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4278查看
  • 15回复

站在日企看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7-2015 18:4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3-7-2008 18: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1. 时间控制

           下班——滞后思考原则

           下班时间——滞后思考原则:在办公室,下级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在生产现场,上司随时处于保障状态。

           在日本企业中,办公室工作的员工,职务越低,下班时间就越晚。因为下级必须随时准备回答上司提出的问题,随时为上司提供所需要的材料,随时执行上司的每一个命令。

           只有当上司离开公司之后,下级才会有自己的时间,才能整理属于自己的内容。员工们都会意识到:从社长到职员,来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工作,每一个下级的工作只是上司工作中的一部分,只有优先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才能保证上司工作的完成。

           大家不仅要问,难道下级就不能比上司早下班吗?不是的,下级同样可以在上司之前下班,只要你在下班前同上司打声招呼,告诉他“我有事要先走”等,就行了。不仅如此,上司在下班之前,也要同下级打招呼:“我要下班了,”这种每天都相互通气和相互关照的企业风气,奠定了日本企业严格管理的基础。

           而生产现场下班的时间顺序与办公室下班的时间顺序恰恰相反:职务越高,下班时间就越晚。这是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决策人和上司,一旦签订了契约,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在交货期内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优质产品。这些产品的真正生产者是员工。而且,无论多么优秀的员工,不仅无法独自完成某一个复杂完整的产品,还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必须要上司大量的协作和协调来保障员工的操作。如果上司先于员工离开现场,当天的任务就有可能完不成。

           举个例子:日本某企业完成汽车轴承工作。生产看板会这样写:

           工作内容:轴承 100个。

           工作时间:8个小时(上午完成,下午完成)。

           完成工作者:****。

           因此,下班时间滞后不仅是日本企业最普通的做法,同时也反映了日本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最基本法则:报告——联络——相谈(商量)。

    2. 准时生产:

           交货——超前思考原则

           交货时间——超前思考原则:理想方式,丰田方式

           在日本,下级不是用合同规定的交货期来计算工作时间的,而是对自己的直接上司的完成期作为计算工作量的基础。有三种不同的方式:理想方式,丰田方式,中小企业方式。

           理想方式

           合同中的交货期是31天,但为了应付突然事变,各级都有一个提前量,到了班长计算工作量时,只有15天,不到合同时间的一半。既使这样,它也只是一种理想方式。

           因为员工在5月1日能开始工作的先决条件必须是机器设备完好,材料到位。设备完好是办得到的,但在合同签订之前就准备好了原材料不仅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话,除开社长有神仙般的先见之明,那实际上反映了企业的一种浪费。因为材料积压,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占据仓库不仅人工,而且照明等费用也是极大的浪费。

           丰田方式

           丰田方式被企业界誉为最节约最高效的方式,也被称为无仓库方式,也就是JIT生产。

           其实,丰田方式同样是一种理想方式,因为它是在有丰富的流动资金作保障的状态下进行的。远的不说,光是2004~2006年3年间,丰田公司账簿上的周转资金,经常都在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年纯利都在1000亿元以上。丰田在得到订单之后,通过计算机网络迅速地将材料清单发往材料厂家,同时从银行预付大量的货款。更由于丰田的声望和实际效益,材料厂家在接到订单后,暂不付钱也会抓紧生产。因此,丰田实现了无仓库方式,而且同材料厂家签署发包合同到第一批材料入库最快的只要3天就能完成。

           中小企业方式

           在日本,一般的中小企业,从合同生效到材料入手并开始生产,需要10天或半个月。假如我们选定在13日(星期一)开始生产,到产品完成的最后期限30日,总共也只有13天(除去星期六和星期天)。


           由于它比理想的情况还要少2天,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交货,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零废品法”,即: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和生产程序,创造性地、优质地完成每一个动作。

    3. 不合格的控制

        “零废品法”: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和生产程序,创造性地、优质地完成每一个动作。

           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产品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把“零废品法”中强调的三个方面分开来说:

         (1)生产程序:就是操作规程说明书。

         (2)创造性地、优质地:就是动脑筋,想办法提高效率。

         (3)每一个动作:就是从材料取用到产品打包。

           许多企业管理者都知道,影响产品质量的往往并不出在设计或关键内容上,而是出在诸如很小的细节上。

           日本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很简单:

           一 是严守操作程序和注重操作技巧。

           二 是动脑筋,改造工具,实现优质高效。

           1.)多做JIG

           忠实地执行动作顺序:可减少多余的动作,做到整齐划一。在日本企业,几乎所有的测量都会有一种很简单,很直观的工具所代替,其实道理很简单:让员工很容易的接受。做到控制产品不良,做到零缺陷

           2.)不断改善

           同时这些小设计,小发明都是员工自身的知识财富,他走到哪里,那里都有他的用武之地。这种真正的主观为公司、客观为自己的做法符合日本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个基本定律——“改善”。即: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使自己的身心和技能得到改善。

           3.)模仿与编制精干

           日本中小企业人员素质并不高,工作环境和软硬件设施也不比国内同行好,但效率却很高,很有活力。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一是模仿;二是工作团队编制精干合理。

           提倡模仿

           学习和继承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模仿。

           中国有一句谚语:照葫芦画瓢。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照葫芦画瓢的人都很笨,没有创新,没有出息。其实,对普通人来说,一生中的创新也就那么一点,大部分还是学习和继承别人的精华,而学习和继承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模仿。

           一个新项目下来,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进步显著,几个项目做下来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整套设计思路,并且通过总结还可以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几年下来,大部分人已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了,优秀者甚至已成了专家。所以模仿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进步的方法,应该提倡模仿。

           下面是日本本土企业管理链接: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为日本的经济腾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还有许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仍保持其特性。

           1.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是日本企业管理最突出也是最有争议的政策。这对于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制造业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有助于公司对员工的长期培训;第二,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第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第四,也有利于贯彻执行企业的生产营销战略。直到今天,大部分制造企业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就业政策,但是这种稳定的就业政策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企业利润的下降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年功序列制年功序列制的管理方式对于人才的长期培养有很大的好处。老员工的丰富经验为企业在职培训提供了巨大的知识财富,这种体系也有益于企业文化的传播。日本人还认为,以论资排辈的原则评估员工的工作成就可以去掉许多评估中的不客观的因素。但这种方式却不利于以白领阶层为主的金融服务行业,论资排辈的管理方式,打击了专业人才工作的积极性,这也是金融业在金融风暴中受到重创的主要原因。

           3.注重在职培训日本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方法是对员工,特别是在制造业工作的蓝领阶层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公司文化、统计知识、生产体系及质量管理的培训。这种培训的过程是工人接收“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也被学者们称为“蓝领工人白领化”。由于重视在职培训,工人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和丰富了技术知识,促进了对企业的忠诚,生产力大大提高,这对增进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增加企业的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重视通才的培养日本企业与美国不同,更重视通才的培养。日本企业分工粗放,员工往往接受多方面的知识,并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轮班训练。他们认为这种通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发挥全体员工在企业中的创造力和凝聚作用。但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日本银行发现这种“重通才轻专家”的倾向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

      5.注重精神激励日本企业的工资政策最重视公平和合理,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不把奖励个人放在首位,企业的福利政策也与此相对照。因此,企业更多地使用内部激励,如:他们可以不遗余力地为员工营造一个友好、和谐和愉快的工作环境,积极地吸收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使员工有充分的安定感、满足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全面合作的劳资关系。由以上特性可以看到,日本企业实际上更多地强调企业组织的文化。在日本,工作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工作,这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相吻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人的潜力,体现了人文关怀。可以这么说,日本企业走的是管理技术加企业组织文化的模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7-2008 18: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借鉴,更值得我们思考,其实在很多的企业也有这种办公室内上司不走,下属不离 ,生产现场下级离开,上司关门的做法,不过,实质的不一样: 办公室里下属不离,是等上司走了,在聊会QQ,打会游戏,生产现场是上司关门是等下级离开之后 打几个私人电话.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7-2008 18: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老板是最累的。员工比老板还要累。这两种累的出发点不一样。相比日本的管理就是好,老板员工一条心,共同进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7-2008 18: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在管理中如何让员工把自己与公司溶为一体的观念建立才是最难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7-2008 18: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经常是每天下班就准时走,不管什么上司走不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12-2008 22: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 相信知道这个不是很难 但是要让员工能够好好落实这些思想很难 主要是根本而就没这个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12-2008 12: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小日本的东西,不要戴有色眼镜,一句话:取长补短。
    还有就是:人的务实心态、升职馅饼,中国有句古话: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点对时下的人来说最好不过。

    另:中国人的职场道德多被挖人单位搞得乌烟瘴气了,在日本,你没有同类岗位经验5-10年,人家才不理呢,还有你的忠诚度会大打折扣。。。。。。。,当然不是说小日本好,而是管理学概念基本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12-2008 20: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很有启发,如果国内企业能做到这样,就很牛了,可惜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2-2008 21: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从二战以后的经济腾飞与他们的严谨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别人认为是较真,但是他们却做成了精益,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地方,国人如果有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还会飞的更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12-2008 2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的制造业里能有几个象日本的领导和员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10-2009 13: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就是社会,社会就是企业这种劳资关系使公司很容易形成一种凝聚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009 08: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的比较透,应该说优点差不多都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10-2009 10: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此不发表过多的评论,日本人的东西,固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地方很不仁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3-2010 19: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在日资企业工作.
    只能学到一点一点的东西,能否组成线,形成"面",还是得靠自己参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3-2010 2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每天下班时间都问可否下班,都是“n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0-10-2025 20:38 , Processed in 0.603837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