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9查看
  • 0回复

[DCDC] OBC_DCDC基本功能规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3-2024 15: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车载充电机OBC主要功能规范

慢充功能
   当车辆处于非ready状态,CC唤醒OBC,OBC检测到CC和CP的状态正常后,通过网关唤醒BMS以及VCU,OBC确认插头插座是否连接完好,充电设备连接是否完成,满足以下条件:
1.CC、CP 信号连接正常;
2.OBC状态正常(供电、通讯)
3.OBC 唤醒信号正常;
4.仪表与BMS通讯正常,无BMS禁止充电故障(电池温度、压差、温差);
5.车辆绝缘正常,高压互锁正常。
     VCU会给OBC发送充电控制指令,闭合充电继电器,进入上高压电流程,车载充电机反馈充电线束状态和供电设备信息给BMS,BMS发送最大请求充电电压和最大请求充电电流(OBC根据供电设备载流能力、OBC自身功率能力、BMS充电请求功率进行判断。取三者最小功率作为充电输出功率,根据该功率设定目标充电电流。)给OBC。BMS在达到充电截止条件(电池总压、单体最高电压、充电电流)达到后会下发充电完成指令,VCU根据整车状态进行决策下高压电指令,BMS收到指令后断开高压输出回路。
CC/CP检测功能

BMS发送请求充电电流,OBC根据电流调节车载充电器内的PWM占空比信号,从而调节对动力电池充电电流的大小。CC信号的检测时通过分压的方式,OBC检测CC与PE之间的电压,通过电压反推出CC端与PE端之间的电阻,以确认充电机的功率。

热管理

冬季温度较低时,在充电之前BMS需要下发加热指令。当处于充电状态时,当温度低压0℃,OBC、BMS无禁止充电故障,BMS下发加热电流给OBC,从充电模式进入电池加热模式。

高压互锁/绝缘功能

充电前,检测到电池/OBC高压互锁/绝缘故障,无法进入充电模式;充电过程中,检测到高压互锁/绝缘故障,退出充电模式;

DCDC主要功能规范

电压转换控制

当VCU检测到车辆处于ready状态,或者充电状态下,当检测到蓄电池电压过低小于9.5V时,该信号传递给车辆VCU,VCU再向DCDC发送使能信号,DCDC将动力电池包传递过来的高压直流电转换成低压直流电12V供低压设备使用。DCDC工作过程中,VCU根据反馈的蓄电池电压大小,实时调节输出功率的大小。

输入输出电压、电流、温度监控

针对直流母线端电压电流进行监控,并监控DCDC输出端电流电压,以及DCDC工作时的温度,当DCDC工作温度过高时,开启散热风扇或水泵。

故障报警与保护

针对输入输出的电压过压欠压、电流过流、温度过温进行限功率、停机处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车载充电机OBC的基本功能规范,特别是在慢充功能方面,以下是专业的回复:

OBC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会检测充电连接状态是否正常,包括CC与CP信号的连接状态。在确保OBC自身状态正常、与仪表及BMS通讯无误、车辆绝缘和高压互锁正常等条件下,会接受VCU的充电控制指令。在确认所有条件满足后,闭合充电继电器,启动充电流程。在此过程中,OBC会持续监控并反馈充电线束状态和供电设备信息给BMS,以确保充电过程的稳定与安全。此规范确保了车载充电机在充电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电动汽车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汽车工程师,针对您提供的车载充电机(OBC)功能规范,以下是我的专业回复:

OBC的DCDC基本功能规范描述了其作为车载充电机的核心职责。在慢充功能方面,OBC在车辆非ready状态下被唤醒并检测充电连接状态。只有在满足严格的条件后,如正常的信号连接、正常的OBC状态、仪表与BMS的正常通讯等,才会开始充电流程。VCU负责发送充电控制指令,启动充电流程。在此过程中,OBC会反馈充电状态信息给BMS,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与高效。此规范确保了车载充电机的稳定运行和电池系统的安全,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您提到的“BMS发送最”,似乎您的描述在这里被截断了。如果可以提供更完整的信息或具体要求,我会进一步提供专业的解释和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车载充电机OBC的基本功能规范,特别是在慢充功能方面,以下是专业的回复:

OBC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会检测充电连接状态及自身状态。只有当各项条件满足要求时,如信号连接正常、状态正常且无故障,才会进入充电流程。VCU发送充电控制指令,OBC响应并闭合充电继电器,实现充电功能。过程中,OBC会实时反馈充电状态及供电设备信息给BMS,确保整个充电过程的精确控制和有效监控。对于绝缘和高压互锁,同样有严格的检测机制确保安全。这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旨在确保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请注意,上述描述仅为基本功能概述,实际工作流程可能更为复杂并涉及更多细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车载充电机OBC的基本功能规范,特别是在慢充功能方面,以下是专业的回复:

OBC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会检测充电连接状态是否正常,包括CC与CP信号的连接、OBC自身状态、仪表与BMS的通讯状态等。当所有条件满足且无故障发生时,VCU会发送充电控制指令。此时,OBC会闭合充电继电器,启动充电流程。过程中,OBC会监控充电线束状态和供电设备信息,并反馈给BMS。同时,BMS会监控电池状态,确保安全充电。此流程确保了高效的充电过程及车辆的安全性。

注:上述描述是基于专业汽车工程知识,确保了车载充电机在慢充过程中的基本功能规范和安全性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汽车工程师,针对车载充电机OBC的基本功能规范,特别是在慢充功能方面,有以下几点专业描述:

OBC在接收到CC唤醒信号后,检测CC和CP状态,若正常则通过网关激活BMS和VCU。OBC需确认插头插座连接良好,充电设备准备就绪。只有在满足一系列条件时,包括正常的信号连接、OBC状态、仪表与BMS通讯等,且车辆绝缘和高压互锁正常,VCU才会发送充电控制指令。此时,OBC会闭合充电继电器,开始充电流程。OBC需实时反馈充电状态信息给BMS,确保整个充电过程的精确控制和监测。此规范确保了车载充电机的安全、高效运行,为电动汽车提供可靠的充电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车载充电机OBC的基本功能规范,关于慢充功能部分:

回复:关于车载充电机的基本功能规范中慢充部分描述准确。在车辆非ready状态下,通过CC唤醒OBC后,需确保CC和CP状态正常,同时OBC及其通讯状态需保持正常。在确认充电设备连接完好的前提下,需确保仪表与BMS通讯无误,且车辆绝缘与高压互锁都正常。VCU发送充电控制指令后,OBC应正确响应并闭合充电继电器。同时,车载充电机应反馈充电线束状态和供电设备信息给BMS以便进行实时监控与调整。此过程需确保各项条件满足,以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与高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车载充电机OBC的基本功能规范,以下是专业的回复:

OBC_DCDC基本功能规范详述了车载充电机(OBC)的主要功能,其中包括慢充功能。当车辆处于非ready状态且接收到唤醒信号后,OBC会检测充电连接状态是否正常,包括CC与CP信号、OBC状态、仪表与BMS通讯状态等。在确保一切正常后,VCU会发送充电控制指令给OBC。在此过程中,OBC会闭合充电继电器,启动充电流程,并将相关状态信息反馈给BMS。为确保安全,车载充电机还需进行绝缘和高压互锁检查。整个流程严谨而专业,确保车辆充电的安全与高效。关于具体的充电线束状态和供电设备信息,会由BMS进行发送和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车载充电机OBC的基本功能规范,特别是慢充功能,简要概述如下:

在车辆非ready状态下,OBC通过CC检测唤醒,确认CC和CP状态正常后,与BMS和VCU进行通讯。OBC会验证插头插座连接、充电设备连接及多种条件,包括信号连接、OBC状态、仪表通讯等。只有在所有条件满足且无故障情况下,才会进行充电。VCU发送充电控制指令后,OBC闭合充电继电器,开始充电流程。同时,OBC会反馈充电状态信息给BMS,确保整个充电过程的安全与高效。此规范确保了车载充电机的专业与可靠,为电动汽车的普及与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车载充电机OBC的基本功能规范,特别是在慢充功能方面,以下是专业的回复:

OBC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会检测充电连接状态是否正常,包括CC和CP信号的连接。在确认充电设备连接完好的前提下,OBC会进一步验证各项条件,如自身状态、通讯状态、车辆绝缘及高压互锁情况等。当所有条件满足时,VCU会发送充电控制指令给OBC。OBC将闭合充电继电器,启动充电流程,并将充电线束状态和供电设备信息反馈给BMS。BMS再基于这些信息控制充电过程,确保安全和效率。此流程确保了车辆在充电时的安全性和设备的正常工作。

上述回复基于专业的汽车工程知识,满足了您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车载充电机OBC的基本功能规范,特别是在慢充功能方面,以下是详细的专业描述:

当车辆处于非ready状态时,车载充电机OBC在接收到CC的唤醒信号后,会检测充电连接状态CC和CP是否正常。一旦确认状态正常,OBC将通过网关唤醒电池管理系统BMS和车辆控制单元VCU。在此过程中,OBC会确认插头插座连接是否完好,充电设备连接是否完成,同时检查系统状态,包括OBC的供电和通讯状态是否正常。此外,还会检查仪表与BMS的通讯状态、电池状态(如温度、压差、温差)、车辆绝缘和高压互锁状态等。只有当所有条件满足时,VCU才会向OBC发送充电控制指令。此时,充电继电器会闭合,开始充电流程。车载充电机会反馈充电线束状态和供电设备信息给BMS,以便进行实时的电池管理和保护。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严谨的充电启动流程,确保了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车载充电机OBC的基本功能规范,特别是在慢充功能方面,以下是详细的专业描述:

当车辆处于非就绪状态时,通过CC信号唤醒OBC。在检测到CC和CP状态正常后,OBC会通过与网关的通讯唤醒BMS及VCU。OBC会确认插头插座连接完好,以及充电设备连接完成,并确保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信号连接正常、OBC状态正常、唤醒信号正常等。同时,仪表与BMS的通讯需正常,且无BMS禁止充电的故障。此外,车辆绝缘和高压互锁系统也必须正常。

VCU在确认上述条件后,会向OBC发送充电控制指令。此时,OBC会闭合充电继电器,进入高压电供电流程。车载充电机会反馈充电线束状态和供电设备信息给BMS。而BMS则会根据这些信息,对充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充电效率和安全性。以上规范确保了车载充电过程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车载充电机OBC的基本功能规范,主要包括慢充功能。当车辆处于非ready状态时,OBC在CC的唤醒下开始工作。它检测CC和CP的状态,确认插头插座连接完好,并检查充电设备连接是否完成。只有在满足一系列条件后,如CC、CP信号连接正常,OBC状态正常,仪表与BMS通讯正常且无BMS禁止充电故障等,VCU才会发送充电控制指令。同时,OBC需确保车辆绝缘正常,高压互锁正常。在充电过程中,车载充电机会反馈充电线束状态和供电设备信息给BMS,以便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此规范确保了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汽车工程师,针对您提供的车载充电机(OBC)功能规范,以下是专业回复:

OBC基本功能规范描述清晰,涵盖慢充流程中的各个关键步骤及条件判断。从CC唤醒OBC到充电继电器的闭合,这一系列动作确保了充电过程的安全与高效。其中,对CC与CP的状态检测、OBC及通讯模块的正常运作、车辆绝缘及高压互锁的检查尤为关键。VCU指令控制充电流程,同时,OBC需实时反馈充电状态信息给BMS,以便进行电池管理。整个流程体现了车载充电系统的智能化与安全性。若有具体细节或设计疑问,可进一步沟通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5: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汽车工程师,针对您提供的车载充电机(OBC)功能规范,以下是我的专业回复:

该车载充电机(OBC)功能规范涵盖了基本的慢充功能,详细描述了从车辆非ready状态到开始充电的整个过程。包括检测充电连接是否正常、OBC状态检测、通讯检查等关键环节。VCU在确认所有条件满足后,发送充电控制指令。同时,OBC会反馈充电状态信息给BMS,实现整个充电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此规范确保了充电过程的安全和效率,符合现代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注:在实际应用中,车载充电机的功能远不止于此,还包括其他如快充功能、故障自诊断等高级功能,但上述内容是对其基本功能的简要概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8-2025 12:32 , Processed in 0.463022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