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4207查看
  • 21回复

求助:实施国三,国家、发动机厂及整车厂所面临的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0-2008 16: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哪位大虾能对“实施国三,国家、发动机厂及整车厂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10-2008 20: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发动机/尾气处理,等都必须有所改进,但是单独提高尾气处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解决的关键还是发动机/电控标定等技术的提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2 积分鼓励【重在参与,不以对错论英雄】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10-2008 00: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还是很多的,实施其实有的时候我感觉这是一次汽车行业的大跃进,实施国Ⅲ标准对柴油机的影响最大!我就简单的对柴油机方面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高手指正。
1、对于实施国Ⅲ标准,我国的的汽车企业准备好了吗?实施国Ⅲ标准,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比较大的改进,成本上升!其实这不算什么,以为对汽车企业来说发动机一般都是被人生产的,对其最大的影响就是个成本问题!所以就会出现重汽的EGR,难道重汽不知道EGR发动机实现国Ⅲ标准的难度?难道重汽不知道,那些所谓的研究所不知道,哲学上说过存在即合理,关键点还是落在成本上。我国的柴油车多为载货汽车,经济决定一切!所以你们看现在重汽的广告国Ⅲ发动机有两种,其实就是一个贵点,一个便宜点!但是EGR发动机中间的学问还是很大的,国Ⅲ发动机可以当国Ⅱ用。其中原因可以查看本论坛
2、发动机企业准备好了吗?本人了解比较多的是潍柴,潍柴一直对重汽的EGR发动机嗤之以鼻,其实问问潍柴他的发动机还不是直接用博世的高压共轨系统,十步笑百步!
3、配件厂准备好了吗?答案是没有,都说高压共轨是大方向,那问个问题喷油器针阀的密封性那个企业做好了?还有共轨,油泵!基础学科差距太大!
4、国家 先说钢材能达标吗?和国外一样的东西,为什么拿不出高质量的产品,整个汽车产业的落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自主知识产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外国100多年走的路中国二十年走完,难道你不觉的快了点?是否给国内的汽车配件企业足够的研发时间?就算抄出来了?能批量生产吗?看看那个企业不是标榜自己的生产线是进口的,为什么不国产?配套产业不完善!还有就是我国柴油那么高的含硫量!怎么办?根本不能供应全国!
    汽车自主研发,我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看看路上跑的形形色色的“国产”车,长城,比亚迪等等不都是能在人家国外的车上找到原型?兄弟们。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差距很大!加油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1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16 精彩回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11-2008 15: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很好,,最主要的大环境没有准备好,,为了一个国Ⅲ有好多工作要做,,不是一句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11-2008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EGR和高压共轨都能实现国三排放,这是肯定的,欧洲都用过这两种技术,但在实现国四过程中,共轨更容易实现,因此,国内的企业大都采用共轨技术,但是国内的配套水平、用户接受程度、油品都达不到要求
实际上,国三实施的比较匆忙,各企业都没有准备好,匆忙中,对市场的分析不准确,并没有沿袭国外的EGR和共轨共存的路线,导致当重汽推出EGR时,各企业又回头开发设计EGR产品,仅用半年时间,这不禁让人怀疑后期开发EGR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国三,而各整车企业在前期的开发设计工作被迫中止,浪费人力,回头开发更加有市场的产品,这也许会导致以后国四开发,会更加谨慎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8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5-2009 22: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1.EGR和高压共轨都能实现国三排放,这是肯定的
但是价格却相差悬殊
对销售是个问题
2.高压共轨技术国内掌握多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5-2009 10: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楼 micky317 的帖子

有同感~~现在设计还在参考设计,自主设计很有难度~整个大环境还没发展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5-2009 12: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EGR和高压共轨都能实现国三排放,这是肯定的,但高压共轨能升级实现欧 Ⅳ排放,EGR无法实现升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5-2009 15: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说的是施行国三还是有必要的,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对于整车厂,我想问题不大吧?!国三的发动机应该不会装不上国二的车吧?主要是价格会上升一点,一段时间以后用户就会默认了。
对于发动机厂,我想和整车厂差不多吧,都是拿来主义。
对于燃油系统厂商,问题就大了,目前国内没有谁家能拍胸脯的。

再者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技术,应该意味着发动机(燃油系统等配套系统)的技术更新换代升级,而目前大家都是在给发动机配更好的燃油系统,如同给快死的人欢心脏,短期内可能能够达到目标,可是国四呢?国五呢?……有了国三的经验,我想没有人会认为国四、国五还很遥远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6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9-2015 14:4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8-5-2009 18: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巨人的肩膀就用来踩的,明明国外百年的汽车技术积累,我们要想在20年内赶上,不抄又有别的办法吗?但抄也要有技术含量的,否则真的要贻笑大方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鼓励讨论【重在参与,不以对错论英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6-2009 15: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过程很显然是国内柴油车行业甚至是国内汽车行业的一次革命,可我们却搞得不温不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就像前面麽帖子所言,我们国家的炼油水平还是前苏联的那一套,油品杂质就不用说了,但是琉元素的含量就搞出欧洲40倍。也没见国家有什么政策引导,光是再喊国三国三,搞的说话不算数,N次的推迟欧三法规实施日期。今年的7.1号马上又到了,我看发改委的N+1次推迟令该出台了。
    2、我们的社会浮躁,不仅仅表现在发动机的零部件企业,这些“实力雄厚”的整车厂、发动机厂还不是一个个国外的原装喷油设备,不管你是博世也好,德尔福也罢,电装也算。哪个厂自己在研发喷射系统并投产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6-2009 10: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控去那里学啊

    @@@@@:很想成为一名汽车电控师,刚学了一年多的汽车电工基础,可是现在找不到好的培训机构,一直徘徊在这里呢!至于国内这些所谓的培训学校我想只要是稍微内行点的人都知道,简直是难以启齿。希望这方面的专家出来帮帮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6-2009 14: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只是给别人看的,花架子,所以别太认真。
    重汽的EGR好不好,只要去看他们的客户用车时有没有启动EGR。如果不启动,那么重汽的EGR就是假的。因为只要EGR真正在用,它的使用成本增加很快就会超过购置成本差距。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鼓励讨论【重在参与,不以对错论英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6-2009 1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即使克服了技术难题也未必可以推广--使用者的购买力决定能否普及,既使国家强制执行生产商和销售商也有对策(08年7月国家对N2类汽车执行国2不予上牌,可是6月份突击上牌戴牌(照)销售国家并没有规定不可以吧。)道路运输业竞争力的增加造成车主延长收回投入成本的时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6-2009 20: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目前我主要做VE泵的标定,当然其余的车也做标定,自实施国III来我认为柴油轻卡方面更趋向于VE泵的发展,因为VE泵只是在以前发动机的基础上更换一个泵体。且各类传感器都在这个泵体上,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经济型嘛  就是老百姓说的便宜啦。比共轨的和直列的维修简便。且你只需要一个进油电磁阀通电便可以启动,比共轨和直列更简便些。且我认为,国家实施国三和鸦片战争有的一比,因为目前国内没几个厂家能生产达到国三排放的发动机器件,大部分都靠进口,且价格昂贵!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嘛!目前来看VE泵有先走在国三轻卡行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9-8-2025 14:08 , Processed in 2.101080 second(s), 5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