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723查看
  • 0回复

[电子架构] 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详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2024 16: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01
智能化发展路径

特斯拉自研汽车智能化的大部分关键软硬件,国内三家造车新势力跟紧步伐,逐步针对核心硬软件开始自研之路

特斯拉与国内三家造车新势力的自研能力对比

在传感器方面,特斯拉与Liminar合作研发激光雷达,而国内三家新势力则购买合作方产品;在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供应上,蔚小理主要使用博世的产品。在决策层方面,特斯拉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域控制器、中间件、操作系统,并全面覆盖软件应用。蔚小理从选择Mobileye的自动驾驶芯片到选择英伟达的芯片,并开启了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的自研道路。

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详解w1.jpg

特斯拉及蔚小理选择自研电子电气架构,目前特斯拉已研发出域集中式E/E架构并引领行业变革。四家车企在选择与百度、高德、谷歌、腾讯等地图企业合作而非自研。在转向和制动系统方面,博世和布雷博的产品颇受青睐。特斯拉自建数据中心训练数据引擎,蔚小理则选择与阿里云、星辰天合等公司进行合作。

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详解w2.jpg

02
电子电气架构

从Model S到Model 3,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发生了从分布式功能的域控制器到中央集中式的重要变化,ECU数量也随之减少

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

目前传统车企仍以分布式架构为主,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较为领先且在不断进步深化,特斯拉中央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是其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的基础。

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详解w3.jpg

03
座舱域控制器

特斯拉Model S和高性能版Model Y搭载第三代座舱域控制器, 采用AMD锐龙处理器,打造最流畅顺滑的车机体验

特斯拉的三代座舱域控制器

特斯拉前两代座舱域控制器的主计算芯片分别为英伟达Tegra 3 T30和英特尔车规级处理器Atom A 3950,闪存使用的是读写相对较慢的eMMC,因此车机系统运行缓慢。第三代座舱域 控制器采用AMD锐龙嵌入式处理器,将eMMC换成SSD,内闪的读写性能和寿命明显增加;因此,在车机实际体验中,应用程序打开、网页载入速度明显变快、游戏也能更流畅运行。

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详解w4.jpg

04
自动驾驶纯视觉方案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架构是基于纯视觉方案,采用原始数据通过神经网络构建真实世界的三维向量空间,实现汽车的路径规划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纯视觉方案

自动驾驶方面,区别于国内车企的“视觉+激光雷达”方案,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纯视觉方 案共配有环绕车身的8个摄像头,视野范围可达360度,对周围环境最远监测距离达250米;还配置12个超声波传感器和1个毫米波雷达来探测物体,与视觉系统相配合实现泊车引导。

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详解w5.jpg

05
自动驾驶芯片

特斯拉当前采用以NPU为核心的主控芯片,外采Aptina摄像头的自动驾驶方案,得益于充沛资金,公司开启核心自研模式

特斯拉自动驾驶芯片供应链模式及芯片介绍

2014年起,特斯拉历经外购主控芯片到核心自研的发展历程。2014~2016 年,特斯拉配备的是基于Mobileye Eye Q3芯片的AutoPilot HW1.0计算平台;2016~2019年,基于英伟达DRIVE PX 2 AI计算平台打造Hardware 2.0;2017年,起特斯拉开启自研主控芯片;2019年, AutoPilot HW3.0平台搭载Tesla FSD自研版本的主控芯片。

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详解w6.jpg

06
OTA技术

特斯拉率先在汽车上应用OTA升级,汽车软件能像智能手机实现在线升级,实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转向控制的功能更新

特斯拉的OTA技术

特斯拉早期的Model S和最新的Model 3均具备整车OTA 能力,从而通过云端实现动力系统域、座舱娱乐域、车身电子域、底盘和自动驾驶域的升级。

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详解w7.jpg

07
影子模式

特斯拉通过影子模式采集和触发新的Corner case数据,快速锻炼和修正自动驾驶神经网络模型,构建自动驾驶技术竞争壁垒

特斯拉的影子模式

特斯拉借助量产车队的扩张,建立数据闭环,通过数据引擎充分将数据流转化迭代驱动力,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进步。每一款特斯拉量产车都配备有影子模式,负责在用户驾驶过程中采集各类驾驶数据,其中包括高价值的corner case数据。数据引擎将高价值数据送往自动标注系统从而快速生成真值,用以迭代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自我演进。

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详解w8.jpg

来源:电控知识搬运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25 07: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是其智能化发展的核心。与部分国内造车新势力相比,特斯拉在传感器和决策层方面拥有强大的自研能力。特斯拉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激光雷达,并在自动驾驶芯片、域控制器、中间件及操作系统等方面实现全面自研。蔚小理等国内新势力也在不断追赶,逐步开始自研核心软硬件。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自研成果已逐渐显现,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斯拉将继续引领智能化发展潮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25 07: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上述帖子,回复如下:

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代表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领先水平。其自研能力在多个关键领域均表现得尤为突出。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相比,特斯拉在决策层、传感器等方面拥有更为深厚的自研实力。特斯拉的域控制器、中间件及操作系统的全面自研,体现了其在智能化领域的全面布局和强大技术实力。而国内三家造车新势力在跟随特斯拉步伐的同时,也在逐步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特别是在核心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自研,呈现出追赶态势。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25 07: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汽车工程师专业的回复:

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经过精细设计与创新研发,体现了高度智能化的特性。与国内三家造车新势力相比,特斯拉在传感器及决策层等方面展现出更强的自研能力。特斯拉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激光雷达展现了领先的性能。在决策层,特斯拉不仅自研自动驾驶芯片,更拓展至域控制器、中间件、操作系统,全面覆盖软件应用,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目前,特斯拉已研发出先进的域控制器,为车辆智能化提供了强大的硬件和软件支持。这种自研电子电气架构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车辆性能,也为未来的智能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25 07: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斯拉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的自研能力强大,其智能化发展路径领先国内三家造车新势力。特斯拉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同时在决策层拥有全面自研能力,包括自动驾驶芯片、域控制器、中间件及操作系统等。蔚小理在传感器方面主要依赖采购,但在中间件和操作系统方面开始自研。特斯拉已研发出先进的域控制器,实现更高效的电子电气架构。总体而言,特斯拉在电子电气架构的自研上表现出更强的实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25 07: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我作为汽车工程师对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的详解回复:

特斯拉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的自研能力处于行业前沿,其架构设计理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与传感器供应商合作研发激光雷达,实现了高精度感知能力。在决策层,特斯拉自主研发自动驾驶芯片、域控制器、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核心软硬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国三家造车新势力相比,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更为全面、领先。目前,特斯拉已经成功研发出高度集成的域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推动了智能化发展的进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25 07: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我作为汽车工程师对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的详解回复:

特斯拉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采取了全面自研的策略,特别是在智能化发展路径上,展现了极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从传感器到决策层,特斯拉拥有完整的自研能力,其电子电气架构具备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特点。相比之下,国内三家造车新势力在自研能力上也在不断进步,但在某些领域仍依赖外部供应。特斯拉已经研发出域控制器,实现了更高效的车辆管理和控制。总体来说,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为其车型的高性能和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25 07: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我作为汽车工程师的回复:

特斯拉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的自研能力处于行业前沿,其自研的域控制器、自动驾驶芯片、中间件及操作系统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相较于国内造车新势力,特斯拉在核心硬件软件的研发上更具优势。特别是在决策层方面,特斯拉全面自研的技术路线确保了其在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地位。蔚小理等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开展核心技术的自研工作,尤其在自动驾驶芯片的选择上开始摆脱依赖,逐步走向自主研发。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研发成果显著,已研发出先进的域控制器,为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6-7-2025 14:15 , Processed in 0.424900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