术方法,工具,实际应用,就是工程部门可以怎样做,做些什么, 包括企业的项目管理如何有效地把DFMA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可以复制的经验。
      〖培训对象〗
      工厂总经理、厂长、计划经理、主管及生产相关部门经理、主管、工程师
      〖课程收益〗
      这一课程是企业普遍的心声,解决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研发和工艺。
      制造系统的衔接,一般DFMA的领域以电子产品和模具行业为主,但是本科目不限于这两个行业, 是独有的可复制的面向制造领域多样化产品的知识和方法系统。
      〖课程大纲〗
      第一天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概述及技术导图
       1.DFMA的”家族”全貌
       2.DFMA的目的与有关的行业领域发展
       3.企业推行DFMA的几种典型途径
       4.DFMA技术导图
       5.企业的心声—DFMA具体可以采用的技术方法
      (为后续内容提供一个蓝图个定位—本课程是一一个以实用技术方法为主的课程)
      第二部分(首要重点):产品系统分析技术及方法
       1.DFMA技术起点
       2.产品系统分析路径(组合拳)
       3.产品特征分析
       4.功能单元分析
       5.产品界面与关联
       6.功能界面法
       7.功能分解
       8.产品特性识别与提取
       9.建立产品特性与工艺过程特性的初步关联
       10.系统设计整体作业方法
      这部分使制造业的普遍欠缺,但是在IT或工程项目领域,此项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研发期间或样本转入工艺开发所需要的初期分析(独家提供的高速分析方法)。
      实战演练:现场可任意提出公司实际产品,小组根据课程给出的方法共同演练)
      第三部分:产品稳健性开发
       1.稳健性开发的目的(最低成本,最一般的工艺条件, 容易获得的零部件,一样能产生优质产品)
       2.稳健性开发包含的内容
       3.产品特性开发与传递(向工艺传递)
       4.参数设计如何兼顾工艺实现
       5.容差设计如何兼顾工艺实现
       6.外协件可得性
      (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理论性,但是课程开展以实例为主,更多体现企业实际应怎么做)
      第四部分(重点):制造可行性与风险分析
       1.工艺可行性分析的方式与表达
       2.产品-工艺固有风险点
       3.层次分析法
       4.潜在质量问题与缺陷预估
       5.产品可靠性风险预估
       6.部件样本分析与确认法
       7.测试与确认的开展与条件建立
      (本部分为专业手法,不是普通意义上的FMEA,而是直接输出针对产品的分析结果可延续上一部分的产品实例,每小组可以针对不同产品实例)
      第二天内容(说明,在两天时间的交界, 可能会根据学员掌握情况做一定进度调整)
      第五部分(重点):DFMA重要的基础工作—平台化
       1.什么是平台化
       2.设计平台化与工艺平台化
       3.平台化的基础工作
       4.结合汽车零部件行业APQP的平台化建设
       5.平台化的技术要求
      (DFMA不是一个单靠相关部门工作态度和合作态度就可以做好的工作, 而是要建立不断积累的经验管理系统并且模块化,标准化下来)
      第六部分:DFMA要求的管理优化
       1.NPI(新产品导入)流程优化
       2.企业建立自己的DFMA规范
       3.结构化顾客要求分析
       4.设计与工艺及其它相关部门的互动
       5.质量部门的参与和角色
       6.同步工程具体如何开展才有效(避免流于形式)
       7.DFMA检查表
       8.企业DFMA成功案例
      (汽车零部件企业都遵循APQP流程,所以本部分不再重复讲述APQP,重点集中在DFMA所要求的管理措施)
      第七部分(首要重点):工艺优化
       1.工艺优化的内容与结构
       2.工艺水平确定—工艺水平指数,与成本投入有关联
       3.工艺模块化与重组--过程单元设计
       4.过程单元输入输出特性分解
       5.防错植入
       6.重点特性区隔—采用DOE的手法
       7.控制特性识别与定义
       8.控制参数与现场工艺设置
       9.基于物料流的工艺完善(形成完整工艺设置)
       10.过程能力判定与应对措施
      特别说明:本部分不全程讲解DOE试验设计法,而是把DOE中专门针对工艺参数的手法提取出来,应用于工艺开发。
      第八部分(重点):DFMA相关技术课题及案例分析
      以下几方面是汽车零部件领域重要的DFMA相关课题
       1.开展DFMA的产品试点项目组织
       2.宝马GPS模块的实际综合DFMA项目案例(实际企业)
       3.面向可装配性的设计案例
       4.面向可靠性的设计案例
       5.面向物流的设计案例
      (本部分以案例分析为主,有些是共同参与的练习)
      课程总结与研讨
       总结与答疑
       参与者对后续的项目开展提出需求和意见
       老师给出培训后的实践建议
      〖讲师介绍〗
      丁远
      ◆优秀实战型讲师,中国质量协会高级会员
      ◆质量与可靠性设计资深专家
      ◆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专家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质量与可靠性研究生客座导师
      ◆深圳质量协会特聘企业评估专家
      ◆西门子管理学院特聘供应链讲师
      培训研究领域:
      飞利浦工作期间数次赴美国/欧洲工厂接受供应链管理培训与实践。
      专注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质量、供应链风险控制、综合供应能力提升、电子化采购、领域研究
    --------------------------------------------------------------------------------------------------------------------------------------------------
    联系方式:
    --------------------------------------------------------------------------------------------------------------------------------------------------
    2017年汽车工程师之家全年培训目录
    培训方式:企业内训2天
    联 系 人:张先生
    电话:13038325513
    手机:13038325513
    微信号:cartech8_cq
    QQ:542334618
    邮箱:qchjl_admin@126.com
    重庆卡特柯科技有限公司(汽车工程师之家)
    网上自动报名系统,报名后我们会主动联系你:
    http://www.cartech8.com/plugin.php?id=hejin_forms&formid=8
    --------------------------------------------------------------------------------------------------------------------------------------------------
    相关文章:
    --------------------------------------------------------------------------------------------------------------------------------------------------
    企业管理如何才能恰到好处?
    企业管理如何才能恰到好处?这应该是大部分企业主遇到的管理瓶颈。企业管理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管理过度,一是管理欠缺。这两个问题,尤其第二个问题在企业大量存在。无论是管理欠缺,还是管理过度,对企业的发展都是极为营不利的。


      1、何为管理过度?


      所谓管理过度,就是说管理过了头。管理过度有以下几种突出现象:一是组织机构层级过多;二是制度形式大于内容;三是流程繁杂且冗长;四是会议过多且质量差。


      随着规模的扩大,没有很好处理集权与分权的问题,权力全部集中到公司上层,不仅设置了过多的职能部门,还设立了多个管理层级。这样以来,不仅增加了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也势必导致执行力的弱化。


      重视制度建设本来是企业的一个大好事,但过分强调制度的体式规范,而忽略了制度的适用性,且制度原则性要求多,有针对性的处罚条款少,导致制度无法在基层得到很好落实。


      因为机构过多,必然导致管理流程繁杂冗长,本来一个部门即可审核确认的事项,却要通过多个部门,并且各个部门只是审核签字,但对最终结果并不负主要责任,从而导致效率大大降低,事情的结果也未必是最好的。


      管理过度也体现在会议管理上,一是会议过多,二是会议质量差。会议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研究决策,二是情况通报。决策也好,情况通报也好,不可能每天都要这么去做。过多过滥的会议,不仅带来了较大的时间成本,也容易打乱各个部门的正常工作运行。


      2、何为管理欠缺?


      就是说缺乏管理,这种情况在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欠缺的几种突出表现:一是没有制度或制度不健全;二是用人无标准;三是决策随意性强;四是各自为战。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管理也是如此。过多过滥的制度不可取,但没有制度将会更糟。制度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到了那个阶段,就必须随之建立相应的制度,否则,企业发展越快,问题也将越多,最后如同一团乱麻,再想规范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


      企业在用人方面,为什么留不住核心骨干?为什么留不住专业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起考核评价体系所导致。因为没有建立评价体系,所以只能凭主管的好恶,只能凭老板的印象,让埋头苦干的人得不到肯定,让努力付出的人得不到回报,久而久之,导致歪风邪气盛行。


      没有完善且适用的制度体系的企业,不可能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没有优良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没有良好的管理体系,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各自为战。各个部门的各自为战,导致企业沟通成本大大增加;各个分支机构的各自为战,导致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大大削弱。


      3、如何来解决?


      管理过度与管理欠缺,是企业管理的两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管理过度,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管理效率受到影响,企业活力也会大大降低。管理欠缺比管理过度更加危险,因为它反映了企业老板管理意识的缺失和管理理念的落伍。


      要走出管理过度的陷阱,关键在企业老板,必须摆脱自己“老子天下第一”的皇帝思维定势。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的客观规律,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地摆在每一个企业的面前。不要再膨胀,要把心静下来;不要盲目追求管理的完美,保持企业的活力才是正途。


      要走出管理欠缺的迷途,关键也在企业老板。企业由初创期的懵懂,到成长期的莽撞,再到稳定期的成熟,不同时期采取的管理手段是不一样的,必须随企业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否则,管理将会成为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管理过度的企业,会泯灭员工的创造激情,让大家丧失斗志和前进动力;管理欠缺的企业,会让员工辨不清未来的方向,也无法辨别是非与好坏。


      其实管理是一种艺术,也不是每套模式都适合每个企业,但每个企业都需要适合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4-7-2025 17:10 , Processed in 0.32409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