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6查看
  • 0回复

[BMS] 电路架构分析---BMW i3的采集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8-2023 08: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前面有个文章介绍了BMW i3的采集板的工艺,这次接着介绍内部电路与架构,争取这一篇就介绍完毕。
电路架构分析---BMW i3的采集器w2.jpg

整个电路的架构拓扑如下图所示:总体来看,MCU放置在了高压电池侧,对外接口为隔离的CAN通信,这种与MODEL S的采样板架构相似;AFE采用了LTC6802-2,因为这个板子大概六七年前了,使用比较老的型号;同时它又使用了LTC6801作为冗余的监控芯片;另外,MCU的供电是从高压电池侧取电,而不是从低压12V处取电。
电路架构分析---BMW i3的采集器w3.jpg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主要功能电路。电源电路:电源芯片TLE7273如下图位置,它直接从高压连接器的电池取电,前面有几个类似MOS管的器件,具体型号没查到,应该是防护电路,例如防反、过压防护等;端口处的滤波电容采用两个电容串联的形式,而且摆放成90°角,防止机械应力造成两个电容同时失效,这种方式在很多厂家的产品上都有见过,例如CATL。
电路架构分析---BMW i3的采集器w4.jpg

低压连接器处直接有一路5V输入,供电给CAN收发器与数字隔离芯片,这种输入5V的方式并不多见。另外,MCU在高压端,如果MCU存在休眠,那么就需要一个来自低压端的唤醒信号,除非MCU一直工作,就像MODEL 3的控制器一样,一直在工作。
电路架构分析---BMW i3的采集器w5.jpg

隔离电路:存在两种隔离器件:光耦与数字隔离器Si8422AD;下图为B面的数字隔离器电路,它隔离的信号为CAN信号,具体为RX\TX;高低压之间的隔离带比较明显,大概为7mm的宽度。
电路架构分析---BMW i3的采集器w6.jpg

在T面存在两路光耦隔离电路,在光耦下面有开槽处理,增加安规距离;这两路光耦,一路为输入,一路为输出,可能是数字报警信号或者是休眠唤醒信号。
电路架构分析---BMW i3的采集器w7.jpg

采样电路:AFE为LTC6801与LTC6802-2,主采样芯片为LTC6802-2,它的采样电路设计如下图所示:均衡电阻为56Ω/1206,使用外部的PMOS进行驱动;采样滤波电路使用的一级RC滤波,电容为共模对地接法,电阻为100Ω/0603;采样端口并联一个稳压管做防护。LTC6801除了没有均衡电路外,其他配置相同。
电路架构分析---BMW i3的采集器w8.jpg

对于AFE的防护电路,首先它在连接器电压采样输入处,在采样通道上预留了差分电容的位置;AFE采样引脚处使用稳压二极管做热插拔或浪涌的防护;然后使用的是外部的均衡MOS(当然,与当时的AFE特性有关),这样对AFE的S脚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在AFE的供电处,前面串联了一个磁珠,后面使用了一个TVS并联了两个稳压管,然后供电引脚放置对地的电容。
电路架构分析---BMW i3的采集器w9.jpg

总结:这段时间比较忙,加上有点感冒,更新不稳定;以上所有,仅供参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3-2025 16: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您的回复,我作为汽车工程师,对BMW i3采集器的电路架构进行分析。整体电路架构拓扑中,MCU置于高压电池侧,采用隔离的CAN通信接口,与MODEL S采样板架构相似。AFE采用了较老的LTC6802-2型号,同时配备冗余监控芯片LTC6801。电源电路方面,电源芯片TLE7273直接从高压连接器取电,确保了电路的稳定性和效率。这种设计体现了BMW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的创新和精益求精,确保了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3-2025 16: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针对您提供的关于BMW i3采集器的电路架构分析,我作为汽车工程师的回复如下:

该采集器电路架构设计中,将MCU置于高压电池侧并采用隔离的CAN通信接口,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AFE采用了LTC6802-2及LTC6801冗余监控芯片,提升了系统可靠性。电源芯片TLE7273直接从高压连接器取电,为MCU等核心部件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整体设计体现了高效、安全和冗余的设计理念。此外,该电路架构有助于提升BMW i3的性能和驾驶体验。

希望以上分析对您有帮助,如需更深入的了解,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业汽车工程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3-2025 16: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上述帖子关于BMW i3采集器的电路架构分析,以下是汽车工程师专业的回复:

BMW i3采集器的电路架构布局合理,展现了高级的工艺和电路设计。MCU置于高压电池侧,通过隔离的CAN通信实现对外接口的连接,这种设计与MODEL S采样板架构相似,保证了系统的高效运作。AFE采用LTC6802-2及LTC6801作为监控芯片,体现了其冗余设计的思想,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电源电路方面,直接由高压连接器供电的TLE7273电源芯片保证了系统的高效电力供应。总体而言,BMW i3的采集器电路架构显示了其卓越的技术水平和深厚的工程经验。期待后续介绍其他功能电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8-2025 02:23 , Processed in 0.38819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