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ackie张

[进排气系统] 本田最新AVTEC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9-2009 11: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齿轮25驱动11、10、21、20集合体以凸轮轴8为圆心,实现集合体一定范围内的正、反转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9-2009 11: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28做受控左右平行移动,通过29、30以8为圆心使摇臂31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圆弧受控位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9-2009 15: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1、28做受控左右平行移动,通过29、30以8为圆心使摇臂31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圆弧受控摆动。

更正为:

1、28做受控左右平行移动,通过29、30以26为圆心使摇臂31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圆弧受控摆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9-2009 16: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出气门升程连续可变与气门正时连续可变同步进行的原理了。

再次总结:
1、控制28在一定范围内的左、右位移(如果28是螺杆则控制28旋转),即可用过29、30、31驱动26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2、通过在26上的小齿轮25来驱动11、10、21、20集合体以凸轮轴8为圆心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位移)。
3、在上述转动(位移)过程中,21、10、20集合体又可同时以20位圆心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4、组件10、21、20构成了一个位于在凸轮7与摇臂22之间的一个可位移的“契形物”,“契形物”位移到左端终点时,凸轮7上点与摇臂22之间的距离最短,气门升程也就最小,随着“契形物”向右端位移,气门升程会逐步加大,同时气门正时也同步、逐步提前,注意观察:“契形物”位于最左端时,凸轮7扫过21时,“契形物”只是以20为圆心,向上转动了一下,并没有触发摇臂22,真正的触发点应该是12点的位置,也就是“契形物”的中后段,随着“契形物”向右端位移,凸轮7与摇臂22之间的的触发点就提前到了10点-11点的位置。

这样就实现了气门升程连续可变与气门正时连续可变同步进行。
赞一个!

[ 本帖最后由 hbsy 于 21-9-2009 16:4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3 积分 +1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 15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9-2009 16: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VTEC是可变进气“正时”
A VTEC是加入了可变气门“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9-2009 19: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 jackie张 的帖子

是呀  现在IVTEC都已经快过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10-2009 15: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田VTEC到AVTEC的技术更新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10-2009 20: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整杠杆比为中心思想

1、这是一个由两个杠杆机构组成的升程和正时可变系统。(第一杠杆系统是,32件为固定支点,9件是杠件,22件是从动滚子附在9件上可与9件看为一体,12件是杠杆的别一端;第二杠杆系统是20件为相对固定的支点,10件是杠件,21件也是从动滚子和22件相同可以看成10件的一体,而22件可以看成杠杆的另一端。)
2、确保了第一个杠杆机构(与气门接确的)初始位置不变(始终与气门接触和初始摆角位),这样可以保证气门的正常关闭。是第二个杠杆机构的设计原则。
3、第二个杠杆机构的杆件与第一机构上从动滚子接触的圆弧圆心与凸轮轴中心必是同心,这样保证了两个杠杆机构始终处于接触状态,没有冲击。
4、第二杠杆的摆件一端与凸轮接触,一端铰接固定,中部与第一机构的从动滚子接触,这样当旋转第二杠杆时(从20位置到19位置时),第一机构的从动滚子接触点发生了变动,就实现了第二个杠杆系的调整杠杆比的功能。
5、从图上看升程和正时是同程发生变化的,这时不一定能同时达到最合理状态,所以我猜应当还有一个凸轮轴正时调整的VVT系统配合。(引用了楼主的图)

[ 本帖最后由 肥鱼9000 于 4-10-2009 21:16 编辑 ]
20080725_70b982bc5d473ae883a4aMFfariZZIrL[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8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8 专业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4-7-2025 21:19 , Processed in 0.647265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