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8487查看
  • 18回复

柴油发动机实现欧Ⅳ的两条主要技术路线(优化燃烧+SCR-EGR+DPF)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4-2008 16: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要实现欧Ⅳ对NQx和PM都较低的限值,目前有两条技术路线:其一是先通过喷射系统优化和喷射定时提前以降低颗粒物,再使用SCR来降低因燃烧优化而产生的NQx排放;其二是EGR+DPF路线,即先通过废气再循环降低排放中NOx的成份,再用颗粒捕集器捕集因使用EGR而略有增加的颗粒、物,从而达到同时降低NOx和PM的效果
  1.路线1(优化燃烧+SCR)
    此种路线在欧洲采用较多,简称欧洲路线。对于大多数制造商,发展现有的发动机技术是首选的途径。有几种可选择的方案:如先在发动机机内处理NQx,再处理PM;或者两者都进行后处理。后者存在一个污染源回收的处理问题。没有EGR系统,在发动机机内处理NOx是非常困难的,并且燃油消耗更高。因此,制造商一般采用在发动机机内减少PM排放、在废气中处理NOx的措施。
    在欧洲,目前采用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利用商业用的固体尿素和水(水溶液浓度为32.5%±0.5%),在排气中喷人尿素、氨水等还原性物质,将NQx(主要是NO)还原为N2和H20。如市面上销售的AdBlue,它无毒、洁净、无气味、不易着火、无爆炸危险,但有一点点腐蚀性,必须使用特殊的储存容器。
    这种净化方案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比较低,油耗可节省5%~7%,若扣除因尿素所增加的费用,还将有节油2%~3%的优势。此外,这一路线对于燃油品质相对不敏感,戴姆勒•www.cartech8.com公司认为甚至含硫量350x10-6以下的欧Ⅲ燃油就可以满足要求。
    但使用SCR后不但要增加SCR本身装置的质量约150~300 kg,另外还要增加1个尿素溶液(AdBlue)箱和尿素溶液。按100 L尿素溶液运行7 000 km计算,一辆汽车损失的有效载荷在400 kg左右。SCR系统中的尿素剂量最终由发动机管理系统控制,尿素的喷入量必须要与NOx的浓度相匹配,在保证降低NOx的同时,不能超过份量。尿素的喷人量过少,则达不到应有的处理水平,尿素的喷人量过多,则会使多余的氨气排入大气,导致新的污染。所以,必须有高灵敏度的NOx浓度传感器以及相应的高精度尿素喷射装置。而且尿素消耗较快,定期添加尿素的责任也必须由用户来完成,这就加大了装置的复杂性和保养的难度,而且这种装置的价格也是较为昂贵的。目前欧洲市场每升尿素溶液现价为40欧分,每升柴油现价为42欧分。
    SCR作为新的后处理技术,由于系统成本高  (大约是车辆成本的3%~5%)、初期投资高、操作和保养费用高、需要加1套较复杂的调节还原剂喷射量的控制系统等原因,在车用柴油机上还没有得到推广。其还要求行驶区域内对尿素的供应,并需要车载诊断(OBD),同时需要车辆使用者有较高的环保意识,自觉及时地添加尿素也是目前实施这一路线的现实困难。此外,在温度较低(-11℃)的情况下,尿素-水溶液会结冰,也使其在寒冷地区的推广使用受到限制,但现已可以通过尿素计量系统的适当加热措施来解决。在SCR技术的应用方面,目前已经基本解决尿素的储存、注入和喷射策略等技术问题,其使用耐久性好,已有几年在柴油机上应用的经验,但还需进一步解决降低SCR装置成本以及尿素加注站的布局等问题。随着对SCR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相信SCR技术在欧Ⅳ机上很快会得到推广。
    2. 路线2(EGR+DPF)
    该路线美国采用较多,简称美国路线。  供油提前角和EGR都对柴油机的NOx排放和PM排放有较大的影响。减小供油提前角,可以使NOx排放降低,但会使PM排放和燃油消耗率增加;而增大EGR率,使废气与进气混合可以降低缸内氧气浓度,从而在燃烧过程中降低气体最高温度的同时可使NOx排放降低,但会使PM排放增加。与减小供油提前角相比,燃油消耗率变化不大,所以在采用降低NOx排放的措施时应首选EGR系统。   EGR可有效地降低NOx排放,但随着EGR率的增加,缸内较低的氧气浓度将会增加颗粒物的排放,并使发动机的排气烟度增加,在中小负荷时烟度值比较小,而大负荷时会使柴油机的排气烟度增大,所以为达到欧Ⅳ排放限值,EGR率一般控制在15%以内,同时还需配合使用DPF微粒捕集器。然而这项技术却潜伏着危险:一方面燃料一中的硫会使微粒捕集系统中毒失效;另一方面,废气中含有的灰分会逐渐地堵塞捕集器,增加排气背压,使油耗恶化。因此,有时在DPF的上游增加一个氧化催化转换器(DOC),其基质用贵金属如白金涂层,就能够改进再生过程的效率,还将进一步降低HC的排放。在某些发动机上也有只用DPF或DOC来转化PM的。
    该方案成本比SCR低,但它不适合停车起动操作,因为此时发动机排温不可能达到300℃,废气中的黑烟无法在颗粒过滤器中燃烧,同时还存在过滤器堵塞的危险。它更适合发动机排温高而且比较稳定的长途运输使用。
     为使EGR更有效,EGR冷却系统和散热器必须比普通的大得多,甚至大于路线1中尿素箱的尺寸,可大多数发动机为了减少噪声进行了空间压缩,这增加了冷却问题的解决难度。早期试验表明了在欧W发动机中使用EGR的燃油效率不如SCR。而且这条路线对燃油品质的要求更高,要求硫含量达到低于50x10-6的水平,理想情况要求达到10x10-6~15x10-6的水平,这对于我国的石油工业要在2010年前达到这一要求似有困难。另外,要在柴油机上实现微粒捕集器的再生,一般需要附加能源,例如用燃烧器加热、电阻加热或微波加热,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一路线的油耗和系统成本。
    正因为这些原因,许多生产厂商反对采用EGR系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欧Ⅴ、欧Ⅵ发动机也不会采用。
   考虑到中国能源短缺,而尿素生产比较普遍,因此我国中重型车用柴油机实施欧Ⅳ排放宜首选SCR技术路线。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17-8-2015 14:0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4-2008 23: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只是各大厂商反对的问题了,国内的大企业已经形成了行业约定,一致开发并使用SCR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5-2008 13: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技术路线是针对中重型柴油机的,对于轻型车辆以及特种用途车辆(比如城市公交等),尤其是针对乘用车,技术路线差异很大。DPF针对其他用途,很多情况是必要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0 专业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5-2008 23: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商用车采用SCR已形成共识,因为这个技术相对简单、基本不依赖电喷系统、燃油经济性好,特别是对硫不敏感。
    但是SCR很难在乘用车上应用,主要问题是乘用车大部分运行时间排温都在150度以下,通常的SCR转换器效率几乎为零,NEDC测试中城市循环排温也基本在150度以下。沸石基的SCR在乘用车上可能还有些前途,据说150度时能达到50%转换效率。因此DPF应该还是乘用车的主要技术路线,在欧洲也如此,但在中国燃油中的硫是个大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0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6-2008 14: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乘用车可能DPF+EGR用的更多,但是考虑到柴油乘用车在中国的处境,不太可能有很大的前途,我有个朋友被派出国培训DPF,不知咋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2008 11: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SCR技术: 未命名.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6 热心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7-2008 11: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都是专业人士,很高兴能看到你们在这评论,这对我有很大帮助,多谢你们,我很喜欢这句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7-2008 10: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知道几个问题
    1,EGR是将废气引入气缸,那肯定会造成燃烧效率的下降,也就是说将会更费油,是这样么?增加DPF是否会导致排气不畅?

    2,在中国究竟是EGR更适合还是SCR更适合,为什么,中国大部分企业倾向哪种,哪个会是主流?

    请哪位高人给解答一下,多谢多谢了,祝解答者天天高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1-2016 13:3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7-7-2008 21: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种方案都需要国家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否则就是SCR方案更适合,车子不加氨水照样跑。DPF一堵用户抱怨就大了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8-2008 15: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楼 的帖子

    增加DPF肯定会增加排气阻力,但它同时有消声的效果,所以可以通过减少消声器阻力的方法来平衡整个排气系统的阻力。

    我也认为,重型车选SCR,轻型车选DPF+EGR比较合国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6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2-2010 08: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SCR后处理技术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2-2010 13: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说那个方向过早,目前大部分厂家都是观望。迷茫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0-2019 07:0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5-2-2010 18: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也有介绍用米勒循环+高压比增压器来解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10 11: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在研究SC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5-2010 09: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市场上的柴油车主要是采用什么样的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8-9-2025 09:55 , Processed in 0.423593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