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查看
  • 0回复

[BMS] 电池管理系统(BMS)系列—状态估计(一)之SOC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3-2024 07: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在BMS系列首期电池管理系统(BMS)系列—功能介绍中,我们提到BMS的一大功能——状态估计,需要基于实时采集的动力电池数据,运用既定的算法和策略,从而获得每一时刻的动力电池状态信息,具体包括动力电池的SOC、SOH、SOP以及SOE等。本文作为BMS功能——状态估计系列的首篇,将介绍动力电池系统SOC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等。

在电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这台车还剩(XX)%的电”。这个(XX)%的电,指的就是荷电状态(SOC),以百分比(%)的形式出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SOC的定义:
SOC = 剩余的电量(Ah)/电池的容量(Ah)*100%

注意式中分子和分母都是以Ah为单位的电量存在的,而不是能量——我们平常说的多少度电(kWh)。

接下来让我们看下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实现SOC估计的。
假如把一桶水类比电池,水桶的容积就是电池的容量(通常为固定值),剩余电量就是里面装了多少水。我们该怎么知道桶里有多少水,继而求得水桶的“SOC”呢?
电池管理系统(BMS)系列—状态估计(一)之SOCw1.jpg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水桶上提前标好刻度!当液面完全静止时,通过读取刻度值即可知道现在桶里装了多少水。类似这种提前标好刻度的方法,在估计电池SOC时被叫做开路电压法。

开路电压法

在某一具体温度下,电池的电压与SOC之间往往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下图的OCV曲线。这表示我们可以把电池的电压值当作SOC的刻度,为估计SOC只需要读取电池电压值即可。

电池管理系统(BMS)系列—状态估计(一)之SOCw2.jpg

实现原理很简单,但是开路电压法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在我们通过水桶上的刻度值读取装了多少水的过程中,其实包含着一个隐藏条件——要求水面稳定。这需要没有水流入流出水桶,且水面经过静置已趋于稳定,否则水面来回波动就会造成读取误差。对电池系统而言就是要求其没有工作电流,电压充分回弹,电压值稳定。所以开路电压法仅适用于电池不工作后,等待一定时间进行SOC估计的场景。

那么对存在电流(工作中)的电池系统,我们该如何估计SOC呢?

回到我们的水桶上,假设已知它初始装了多少水,现在正不断往外放水,如果能通过某些元件采集到放水的量,是不是就能算出桶里还剩多少水了?类似这种根据初始水量和放水/注水量计算的方法,在估计电池SOC时被叫做安时积分法。

电池管理系统(BMS)系列—状态估计(一)之SOCw3.jpg

安时积分法
如果充放电起始状态记为SOC0,那么当前状态的SOC则为:

电池管理系统(BMS)系列—状态估计(一)之SOCw4.jpg
通过电流传感器测量电流,充放电电流对时间的积分就是充入/放出的电量,类似加入/放出的水量,根据上面的公式就能算出当前SOC。但使用安时积分法估计SOC有一些问题存在。第一,对初始值SOC0依赖较大。安时积分法只能解决一段时间内电荷量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电池的初始SOC不准,将导致整体估计的误差。
第二,由于传感器存在采样误差,采集的电流值不准,该误差会随着时间逐渐累积,影响SOC估计精度。
第三,无法应对电池的自放电问题。这点类似于水桶里的水蒸发了,这部分量无法被计算。综上,开路电压法适用于静态估计,安时积分法适用于动态估计,两者各有所长。所以目前对电池SOC的估计常将二者结合使用。静态时,利用开路电压法估计SOC,并为安时积分法提供计算初始值,动态时使用安时积分法估计SOC,非常适用于三元体系的锂电池。开路电压+安时积分法也可应用在磷酸铁锂(LFP)体系的锂电池,但会存在某些问题,原因主要在LFP电池的OCV曲线(SOC-开路电压)斜率上。对比NCM(下图左)的OCV曲线,LFP(下图右)的曲线在中间SOC区域非常平缓,这导致使用开路电压法,通过读取电压确定SOC值时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电池管理系统(BMS)系列—状态估计(一)之SOCw5.jpg

为有效解决上述SOC估计过程中的问题,类似基于Kalman滤波器的SOC估算等方法被提出,篇幅所限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中进行介绍。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持续关注~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8-4-2024 20:25 , Processed in 0.41655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