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04查看
  • 0回复

[驱动电机]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学习(两电平12扇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3-2024 21: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导读: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6扇区电压矢量选择会导致磁链控制不对称、转矩脉动大等问题,本期介绍一种把扇区细分为12扇区的新型三相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证明磁链轨迹、转速及转矩脉动明显变小,异步电机三相定子电流波形更加圆滑,更加接近于正弦波形。

一、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两电平6扇区)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学习(两电平12扇区)w1.jpg

图1-1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框图
在电动机实际运行中,保持定子磁链幅值为额定值,以便充分利用电动机铁芯;转子磁链幅值由负载决定。通过控制定子磁链与转子磁链之间的夹角即转矩角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转矩。在直接转矩控制中,其基本控制方法就是通过选择电压空间矢量来控制定子磁链的旋转速度,控制定子磁链走走停停,以改变定子磁链的平均旋转速度的大小,从而改变转矩角的大小,以达到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二、改进型直接转矩控制

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6扇区电压矢量选择会导致磁链控制不对称、转矩脉动大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把扇区细分为12扇区的新型三相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矢量选择表见表1。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学习(两电平12扇区)w2.jpg

扇区细分的做法是每 30 ° 一个扇区,总共 12扇区。第1扇区磁链角为-15 °~15 °,第2扇区为15 °~45 ° ,接下来每扇区依次增加 30° 。这样的划分法有效地避免了某些电压矢量处于扇区分界线处而导致的控制失效。但是,为了减小启动过程电流过大和改善磁链轨迹,在启动阶段对磁链和电流进行限制。当电机刚开始启动时,为了减小启动电流,对电流进行限制,并且使得初始给定转速为零,并利用电压矢量 Us1和Us7不断增加磁链幅值直到预期幅值。之后,正常按直接转矩控制运行。一旦电流达到电流幅值上限,就选择 Us7,在规定幅值以下,采用矢量表选出电压矢量。三、仿真模型搭建与波形分析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学习(两电平12扇区)w3.jpg

图3-1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两电平12扇区)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学习(两电平12扇区)w4.jpg
图3-2 扇区划分
从图(3-2)可知,仿真中将扇区细分为12扇区。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学习(两电平12扇区)w5.jpg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学习(两电平12扇区)w6.jpg
(a)6扇区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学习(两电平12扇区)w7.jpg
(b)12扇区
图3-3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波形变化情况(800r/min)
从图(3-2)和(3-3)可知,基于12扇区的DTC的定子磁链和转矩的脉动相对减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3-2025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是电机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传统6扇区的直接转矩控制在磁链控制和转矩脉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新型的两电平12扇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应运而生。该方法通过将电压矢量选择细分到更多的扇区,实现了更为精细的磁链和转矩控制。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型方法的磁链轨迹更加平滑,转速和转矩脉动显著减小,三相定子电流波形更加接近正弦波形。在直接转矩控制中,通过控制定子磁链与转子磁链之间的夹角,即转矩角,来实现对电机转矩的控制。新型方法的引入,为电机控制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有望进一步提升电机运行性能。

[内容由汽车工程师之家人工智能总结,欢迎免费使用,见贴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3-2025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对帖子的回复:

针对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学习,传统方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磁链控制不对称和转矩脉动大等。为提高性能,目前已有新方法将扇区细分为十二扇区,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此,我们简单概述一下传统直接转矩控制。此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定子磁链与转子磁链之间的夹角,即转矩角,来调整电动机的转矩。实际应用中,需保持定子磁链幅值为额定值以充分利用电机铁芯,而转子磁链幅值则取决于负载。但此方法面临磁链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型三相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将有助于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和性能。期待进一步探讨。

[内容由汽车工程师之家人工智能总结,欢迎免费使用,见贴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9-7-2025 07:30 , Processed in 0.44920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