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0380查看
  • 17回复

发动机排气歧管与排气管链接为什么采用弹簧和螺栓紧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10-2008 18: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发动机排气歧管与排气管链接为什么采用弹簧的螺栓?仅仅是为了减震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0-2008 1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您说的弹簧是不是好长,现在有长弹簧与螺栓共同使用来紧固的结构,作用:(1)防松;(2)便于装配调整。因目前排气管很难做到图纸要求的精度,并且装车过程,减振环吊挂受力不均匀,导致整套排气管路实际装车比较难达到理论设计状态。这个时候弹簧结构就很有调整优势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8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2 + 8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2009 22: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意楼上说的第2点:便于装配调整。实际在安装的时候都是螺栓锁到要求的扭力,如果说用弹簧/螺栓来调整制造安装公差在实际中不现实。一般是通过后段排气管的软悬吊来调整配合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1-2009 10: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意思见主要就是减震吧,发动机在机舱中会因路面或加减速产生各个方向运动,而整车排气系较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对发动机或排气系的作用。还有发动机排气歧管与整车排气系接口处一般还有密封环,是不是还有保证联接的作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1-2009 14: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波纹管  
主要作用是较少发动机传给车身的震动
同时也降低了装配要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7-2009 10: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所有车的排气歧管与排气管链接为什么采用弹簧和螺栓紧固,有的没有弹簧只有螺栓,如果只有螺栓,在排气管前段中部都有一段金属软管,既满足排气要求,也能满足消声器的装配要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7-2009 23: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都有道理,我认为排气管连接应该得有一些柔性,不能纯刚性连接,排气管受热后会有些变形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7-2009 11: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排气管的连接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吸收发动机带来的振动激励.一是采用波纹管,但此结构布置空间要求较大,成本较高.另一种是采用的弹簧螺栓加球形垫圈的结构,此结构简单,成本低,现在采用比较广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2009 09: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排气歧管和排气管之间主要安装的是波纹管柔性节,该产品结构内为波纹管及伸缩节外用不锈钢丝网包裹,主要是减震,不管是从发动机端还是排气系统后端产生的振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9-2009 02: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说的很专业,没错的,排气管的误差很大,所以通过这个结构来调整装配。
但有一点二楼没有说到,连接排气歧管与排气管的法兰是特殊的,一般排气歧管的这端法兰是凹面的,而排气管的这端法兰有凸台,两个法兰之间还有石墨接口垫,结合起来,可以保证两个法兰即使成一定角度,也不会漏气。这个在结构简单,成本低,在小排量、低成本的车上用的很多很广泛。
不知怎样发图,要不看图很容易弄清楚的

[ 本帖最后由 博燕志海 于 4-9-2009 02: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9-2009 02: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排放系中的连接波纹管实质上是一种去耦合元件(Decoupling Elements),即起到衰减振动及噪声、补偿位移和平衡热膨胀等作用。具体地说,连接波纹管对排放系统的贡献度主要有:
柔性连接,能够有效平衡连接轴之间的轴向、侧向和横向的移位。
衰减发动机传递给排气管的振动和噪声。
波纹管结构,在最短的连接长度上实现了最大的运动吸收和膨胀补偿。
所以,连接波纹管在排放系统中的应用可以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噪声,不仅提高了汽车的驾乘舒适性,而且还有利于延长汽车排放系统的使用寿命。

金属波纹管成本确实很贵,好的要50-100不等,好的可能更贵,相对于国产车排气系统成本价格的200-500元的价格,成本压力很大,所以只是用在排量较大的发动机上的,尤其是在柴油机上的,对于延长汽车排放系统的使用寿命及降低汽车的振动和噪声方面,有很好作用。
当然在高端一些的车型中,这个用的还是很普遍的。

[ 本帖最后由 博燕志海 于 4-9-2009 02:4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3 积分 +1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 12 专业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3-2016 21:3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7-9-2009 22: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才有螺钉+弹簧的方式主要是给排气系统与发动机排气歧管的连接有一定的活动自由度,因为发动机安装位置与排气系统的安装位置不同,如果刚性连接,将会导致连接处过早损坏,整车运动过程中会有变性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7-2018 15:4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9-9-2009 22: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波纹管不只是用在高端的车上,在大型的船用发动机上也会用到,就我理解,首先是装配的需要,还有就是船用发动机的排气管很长,用波纹管连接装配时会方便些,还有就是减少震动和补偿热变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9-2009 14: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有热膨胀,发动机振动和运动位移的影响。
    要求排气系统连接有一定的柔性。
    有两种方法实现
    1,柔性节,或者叫波纹管。好处是柔性好,位移量大。缺点是价格贵,成本高。
       其柔性和价格主要取决于长度尺寸。一般长度在60-250之间。
       一般在中高档车上使用。
    2,球形法兰+石墨环+弹簧螺栓 连接。球形法兰可以围绕石墨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石墨环用来密封和润滑。弹簧螺栓起压紧和放松的作用。中低档车及日系车常采用这种结构。
      该方案成本较低,但柔性的调整范围较小。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6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9-2009 00: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都偏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2-11-2025 16:30 , Processed in 0.687874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