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8858查看
  • 35回复

总装车间防差错装置资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0-2008 09: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哪位工程师可以提供总装车间防差错装置资料?不胜感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2-10-2008 09: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帮个忙啊

哪位老师有?赐教一下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2-2008 20: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想吧,这些动动是不会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2-2008 1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ANDON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1-2009 21: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针对扭矩的化,电动拧紧系统是个不错的选择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2-2009 12: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按具案例况分析

防错是一个预见性程序,用来预防和检测会对消费者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浪费的各种缺陷。防错分为设计防错和过程防错两大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2-2009 18: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防错有好几个级别,最高级别是设计放错,即设计的零件无论如何也装不上去,车辆上的左右保险带支架禁固到车身上就属于这一类。下面是颜色防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1-2010 14: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有两种方法:
1 自检—— 打漆标(这样可以提醒操作工人他们有没有漏装工件)
2 互检——下一道工序执行操作工对上道工序进行检验
以上两点都需要而且一定要体现在作业指导书上,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错装漏装
谢谢,供你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2-2010 18: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硬件防错还是比较好的,但有时也有软件防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2-2010 16: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没有等来的午餐,工艺不同防错手段不同。但关键是设计上让其无法犯错、工艺上不能犯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010 15: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guoniu110


    打漆标不能适用各种普遍情况,实际应用中可能是定力的地方用的较多,个人觉得第二点比较适用各种场合,也比较适用,不过还得看实际中个体的质量意识,可能要结合经济利益制定相应的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9-3-2018 10: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1-2-2010 10: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s410cd 于 21-2-2010 10:20 编辑

    防错有很多方式:
    1、设计防错(最好的办法!)
    2、将PFMEA设计分析运用到生产线建设中(比如某些地方必须用电枪,扫描枪,条码,另外生产线使用相关的软件防错系统),从而从设备上来防错!这是作为工艺工程师必须要做的事情!
    3、Process中设计相关的工艺防错(主要是工艺路线、工艺标识、自检、互检),这条实际上PFMEA中都体现了。
    4、质量控制的过程审核

    最后还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更新PFMEA,调整生产工艺,增加防错。当然,很多公司的PFMEA实际上都只是Paper Work,并没有运用到实际中来,工艺规划时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来规划的。

    做了6年的发动机装配工艺,感觉实际上还很多不懂(包括发动机及整车知识),尤其是发动机测试时的问题分析,有高手一起交流没有?我的E-mail:stevenson82@163.com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8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2-2010 21: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心 专心 痴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2-2010 08: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点 为了防止哪类差错呢?错装?扭矩差错?不良品?。。。。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3-2010 00: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应该是工艺方法方面的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8-2025 14:30 , Processed in 0.39428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