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7846查看
  • 42回复

内燃机变排量机油泵具有节能的优点,其结构目前有几种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10-1-2016 13:3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8-8-2009 14: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内燃机变排量机油泵具有节能的优点,目前在发达国家的汽车中已开始采用,其结构目前有几种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3-2012 17: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变排量泵的技术在中国也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了,
    最有市场竞争力的应该是变排量叶片泵,在此就不多说了。
    重点说下转子变排量泵吧,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波轮偏心机构改变进出油角,从而改变排量的。
    1、转子变排量泵的核心结构:内、外摆线转子,偏心波轮和泵体配套,变量弹簧,其中外转子和偏心波轮同心,内转子和泵体波轮结构同心,内、外转子偏心结构,偏心波轮和泵体波轮结构偏心。
    2.变量工作:油压作用于偏心波轮的力大于变量弹簧的力,则偏心波轮围绕同心圆运动(又内转子为圆心,偏心距为半径组成的圆),从而会使内外转子有效的过油面积减小,即所说的油角变小,从而排量减小,使输出的压力油减小,维持一个平衡。反之当压力减小到不能使偏心波轮克服弹簧力的时候,油角增大,恢复排量变大的趋势。
    3、注意点:变量平衡临界点的确定是根据发动机对压力的要求来综合确定的。
    这里条件有限,不是很好说明,要给相关的图片才好理解。我是做这方面设计的,有感兴趣的就联系,相关变量结够的计算和设计图纸,还有样件都制作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3 积分 +10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 10 专业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8-2009 1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大众的TSI系列发动机上使用一个叫Duo-centric oil pump,就是变排量的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8-2009 10: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变排量的优点:可变排量发动机能够把稀薄燃烧、节气门方式的各个优点集中于一身。可变排量方式能够按照负荷的变化改变发动机的排量,因而能够大幅度降低泵气损失,确保空燃比一定,能够高精度净化排放气体,比较环保。所以这也是机油泵的发展方向,而且可以满足低成本,性能易保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5-2010 14: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以前见过的都是定排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5-2011 11: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在节能要求越来越严的情况下,变排量机油泵、水泵等应该是以后发展的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14-1-2016 21:5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6-6-2011 21: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变量泵一般有叶片泵,齿轮泵,转子泵,但是叶片泵对机油的要求会高一点,因为小颗粒很容易把叶片卡住,至于变量崩的工作原理一般都差不多,设计一个偏心的转子,转子根据压力会改变和圆心的距离,从而达到改变流量的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8-2-2017 13: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4-7-2011 20: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齿轮室变量泵还可以通过调节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接触面积来实现,即通过控制从动齿轮的轴向移动来控制泵油量。而这个控制是由电磁阀控制油压和弹簧力的平衡来实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9-2011 16: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同志们把要点基本都提到了。我这里综述一下吧!
    内燃机变排量机油泵结构目前有四种:齿轮式、叶片式、转子式和柱塞式(由于我对柱塞式机油泵的不了解,而且据说在现代的汽车引擎当中已不采用,这里我就不进行说明了,以免误导)。
    齿轮式变量泵的工作原理,楼上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在此我表示衷心地感谢),我总结一下:利用机械式执行机构改变两个齿轮间的啮合长度来实现排量可变。
    接下来是叶片式。我想“单作用叶片泵”应该是大家所熟知的,通常还会补充“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相关知识,其实现在的变排量叶片泵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通过凸轮环(定子)位置的变动,改变转子和凸轮环两者的偏心距,从而实现变排量。(楼上还补充了叶片泵的特点)
    转子泵有点复杂,放在最后说。我知道的就有三种变量方式,但一直都弄不明白,希望能借此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下。
    1、与齿轮式变量泵的原理相同,改变内、外转子的啮合长度实现变排量。有把内转子分成两部分的,也有把外转子分成两部分的,然后分别控制。(空想,臆想)
    2、类似叶片式变量泵,在外转子外周设置了调节环和调节弹簧。调节环转动可改变内、外转子的空间大小,从而实现变排量。(这里很费解啊!内、外转子的空间大小是怎么改变的呢?它们的相对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啊!)
    3、有两组内、外转子,分别由曲轴和电马达驱动。所需机油多的时候两组泵同时运行;所需机油少的时候,由电马达驱动的一组泵停止运行。(前两种是主流,第三种可以忽略,呵呵!)
    有资料总结说“转子泵都是改变了进出油角,实现变排量”,“进出油角”是什么意思?改变内、外转子的啮合长度也属于改变进出油角吗?
    我还只是理论方面的一点知晓,愿高手能来解惑。如果有人看过实物运行的话,那真是太幸运了,望能赐教啊!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值 +2 积分 +1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6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yanjc + 6 精彩回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14-1-2016 21:5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5-3-2012 2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haotian0734 发表于 4-3-2012 17:55
    目前变排量泵的技术在中国也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了,
    最有市场竞争力的应该是变排量叶片泵,在此就不多说了。 ...

    你们公司是设计变量泵的?在国内我还没听说有自己开发变量泵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3-2012 17: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设计,制造汽车机油泵。难道要你知道国内才有啊,此类新技术前期开发,试制,试验涉及到保密工作,目前已投放市场,所以我今天才在这里告诉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12 22: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变排量机油泵数据上面证明是节省能量,但是在我们实际的试验过程中节省能量多少也不是很明朗
    其实对比一下国外的在机油泵方面节能技术还是比较多的,大众的变排量机油泵主要是电磁控制,还有马自达的压力控制主油道压力也是不错的
    国内变量机油泵也在制作,不过是单级的较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6-2015 22:0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31-3-2013 15: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变量泵的控制策略分为3钟,一阶(机械式)、二阶(开关式电磁阀控制)、全MAP控制(比例电磁阀控制),3钟方式预期的节油效果各不相同。由于变量泵大都数情况是全新开放,而非在传统定量泵的基础上优化升级从而实现变量,因此一般情况下无法通过油耗对比试验确认供应商宣称的节油效果。不知哪位兄弟有这方面的对比数据,共享下。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4-2013 14: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woaiyx 发表于 31-3-2013 15:40
    变量泵的控制策略分为3钟,一阶(机械式)、二阶(开关式电磁阀控制)、全MAP控制(比例电磁阀控制),3钟方 ...

    目前变排量的开发有两种方式;
    1、原定排量泵的发动机升级为变排量机油泵,这个节油效果一般式做倒拖摩擦功测试,定排量泵和变排量泵同一条件下对比测试,整机上进一步的油耗测试则是NEDC循环测试。
    2、全新开发的发动机,变排量泵与发动机同步设计,这个一般是比较强的客户能够自主研发的,都是有润滑系统计算,对泵的功耗有明确指标,样件做DVP测试的时候会做油耗标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4-2013 14: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ge119 发表于 5-3-2012 21:32
    你们公司是设计变量泵的?在国内我还没听说有自己开发变量泵的呢

    兄弟,你是哪个公司的,想了解变排量机油泵可以邮件沟通haotian0734@126.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11:23 , Processed in 0.439576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